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洁:为改变而设计

2021-03-08 02:22TARGET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造物羊舍设计师

TARGET

被称作“设计鬼才”的杨明洁,是全球设计大奖的“大满贯”得主,作为“福布斯中国影响力设计师”,他堪称设计界的宠儿,一系列耀眼的光环是最好的佐证:他是YANG DESIGN及羊舍创始人、设计总监,中国首家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创始人,波音、奥迪、GAGGENAU、博世、NATUZZI、百事、轩尼诗、Steelcase、三宅一生、Swatch等众多国际顶尖品牌的合作伙伴,也是国内首位囊括iF、德国红点、日本G-Mark、美国IDEA奖项的设计师……

在杨明洁的眼中,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具有传播、启蒙与创新生活理念的意义。用艺术引领生活,用设计去创造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是每个设计师的使命所在。对他来说,无论外界对他的评价有多高,他最认可的身份始终是最质朴的那五个字:工业设计师,以及这五个字后面更广大的世界和更远的征程。

一座装下梦想的博物馆

2017年伊始,一座耗资千万建造、涵盖一千多件古董宝贝的私人博物馆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各方的万千关注。这是中国首座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其收藏的上千件工业老产品与创新设计作品展示了工业设计的历史、现代与未来。集展示、传播、研究、教育普及、推进上海工业设计发展、促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这座博物馆的创始人正是杨明洁。

这一切的起点,还要从杨洁明的一个梦想开始说起。“设计博物馆最初源于我的职业兴趣。在德国留学和工作的时候,我开始收藏过往时代的古董工业产品,陆续收藏了一千多件,从中我发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审美嗜好。”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杨明洁在世界各地旅游或公干时,第一件事就是去逛当地的古董市场和古董店,觉得不错的物品都会带回来。“我希望给自己所收藏的这些古董工业品找个合适的地方安家,于是就慢慢有了建一个工业设计博物馆的念头。而在德国留学与工作的时候,所任职的西门子设计总部慕尼黑办公空间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业老厂房。还有位于埃森,由老的炼钢厂改造而成的德国红点博物馆都让我对于旧的工业建筑有着很深的情结。”

2013年,杨明洁看中了上海一栋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棉纱厂发电站,花了一年多时间将其改造,改造之后的建筑保留了原发电站的混凝土建筑框架、煤炭運输桥、巨型落料漏斗和发电机组基座,并重新搭建了五层高的钢结构。完整保留了斑驳的混凝土框架,新建的白色体块穿插其中,形成强烈对比。博物馆内部整体面积5000平方米,上下六层,包含历史馆、现代馆、未来馆三个核心板块。历史馆展示了自工业革命至今的上千件古董产品收藏;现代馆收藏与展示了当代数百件优良设计工业产品;未来馆通过CMF、用户研究、公共与服务设计等数个实验室展示了工业设计的未来趋势与前瞻理念。馆内除了展出古董之外,还囊括了杨明洁获得的德国红点奖、iF、日本G-mark、美国IDE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等诸多当代设计作品。

赤子心,工业情

在浙江大学完成本科、中国美院完成硕士后,杨明洁凭借出色的设计才能获得了德国WK基金会全额奖学金得以到德国留学。紧接着在获得德国工业设计硕士后,去到了慕尼黑的西门子设计总部工作。“这样算起来我的求学经历还挺长的,有意思的是我一直学的是同一个专业——工业设计。”其间,杨洁明的德国导师Dieter Zimmer教授对他后来的职业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一直希望我在学成之后能够将所学带回中国,那是在15年前,中国与德国之间在设计上的差距还很大。德国的工业设计体系已经很成熟,而中国的工业设计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于是我结束在西门子的工作回到了中国,在上海创办YANG DESIGN设计顾问公司,从创办到今天的这十多年恰好也是中国设计从萌芽、普及,到迅速发展的阶段。”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为后来杨明洁形成其特色的设计风格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我看来,东方文化对我的影响是与生俱来的。与我的母语——中文、出生成长环境——杭州、求学经历——浙江大学的综合学科背景与中国美院的人文美学教育等等密切相关。当然在德国的留学与工作经历,也让我接触了西方文化体系,但我是无法真正融入的。比如说在很多德国人的聚会派对上,是会感觉孤独的,即便德语再好,我也是很难理解他们的笑话与俚语。在德国我所学习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设计的逻辑方法与体系,以及严谨精确、就事论事的态度,还有西方人的契约精神。”

手工,物的舍之美

成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应该是大多数设计师的梦想,这也是杨明洁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而让YANG DESIGN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工业设计顾问公司的梦想,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达成。然而优秀的人从不止步于此,杨明洁的设计之路还在不停地扩展,羊舍也就此应运而生。

如果说上海的设计博物馆展示的是工业文明的机器造物,那么苏州的羊舍造物博物馆展示的就是手工造物的部分。如果说 YANG DESIGN 设计的是机器造物的大批量产品,那么羊舍所设计的便是手工造物的小批量产品。2015年,杨明洁再次出击,创办了生活方式品牌——羊舍。“在这里我希望去探索并建构一种非同寻常的高品质生活美学价值。”

这里要说到羊舍的设计哲学:“物的舍之美”,意为:在设计中,舍弃内心过度的物欲,舍弃外在空洞、喧嚣、符号化的表面形式,解构表象背后器物诞生的逻辑,反思历经设计断代之后华人的身份认同在设计上何以体现。羊舍造物的产品中包括家居系列,如“榫卯的重构”扶手椅,出行系列,如碳纤维智能旅行箱,还有办公系列、餐食系列。而作为羊舍人文的体验空间代表的苏州羊舍造物博物馆与“虚山水”庭院,则更是一举获得了德国红点奖的博物馆类别奖项,更上榜了中国设计权力榜。“在这件作品中我希望去探讨的是数字文明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羊舍造物博物馆与“虚山水”庭院选址在一座苏州的园林空间,杨明洁不想去复制苏州传统园林,也不想去复制日本的枯山水,因此选择了一种新的虚拟状、细胞化、可以不断生长的“Y支架”系统结构取代了苏州园林中的花窗与假山石,形成了一座超现实主义的“虚山水”庭院。“虚山水”之“虚拟” 部分所指的是Y 支架所代表的数字文明特征:人工的、虚拟的、高效与精确,细胞化单元体可不断解构、重组,呈现网络化结构。“虚山水”所对应的“真实”的部分是苏州园林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特征:自然地、真实的、情感与写意、会随着季节生长或凋零。

人文的设计,设计的人文

如今已经声名显赫的杨明洁早已是众人眼中的设计名师,而在他心中也有两个重要的启明星式的人物。一位是他的德国导师 Dieter Zimmer 教授,杨明洁从他那学习并建立了完整的设计逻辑思考体系。另一位则是日本的原研哉先生,那是一位对于设计有着很深层次思考的设计师,杨明洁从与原研哉交流和探讨中学习到了很多前瞻与深刻的设计思想。

杨明洁认为,他的德国导师 Dieter Zimmer 教授与原研哉先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论是做设计还是做人,都力求专注与纯粹,这同时也是他努力想去做到的一点。

风格的形成一定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与设计师对于材料与工艺的掌握程度、文化与思想的成熟度、审美嗜好与品质、以及对待事物的哲学思考与价值观等等都有关系。杨明洁则一直坚信他的思想与价值观的形成就是他的设计风格的形成,而这一过程还在继续中。

杨明洁用设计作品践行了自己的理想,为人文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为“净水计划”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农村儿童饮水习惯的水瓶,用设计的力量推动公益,实现“净水计划”的愿景——“让每一位农村儿童都能享有足量、健康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希望从单纯饮水的一个水瓶开始,透过优良设计成为未来引导儿童重视生活与美的起点。除此之外,为了向城市中辛苦穿行的快递从业者送上一份真诚而美好的关怀,杨明洁从快递员使用需求出发,考量置物框在快递寄送环节中的使用习惯进行创新设计也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新设计规范了长宽高的标准,大大降低快递员出行的危险系数。

多年来与绿色和平、壹基金、亚洲动物保护基金所合作的系列公益项目都体现着杨明洁作为设计师所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当被问及是为什么而从事设计这一行的,使命又是什么的时候,杨明洁的回答铿锵有力:“我将用设计的方法去回答一个议题:‘设计能否改变社会”。他也將带领着设计团队用作品去不断去践行这一切。

猜你喜欢
造物羊舍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阿尔梅勒羊舍
造物美学
推荐一个设计师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