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探讨
——基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听村、曼斗村调查研究

2021-03-07 19:37刀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傣族村寨民族

刀丽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党中央历来特别关注“三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重大发展战略,是解决当下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时期的重要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支撑点,符合当前城乡统筹发展双向流动的新态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对乡村发展短板的修补。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但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多样,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搞齐头并进的同步发展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1]。

1 西双版纳景洪市曼听村、曼斗村概况

1.1 曼听村

景洪市曼听村为西双版纳传统的傣族村寨,由于临近景洪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曼听村的土地被国家征收用于旅游开发[2]。曼听村具有天然式的村寨公园“曼听公园”,曼听公园据说是古西双版纳傣王国的御花园,已有1 300 多年历史,景区融合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傣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西双版纳大型佛教仪式均在此举行此外,曼听公园的总佛寺也是西双版纳小乘佛教中心。“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会也是曼听公园的特别受欢迎的节目,这场晚会是云南首家集合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湄区域各国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晚会,同时也包括了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基诺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瑶族6 个西双版纳世居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饮食、民俗风情等传统民族文化表演。园内旅游音乐资源的价值除了体现在晚会上的音乐外,园区内自然景观也在很多地方巧妙地结合了民族音乐资源,使得人们一进曼听公园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其浓郁的园内主题—“傣民俗文化、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3]。曼听村寨的傣族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出租房子、到曼听公园打工、开傣味餐馆、到公司上班等[4]。

1.2 曼丢村

曼丢村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近郊的嘎洒镇,是西双版纳州传统的傣族文化旅游村寨,距今已有1 000 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浓厚的傣族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建筑、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曼丢村的建立有两种民间传说,一是相传有3 位美丽的傣族姑娘在这一带放马时迷路了,在找水喝时发现曼丢村有水井,周围土地肥沃,风景优美,3 位姑娘再也舍不得离开,就长久居住下来,繁衍生息至今。另一个传说:“曼”傣语翻译过来的意识是村或寨的意思,“曼丢”在傣语中的意思是“拎着的寨子”,在古西双版纳傣王国时期这里村寨的傣族人民专门负责为傣王宫官员出行拎东西,因此称其为“曼丢”。一进入村寨,就会看到许多傣族传统的手工作坊,人们在忙着织傣锦、缝傣衣、编竹箩、制陶器、打造银子等,此外在曼丢村还开设了许多傣味餐馆供游客进餐[5]。

2 两个傣族村寨的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

该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村寨的物质文化方面即饮食、着装、房屋建筑。笔者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和访谈[6]。在物质文化方面,具体访谈和问卷结果如下。

2.1 民族服饰

当今傣族传统服装仍具有独特性,但色彩和样式呈多样化趋势发展,设计特点融合了泰国、老挝两国服装及汉族日常服饰。例如,以前傣族衣料多采用傣族传统手工自染、自织的布料,材料多为傣锦、棉麻,而现在基本从市场采购,材料也多为化纤、混纺、棉、麻、丝、毛等各种工业制成品。新一代的傣族人,从小进入汉化的统一学校、穿着统一的校服、说着统一的普通话,只有在傣族传统节日的时候才会偶尔穿上傣族的传统服饰,部分傣族村民因为本村是傣族传统文化旅游村寨,所以在工作中会穿上傣族的传统服饰。

2.2 房屋建筑

从传统的竹制吊脚楼,演化出木制吊脚楼、砖木混合吊脚楼、 混凝土吊脚楼乃至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曼听村整个村庄城镇化,很难见到传统的竹制、木制吊脚楼,连钢筋水泥的吊脚楼都难得一觅,仅仅从建筑的外观上能看到傣族传统人字形屋帽的外形,而房屋使用格局也发生了变化,除了自己居住外多用来出租。曼丢村由于整村实施了传统文化旅游开发,因此,仅保留了部分的吊脚楼,用于游客们参观。其余部分除了保留传统傣式傣楼屋顶外,都建成钢筋混凝土现代化建筑,使用功能和房屋格局均发生了变化。

2.3 传统饮食

为适应社会发展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傣族传统饮食也在发生着变化,多以其他民族饮食文化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传统傣族饮食以糯米为主,但现在变成以饭米为主,但傣族节日中仍然食糯米。在原材料方面,因周边环境的变化,原材料来源从传统自然馈赠到购买于集市,但用料变化不大。饮食味道仍保留了传统傣族饮食味道,以“酸”“辣”“苦”为主,“剁生”仍是最受欢迎的菜。烹饪方式有所改变,在传统的傣族饮食烹饪方式“烧烤”“蒸”“舂”“剁”“拌”“煮”的基础上,增加了“炸”和“炒”两种方式,烹饪工具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使用电饭锅、电器灶、高压锅,这也导致食物的味道产生变化,大不如前。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模式探讨

进入21 世纪,中央持续关注农村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八大连续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从顶层设计来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规划,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得农业实现升级转型,农民致富奔小康,农村生态宜居。结合以上两村寨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做好傣族村寨的整体规划与特色开发

传统傣族村寨是傣族民族文化长期传承和生存发展的生态空间,整体规划是对每一个传统傣族村寨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既要防止村民随意改建,丢失了傣族建筑的传统特色,又不能无序发展,旅游业、餐饮业、种养殖业、手工业等多方向发展,各自为政,丧失了村寨的民族特色。同时,整体规划不是“千村一寨”,不能把所有的傣族村寨建成统一模式,要针对每一个村寨特有的民族文化亮点,打造属于“曼听”“曼丢”的专属发展模式。政府层面提供保护和建设的专项资金,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型企业、各类人士和民间组织投资、开发傣族传统村寨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傣族村寨所特有的傣族传统建筑、傣医傣药、手工艺、饮食、歌舞、宗教、民俗、文献等要注重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对濒临失传的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传统技艺、 民族古典诗词歌赋等应加强重点保护和传承,相关政府部门要有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3.2 保护与开发傣族村寨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相结合

民族文化保护应与适度开发结合起来。保护不是一成不变,发展也不是完全改变,要在傣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基础上,赋予傣民族文化以经济属性,活跃文化市场,让傣族群众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享受到民族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又会为传统傣族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结合傣族特有民族文化,使傣族群众在乡村振兴中重新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保持传统傣族村寨本源性特质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村一产业、一寨一品牌,避免同时开发成“千村一寨”,避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汉傣一家”。反之,对傣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并不是一成不变,日新月异的世界,古老的村寨早已不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世外桃源。竹楼没有了木楼还在,村寨进城了村民还在,舞还是孔雀舞、饭还是糯米饭,改变的是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不变的是傣民族文化千年的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古老的村寨早已不再是无人问津的破旧山村,而是充满古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现代化村寨,虽然主楼没有了,但木楼还在,村寨进城了,但村民还在,舞还是孔雀舞,饭还是糯米饭,改变的是经济发展,不变的是傣文化千年的魂。

3.3 保护和发掘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重视培养傣民族文化传承人,大力推进傣族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转变

一方面,非遗项目是傣文化传承发展最具有标志性的代表,而傣族的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傣医傣药、傣族歌舞、傣族织锦、贝叶经、章哈等,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抓住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大力培养一批傣族非遗项目和傣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发掘出一系列傣族历史与文字专家、 民间器乐演奏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民族服饰设计大师等,铸就一批傣族非遗项目和傣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做大做强非遗产业,把傣族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傣族文化传承仅仅依靠个别大师、少数非遗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传统文化与市场接轨,各级政府部门应着力引导民族村落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产业带头人,打造一系列傣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产业,做到村村有特色,寨寨有产业,家家有项目,开拓出傣族传统村寨的乡村振兴特色道路。

4 结语

正所谓社会资本运用经济资本的投入,在通过文化资本,推动文化资本的发展,最终获得经济效益。曼听村与曼丢村在乡村振兴中,根据不同的村寨文化特色,探索出适合自己民族文化振兴之路。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傣族村寨特色文化的发展,探索出保护和传承傣族特色文化的现代乡村振兴模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保护和传承了傣族文化,又给傣族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推动少数民族村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做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傣族村寨民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无蚊村寨丁屋岭
多元民族
村寨——海坪彝寨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