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观视域下教师教育哲学建构的路径研究

2021-03-07 19:37王轶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视域哲学意识

王轶哲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生命是人类一切成就的基础,也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前提[1]。生命教育涵盖了一个人整个生命过程,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通过对人们进行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能够引导人们认识生命发展过程的始终,进而认识、理解、欣赏、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2]。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探索越来越深入,逐渐形成了对生命的哲学认知。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生命哲学,对教师来说,从生命观的视域下建立教师自身的教育哲学体系,是教师敬畏生命、尊重自身及学生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教师传递正确的生命观念,完善自身及学生的生命个性,实现生命价值意义,因此,注重教师自身的生命品质,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给其他教师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充分的借鉴意义。

1 生命观与教育哲学的内涵

1.1 生命观的内涵

生命观是一种哲学观念,简单来说,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是一种价值观,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生命个体的尊重与敬畏以及自然与人的平等和谐关系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也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在某些领域、生活及情感中体现生命的价值。无论是何种身份,尤其作为人类,在生命观视域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首先就需要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生命,具有生命的意识,承认生命的存在就具有特殊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人的生命相对于其他生命来说具有更高的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人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性、唯一性和独特性。生命观从古至今都是人类乐于研究的话题,并且试图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理念,但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生命观,缺乏对生命的认知和意识,包括对大自然、生态及对同人类所存在的生命,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自然、保护生态,体现自己所处环境、所拥有的身份中实际的生命价值。

1.2 教育哲学的内涵

教育哲学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论,我国古代很多的思想家、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都从政治观、哲学观、人生观、认识论等多方面论述过教育问题,在20 世纪之前,中国现代教育哲学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知识领域,但是,伴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中外学者专家对教育哲学的深入研究及交流,我国的教师教育哲学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构建了自己的教育哲学领域。教育哲学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教师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从而注重自己的教育生活,不断加强教育实践,实现教育大众化,更好地引导公共教育观念,还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成熟,使教师从更加客观和多视角的分析、认识除自身专业学科以外的跨学科知识领域,具备全面的教育哲学思维,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观念。

1.3 生命观视域下的教育哲学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生命活动。”教育者先受教育,是一线的工作者,是教育实施的主体,在生命观视域下构建教师教育哲学,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对生命的认知,关注教师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缺失对生命的认知,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生命教育,导致教师生命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在教师在后期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生命教育领域的关注,教育体系中对生命教育的要求不高,也让很多的教师没有培养更好的生命教育哲学意识。教师要在教育哲学建构中落实生命落脚点意义,还需要重视真实的生命实践经验积累[3]。因此在教育哲学的构建过程中,要加强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激发教师的生命意识,从生命意识、生命道德、生命价值3 个方面探索教师的教育哲学建构路径。从生命观的视域下构建教师的教育哲学,更有助于教师重视自身和学生的价值,关注人的完整性和独特性,专注的开发学生和自身的潜能,对引导学生认知生命,健全学生和自身的人格、启迪人的智慧、实现人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 生命观视域下教师教育哲学的缺失及表现

2.1 生命意识的不足

在现代教育的环境下,教师的生命教育哲学意识有待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包括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生命教育理念以及对生命教育的系统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充分体现自身的生命教育处世哲学。但是由于教师在学生时代所处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本身不具备生命教育的氛围,得到的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教师在工作后对教育哲学在生命意识、知识及能力方面的认识不足,从而很容易引起师生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教师生命意识薄弱,会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生命成长,不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理论知识,而忽略其他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对生命知识及能力的不足,会导致教师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导致学生不懂如何热爱生命、敬畏自然,处理相关的事情不能找到更加客观合理的解决方式,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这也是近几年学生因学习压力等心理压力过大,而发生轻视自己生命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也充分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无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解决学生的烦恼和焦虑[4]。

2.2 生命道德认知的淡薄

教师的道德观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道德观,生命道德哲学教育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它是教师道德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教育中,人们对孔子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经常缺乏重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教师具有特定的形象,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态度严肃,并且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提倡尊师重道,但是应用到现代教育中,这些认知被错误的解读。“尊师”体现的是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有所不同,这不是一种身份阶级的体现,即使教师很严格,也不需要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没有理由凌驾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之上,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树立这样的正确认知。生命道德哲学也体现在个人信仰,很多的教师为教书而教育,而有的教师却是为教育而育人,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健全自身的道德品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信仰,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并且给予学生很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然而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下,很多教师为了私利而压榨学生,不但不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让学生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迫感,逐渐毁掉学生的道德观,让学生的信仰崩塌,在情感上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对教师来说,这是他们自身道德、信仰的自我毁灭,情感逐渐冷漠的体现。从南京大学研究生的轻生、到天津大学的123页举报信等层出不穷的事件,说明了这类现象的存在且常见,这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3 生命价值认知的模糊

一方面教师自身对生命价值、 独特性及追求品质的认知模糊,会导致教师自身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生命的价值,对教师教学哲学的建构,也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义务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获得知识文化更加的容易,让很多人逐渐摆脱了“文盲”的标签,在高等大学也更加细化了专业学科,形成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但是从受教育到受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来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体现生命的独特性,不注重学生和教师自身的价值及生命的品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对知识的价值认知,尤其是受教育、学知识、考好学校这些行为的价值认知十分模糊,很多学生将学习视为任务,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意识,这也就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不能理解教师的教育活动及行为。另一方面教师也仅仅将教书、写教案看成自己的工作,而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不明确教师这个身份的意义。学生和教师都对自己这个身份的认知和独特性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导致他们不会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命价值、个人理想,在有限的生命,过着混沌的生活,没有任何生命价值可言。这是造成很多学生中途辍学、中学毕业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国难以出现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学者、教育专家等的关键因素。

3 生命观视域下教师教育哲学建构路径

3.1 强化教师的生命意识培养

强化教师的生命意识培养,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掌握足够的生命教育知识和能力,是生命观视域下教师教育哲学的建构基石。一是教师要主动接受生命教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并不代表结束了自己的学习使命,作为自身教学哲学薄弱或缺失的部分,更应该补齐短板,重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二是教师要加强实践,培养自身的生命意识并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应用所学到的生命教育,并将所学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三是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师所接受的生命教育并不都是健康的、正确的,教师要学会把自己接触的有关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找到适用于自己学生的那套生命教育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通过再学习、实践加应用的这种方式,不断地强化教师的生命意识培养,更需要关注社会上热点的生命教育实践,给学生做生命教育警示,也给自己积累经验。

3.2 提升教师的生命道德认知

提升教师的生命道德认知,树立个人的崇高理想,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不断丰富个人情感,是生命观视域下教师教育哲学建构的升华。提升教师的生命道德认知,可从以下3 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在构建教育哲学时,更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生命道德素养,道德观念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有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教师在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之前,虽然会受到社会与家庭的道德观念影响,但是随着教师的个人成长,在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人格后,可以主动后天弥补自己的生命道德认识缺陷,在此基础上,用标准和制度约束教师的任用,这也是教师在自我发展的需求及意愿中,全面追求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二是树立正确的个人信仰,完善自己的人文精神、 职业信仰精神世界,学习和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准确地解读相关政策和精神宣导内容。三是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发现身边尤其是学生心理上细腻的情感,关注细节,增强自己的共情能力,切身体会学生的情感,激发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关爱,做到真正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5]。

3.3 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意义

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意义,树立对生命价值的准确认知,持续追求独特、高品质生命质量,是生命观视域下教师教育哲学建构的最终目标。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意义,首先要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工作中爱岗敬业的精神,兢兢业业、 恪守教师岗位,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热爱,端正自己的教师的教育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6]。其次要认可自己存在的意义,有螺丝钉精神,要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情的正确认识,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中的独特性,从而给学生和身边的人做好示范和榜样,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在教师的这个岗位上发扬光大。最后对有能力的教师来说,要不断地追求更高品质的教育工作,自觉养成勤于学习、思考和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教书育人,完善学生和自己的品格,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4 结语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文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让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明社会建设变得更加容易,这也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让经验教学变成科学教学,逐渐形成教育哲学的专业知识领域,尤其在当前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形势下,从生命意识、生命道德到生命价值,全面的构建教师的教育哲学,是回归教育本质、重视教师的职责和师生生命健康的具体体现,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教师的教学水平,增进师生关系,对我国的教育体系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猜你喜欢
视域哲学意识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菱的哲学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