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缝钢管产业“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发展思考

2021-03-09 01:32陈洪琪
钢管 2021年5期
关键词:无缝钢管十三五钢管

庄 钢,陈洪琪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天津 300301)

“十三五”时期(2016—2020 年)我国钢管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重组取得了重大突破,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取得积极进展,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1-10]。“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我国钢管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较大、产业安全缺乏保障、生态环境制约、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笔者结合“十三五”时期我国无缝钢管产业发展情况,思考“十四五”时期我国无缝钢管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1 产能和产量

据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统计,到2020 年底我国无缝钢管产能约4 200 万t(即有效产能,含在建产能,但不包括已停产而没有被清除的产能),产量为2 787.68 万t(快报数),产能利用率66.4%,无缝钢管生产线数量及产能统计见表1。“十二五”至“十三五”中期,我国无缝钢管行业因倒闭停产、合同不足停产和报废清除的生产线产能近900 万t,产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是2016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无缝钢管价格的逐步回升,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一些企业又陆续新建了生产线(包括一些供坯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 年底投产和正在建设的连轧管机组达18 套,产能超过了600 万t,这使得刚走出低谷的无缝钢管市场又重新面临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局面。

表1 我国无缝钢管生产线数量及产能统计 万t

“十二五”期末到“十三五”初期,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此背景下,无缝钢管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产量呈两位数下降,价格降至近30 年来的最低点。2011—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如图1所示。2017 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回暖,我国无缝钢管产量逐步回升至2 610 万t(快报数,图1所示2 107.20 万t 为修正数,笔者认为该数修正量偏大);至2019 年产量回升至2 790.68 万t(2017—2019 年是行业经营效益较好的几年)。2020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我国无缝钢管出口呈大幅下降趋势,但国内加大了内需的拉动,消费量不降反升,使得无缝钢管产量与2019 年持平(仅降低了0.11%)。“十三五”期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年均增长率为3%。

图1 2011—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

2021 年初,在“两碳”(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要压减粗钢产量;5 月、8 月财政部两次出台调整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所有的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税率回归至零。从国家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十四五”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控制产能、压减产量仍将是国家中长时期的策略。就钢管行业来说,“十四五”期间,国家压减粗钢产量实际上会对管坯市场造成较大地冲击。我国无缝钢管有60%是靠外购管坯来生产的,压减粗钢产量必将造成管坯供应的紧张,以致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钢管出口退税归零,出口量必然受到退税的影响而下降。据海关统计,2021 年1—7 月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9.85%。当然出口量与市场、油价也有着直接关系。另外,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举办也将对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企业产生影响。“十四五”期间,尽管国家加大了内循环,扩大了内需,但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无缝钢管产量不会有较大地增长,产量将保持在2 700~2 900 万t;若国家没有出台对新建轧管机组的限制令,鉴于会有一些品种结构调整项目的建设,我国无缝钢管的产能将有一定增长。

2 出口与进口

2.1 出 口

“十三五”期间,我国无缝钢管年均出口量405.2万t,与“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出口量500.5 万t 相比下降了19%。除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外,其他年份的出口量基本保持在410~430 万t。2011—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如图2 所示。出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十三五”时期国内市场发展良好,但出口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企业出口意愿降低;②受国际油价低位的影响,市场需求减少(油井管、管线管需求下降);③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的影响,我国钢管产品难以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国家和区域不断缩小;④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钢管需求大幅度下滑,无缝钢管出口量下降了17.17%。

图2 2011—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

无缝钢管出口价格与国际油价是密不可分的。“十三五”初期,受国际油价大幅下滑的影响,我国无缝钢管的出口价格呈大幅下降趋势,2016 年出口均价为971 美元/t,同比下降了11.19%;2017年随着国际油价的回升,我国无缝钢管的出口价格有所回升;2018 年继续回升至1 389 美元/t,达到近10 年来出口价格的第二高点;2019—2020 年随着油价的下降,无缝钢管出口价格也随之下降。2011—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出口均价如图3 所示。

图3 2011—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出口均价

“十三五”期间我国出口的无缝钢管主要以能源用管为主,包括管线管、油井管、锅炉管、燃气瓶管等。其中,管线管出口占比最高,其次是油套管,这两个品种占比合计为70%以上。2016—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主要品种出口量如图4 所示。主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为: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南亚(印度、巴基斯坦),中东(阿曼、阿联酋、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非洲(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另外,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也是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较多的国家。

图4 2016—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主要品种出口量

2021 年1—7 月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167.87万t,同比下降19.85%。其中,管线管出口64.42万t,同比下降31.18%;油井管出口41.71 万t,同比下降32.46%;锅炉管出口8.55 万t,同比下降18.83%。2021 年以来财政部两次调整了出口关税,使所有钢管产品的出口税率回归为零,预计8 月以后出口量还会进一步下降。尽管出口税率调整对出口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但“十四五”期间,出口企业与国外客户将会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协商价格),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平衡点。预计“十四五”期间,在国家没有新政策出台的情况下,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将调整至300 万t 左右。

2.2 进 口

“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无缝钢管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钢管品种已涵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无缝钢管进口量呈大幅下降趋势。2011—2022 年我国无缝钢管进口量如图5 所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无缝钢管累计进口量90.08 万t,与“十二五”时期的116.33万t 相比下降了22.57%,仅占我国无缝钢管出口量的4.45%,占无缝钢管产量的0.7%。

图5 2011—2020 年我国无缝钢管进口量

目前在一些高端领域,我国无缝钢管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存在一定差距(包括成分偏差、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性能偏差、使用寿命等),“十四五”期间我国还会进口一定数量的无缝钢管产品。

3 工艺技术创新

3.1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重大突破及存在的问题

(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与东北大学合作的“热轧无缝钢管在线组织性能调控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获2021 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该项目的主要创新成果是:①率先开发出具有内外壁快速均匀冷却和直接淬火功能的热轧无缝钢管在线控制冷却技术与装备,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工业化稳定应用;②建立了热轧无缝钢管在线组织调控工艺方法,开发出基于高温变形条件和控制冷却的钢管一体化在线组织控制技术,为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提供了全新的工艺手段;③率先开发出高等级油套管、管线管、结构管等热轧无缝钢管基于在线控制冷却和淬火的全新成分体系及工艺技术,实现了热轧无缝钢管系列产品的短流程生产。

(2)山东磐金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磐金钢管)采用步进式加热炉进行管坯热装热送[11-12]生产工艺,实现了管坯热送热装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一炉供两线”的特有工艺路径。

(3)河北宏润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利用5 万t 超级垂直挤压机,开发出核电主泵泵壳、主管道、裤型三通、阀体等复杂设备和管道部件的一次挤压成形工艺技术,开辟了新的工艺路径,大幅度降低了核电建设成本,缩短了加工周期,提升了核电机组的制造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4)长葛市一鸣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阿塞尔机组双芯棒轧制技术,实现了轧制节奏的提升,大幅度提高了斜轧管机组的生产效率。

目前,大多数钢管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创新驱动引领发展能力不强,尚未跨越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老模式;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只是原有技术部门的“翻牌”,还未做到技术、经济和人才的良性循环。另外,很多企业不重视基础研究、工艺研究,研发投入长期不足,使企业在工艺、技术创新和品种自主创新方面进步不大,成果不多。

3.2 “十四五”时期技术创新的方向

“十四五”时期,我国钢管企业继续开展技术创新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①重塑成本优势;②让企业进入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并建立企业竞争的障碍和壁垒;③满足客户的需求;④让产品组合的市场价值得到重塑;⑤支撑创造中高端产品。但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企业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同时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集中资源共同研发,共享科研成果,共同发展;另外,要加强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骨干企业要积极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

(1)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

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工艺研究。重点开展钢管连轧理论、高合金钢管形变过程缺陷产生机理、双金属变形机理及性能一体化热处理控制机理、稀土元素对钢材性能影响的机理和在各种服役工况下的失效机理、高强度(125 钢级及以上)油套管在页岩气服役工况条件下的套损机理及控制技术、高强度(X70 钢级及以上)输气管道断裂机理和断裂控制技术、热轧钢管在线控冷组织性能调控的机理机制等研究。

(2)深入开展工艺技术研究。

与设备制造企业合作,积极地开发相关的工艺智能控制技术和应用,如头尾削尖(薄)技术、液压小仓控制技术、管端切头控制技术、平均壁厚控制技术等。开发全流程产品制造及质量特性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究及应用,适应产品质量可靠性要求,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要求。

注重开展高合金钢、不锈钢、铁镍合金、钛合金、双金属等材料的冶炼、轧制/挤压、热处理等全流程工艺技术的研究。

注重开展高强度、高韧性、大直径、大壁厚、超长焊接管线管的制造技术,抗大应变、低温服役、耐蚀等特殊服役环境用管线管制造技术及应用评价的研究。

深入开展提高钢管质量的工艺技术研究,包括:洁净钢的冶炼,窄范围成分冶炼、性能控制,尺寸(壁厚、外径、圆度)精度,内外表面质量、焊缝质量(包括配合管道建设对环焊缝质量提高的要求)、性能稳定性等质量控制的研究;深入开展镀锌管镀锌层厚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积极推进新建的全流程的钢管生产企业,结合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施连铸管坯热送热装工艺;进一步推动步进式加热炉替代斜底式加热炉改造。

积极推广热轧钢管在线控冷技术在行业的应用。深入研究钢管在线常化工艺在冷却过程中(在中间冷床),不同的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技术;进一步研究油井管、管线管、结构管等产品基于在线控制冷却的全新成分体系及工艺技术;有条件的企业在工厂升级改造过程中应考虑热机械控制工艺(TMCP)技术的应用。

4 生产装备与国产化

我国无缝钢管企业的主体装备总体上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部分生产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了先进的连轧管机组18套(包括在建的)、斜轧管机组11 套(包括三辊轧管机、精密轧管机),其中6 套机组采用双芯棒技术,同时也淘汰了大部分自动轧管机组和落后的斜轧管机组。在新建的18 套连轧管机组中,Ф365 mm 机组2 套,Ф219 mm 和Ф273 mm 机组各1 套,Ф89~180 mm 机组14 套(中小规格、小规格的比例为77.8%),中小规格机组比例提高,进一步改善了连轧管机组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到“十三五”末,我国连轧管机组的产能、产量占比均接近无缝钢管总产能、总产量的50%,先进机组占比大幅度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除1 套连轧管机组是从国外引进外,其他各类轧机(含冷轧/拔机)全部由国内制造;管坯锯(热切、冷切)、管排锯、打捆机及大部分的在线无损检测设备也由国内制造。其中,超声波相控阵探伤设备的开发和利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十四五”期间应开发的生产装备技术有:①在线工艺控制技术。我国现有的斜轧管机组、大部分连轧管机组均未配置在线工艺控制技术,生产企业应与设备制造企业合作,结合智能技术的发展,开发包括头尾削尖技术、管端切头控制技术、液压小仓控制技术等;②在线检测技术。进一步完善、扩大超声波相控阵探伤设备的开发,加快激光热测厚装备和表面缺陷成像技术的开发;③小直径薄壁管的轧制装备方面,开发高效的冷(轧)拔设备。

5 品种创新

5.1 “十三五”期间产品开发取得的成绩

(1)油气工业用管方面,深井、超深井超高强度套管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扩大,寒冷地区油气田用低温高韧性油套管和CO2、CO2+H2S 及多种腐蚀介质并存的抗腐蚀套管等高端品种实现国产化;开发了钛合金管、膨胀套管、复合管;特殊螺纹接头用管占比不断扩大,并批量出口到国外。

(2)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管方面,自主开发的G115 耐热钢管已应用于超600 ℃超超临界机组,P92、S304432 等600 ℃超超临界机组用管已部分实现国产化[13];国产蒸发器传热管已应用于核电机组,并出口到国外。

(3)海洋工程方面,开发出高性能海洋平台用管、深海海域可燃冰试采用管。

(4)工程机械方面,开发出高强度、高韧性起重机臂架管,钢级为Q690、Q770、Q890[14],其-40℃冲击功≥45 J(最好值为-60 ℃冲击功≥100 J);开发出Q550、Q850 钢级旋挖机钻杆用无缝钢管,其-40 ℃冲击功≥40 J,壁厚S 精度±10%S;开发出Q890 Ф710 mm×63 mm 规格大直径厚壁液压支架管等。

(5)汽车、高速机车用高强度精密管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用管实现产业化。

(6)量大面广的建筑用管实现升级换代,并在国内外多项“超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建筑用管的质量大幅提升,达到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的钢管产品占全部品种的50%以上。

5.2 “十四五”时期重点产品发展方向

(1)建筑行业(含建筑结构、城市管网等)。重点应向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性、耐腐蚀、耐火等方向发展。加强高层建筑用大规格厚壁方矩形管的开发,尤其是热成形方矩形管;建筑给水用管向不锈钢管方向发展,排水管、热力管向高可靠性、耐蚀性、长寿命、中大直径方向发展。

(2)石油天然气行业。①油井管开发方向:陆地重点向深井、超深井用管、页岩气和致密气用管、稠油和地热开采用管方向发展;针对扩大储气能力,开发储气井用管(包括13Cr);继续开发抗H2S、抗CO2腐蚀和多种腐蚀介质并存的抗腐蚀用管;海洋重点开发深海用管、可燃冰用管;开发地下煤气化开发用管;煤层气开发用经济型低成本油套管;继续开发膨胀套管、钛合金管、复合管;继续开发特殊螺纹接头用管。②连续管开发方向:逐步开发调质型、抗氢致开裂、不锈钢及耐蚀合金材质等连续油管;并逐步开发连续管缆、连续管线管,尺寸逐步向中等直径扩展。③油气输送管开发方向:满足长距离、高压、大流量输送、高可靠性的需求,管线管向着高强度、高韧性、大壁厚、超长、高精度、抗腐蚀、抗大应变、耐低温、双金属复合管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开发液化天然气、氢气、CO2等输送用管。

(3)电力行业(含核电)。开展650~700 ℃超超临界机组用新型镍基耐热合金管的自主开发,国产C-HRA 系列及HT700T/P 等新材料经充分测试后将会应用于高参数超超临界示范工程;自主开发的G115 钢管将广泛用于630 ℃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并在600~620 ℃电站中替代一部分P92 钢管。P92、S30432 等600 ℃超超临界机组用管将全面实现国产化;国产蒸发器传热管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升;特高压输电铁塔用管向Q390、Q420、Q460 高强度钢管发展。

(4)工程机械行业。工程机械用精密钢管向高强度、高韧性、高可焊性、高精度、轻量化方向发展,强度达到Q850、Q890、Q960 级别。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泵车用耐磨管也是发展方向。

(5)石化行业(石油炼化、化肥、化纤)。随着石化装置向着大型化、深加工方向发展以及对长周期安全运行的需求,石化用管向大直径、厚壁、耐高温、耐高压、高抗腐蚀性能等方向发展。管材研发方向包括P91、含氮奥氏体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合金、复合管等,大直径厚壁无缝管,换热器用超长管等。

(6)汽车行业。汽车用管以高强度、高精度、轻量化、节能为目标,主要用于减振器用管、稳定器、传动轴用管、转向器用管、安全气囊用管、油路管、排气管、汽车结构性用管等。汽车齿轮、齿轴用钢管替代传统的棒材加工工艺。

(7)海洋油气工程与造船业。海水淡化用管以工业纯钛管和钛合金为主;运输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船用压力管向超低温钢管发展;海洋平台用桩腿支撑管向高强韧性、大直径、厚壁方向发展;深海管线管向高强度、抗大应变、大直径、厚壁方向发展,另外连续柔性管、双金属复合管也是深海管线管发展的方向;深海钻井隔水管、钢悬链立管等向更高强度级别发展。

(8)煤炭行业(耐磨管)。煤炭开采用液压支柱管向高强度、高韧性、高精度、耐腐蚀、焊接性能好等综合性能高的方向发展,煤化工用管向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方向发展,煤炭输送用管向耐腐、耐磨新材质方向发展。

(9)轴承行业。开发高转速、高负荷、高推力、长寿命轴承用管,积极推进热轧轴承管的开发与应用。

6 管坯供应

据统计,我国无缝钢管生产约40%的管坯是企业自供,而约60%的管坯是企业通过市场采购,这些企业多是行业的中小企业。“十二五”期间,管坯供应已出现略显紧张的状况。“十三五”期间,部分供坯企业自建管厂或扩建,加剧了管坯供应紧张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钢铁行业开展了打击“地条钢”、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使1 亿多吨的“地条钢”产能被清除,使部分管坯资源出现转移,造成市场供需更加紧张的局面。由于供坯紧张,必然带来一些问题:一是价格问题,由于管坯供应紧张,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钢管企业也只能被动跟随;二是管坯质量问题,由于是卖方市场,钢管企业很难打赢官司,为了保证长期供货,钢管企业一般将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三是供应保障问题,钢厂出现限产或停产必然波及到管坯的供应,导致钢管企业生产不稳定,甚至停产。

2021 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压减粗钢产量的要求,下半年钢厂已经开始减产,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未来管坯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常态化。“十四五”期间,外购管坯的企业一方面要与上游钢厂建立战略合作或联盟,保持长期供货关系,另一方面可尝试寻求海外采购。

7 绿色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钢管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由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津钢管)参与并完成的“绿色高效电弧炉冶炼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应用”项目荣获201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具体研发成果包括:研发出国际领先的超高功率电弧炉变压器和电极自动调节技术;发明了熔池内气-固喷吹、CO2-Ar 动态底吹、出钢过程在线喷粉脱氧等新方法,实现了低成本快速深脱磷、脱氮和钢液氧含量控制;开发了适应多元炉料结构的全余热回收、低阻尼除尘、阶梯扰动函道废钢预热等新技术,系统解决了连续加料、废钢预热、余热利用及废气治理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炼钢洁净生产与绿色制造协同运行新思路,开发了非接触钢液连续测温、炉气成分在线分析、终点预报和成本质量控制软件等,实现了电弧炉炼钢绿色-洁净技术集成[15]。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简称林州凤宝)利用环形加热炉烟气余热发电(采用“分布式蒸汽锅炉+集中集汽发电”模式的高效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并使烟气达到超低碳排放);林州凤宝、山东磐金钢管等利用厂房屋顶安装太阳能接受面板,实现光伏发电;山东磐金钢管形成了倍尺坯装炉,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倍尺坯出炉后热锯分切,分切后的单倍尺坯分供两条热轧线的特有的工艺路径;国内小型热轧生产线和穿拔生产线基本淘汰了斜底式加热炉,改用步进式加热炉,大部分生产线淘汰了煤气发生炉;冷(拔)轧管骨干企业的酸洗生产线已基本实现了酸雾/气的收集处理,废酸、污泥的处理再利用,废水的再生与回收利用;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建成企业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环保在线监控体系。

“十四五”期间应加大推广管坯热送热装工艺:①新建生产线,推荐采用倍尺坯热装炉(不超过2个倍尺),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工艺;②对于已有环形炉的改造项目,推荐采用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简称衡阳钢管)目前正在实施的热送热装方案,即在炼钢区域将倍尺管坯切成单倍尺,再通过辊道输送至轧管厂,然后装炉;对于不具备辊道输送的,可考虑采用保温车输送。

8 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十三五”期间,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骨干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ES)、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AP)等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在生产线推进实施集中操作、远程操作(包括热轧管生产线、精整线)、无人化吊车、动力泵房无人化值守,机器人应用(包括修磨、喷标/号、管件取放、搬运等),智能检测(特殊螺纹的中径检测、工具表面缺陷检测等,智能立体仓库,设备点检、运行维护,智能安全管理。

一些企业引进国外酸液检测、过滤、加酸和智能控制处理系统,密封式循环酸洗技术及天然气固溶炉的生产过程均采用射频识别(RFID)智能跟踪系统,从而实现了不锈钢管酸洗工序高效、安全、环保、绿色的全过程智能控制。

有企业在给客户提供管道产品的同时,还提供了管道安装、运营维护、实时监控、预知更换、维修报废、档案更新和归档、绿色健康安全运转等地下管线智能化管理,综合管网智慧化应用,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的服务。

“十四五”时期我国钢管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引入大数据建模,通过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并持续优化工艺,打造钢管产业智能体。同时,积极应用5G、工业互联网,利用其超大带宽、超低延迟的特点,大幅提高钢管企业生产效率,探索“5G+钢管制造”柔性生产模式。

(2)在热轧、精整、热处理生产线方面,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可全面实现生产线自动化,80%生产线实施MES 系统或数控化,同时实现远程操作。

(3)推行区域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如精整生产线、管加工生产线、冷(拔)轧生产线;热轧线工艺智能技术开发,如头尾削尖技术、管端切头控制技术、液压小仓控制技术等;智能检(验)测方面,如采用3D 视觉技术对工具和钢管表面进行检查;实现螺纹(管体、接箍)的自动检测;加大劳动强度高、环境恶劣、危险性大的岗位机器人的应用;智能仓储及配送,如钢管立体仓库、物料仓库、备件仓库等;智能无人吊车,如管坯库、钢管成品库等;物料跟踪方面,从管坯入库到成品管入库,实现钢管生产全过程的炉号或批逐支跟踪;设备的远程点检、运行维护。

9 产业集中度与企业重组和战略合作

“十三五”期间,我国无缝钢管产业的集中度有了大幅度提高,2020 年前10 家企业的产量占比为48%,比“十二五”末(2015 年)的35%提高了13 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国内新建机组产能得以释放,如宝钢股份、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钢管公司(简称包钢钢管公司)两条Ф460 mm 连轧管机组产量均接近或超过70万t,林州凤宝钢管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新建机组达产,山东磐金钢管的加入(2020 年产量达到192 万t),以及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的重组,使我国无缝钢管产业集中度有了较大提高。“十三五”期间钢管企业重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信泰富特钢集团重组了浙江格洛斯无缝钢管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格洛斯)和江苏华菱锡钢特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重组了天津钢管。

企业兼并重组是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需要。“十四五”期间钢管行业要进一步加大重组的步伐,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推动重点骨干企业联合重组,形成2~3家世界级规模的超大型钢管企业集团。

2021 年1 月,上海电气引入中信泰富特钢战略投资,中信特钢经贸有限公司入股上海电气集团钢管有限公司,占股40%,间接参股天津钢管,并负责生产经营。至此以中信特钢旗下的包括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靖江特殊钢铁有限公司、浙江格洛斯4 家钢管企业形成了第一个超大型钢管企业集团,产能超过了500 万t;2021 年8 月,宝钢股份与包钢钢管公司联合重组(钢管板块),形成了第二个超大型钢管企业集团,产能达到了450 万t。此外,产能规模300 万t的企业有山东磐金钢管;产能规模在100~200 万t的企业有衡阳钢管(产能160 万t)、林州凤宝(产能140万t)、建龙集团(产能170 万t)、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常宝,产能120 万t)。

“十四五”时期,两个超大型钢管企业集团的组成将改变我国无缝钢管产业的格局,积极地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上述企业之间或与其他企业之间还有可能进一步重组。

(2)推动产业聚集地的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山东临沂、山东聊城、江苏无锡及周边等地是我国无缝钢管制造、销售的集散地,每个区域都有数十家企业,规模多为中小企业。其中,山东临沂地区是以生产中小直径、中等壁厚和薄壁管为主,山东聊城地区以生产中小直径、中厚壁管为主,江苏无锡及其周边地区(常熟、常州、张家港)以小直径冷(拔)轧无缝钢管为主。在这些区域,应以资产为纽带,由政府牵头组织推进区域内钢管企业联合重组,改变区域内钢管产业“小散乱”的局面,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区域产品的竞争力。

10 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国际化进程

我国是世界钢管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钢管出口第一大国,但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较低,在全球化产业布局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国钢管企业还是以产品“走出去”为主,由于出口企业多,商业模式比较单一,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在国际市场上也主要是与国内企业相互竞争。行业内海外投资建厂的成功案例不多,主要是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对国际的地缘政治、法律环境、环保要求等并不十分了解,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用人机制也不清楚,甚至现场施工也与国内有很大不同,造成了大多数海外工厂经营不佳,甚至有的工厂倒闭变卖、有的项目因投资预算不足使工期延长而搁置。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因此,我国钢管企业要真正实现国际化,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十四五”期间,我国钢管企业要结合国际形势,结合国际钢管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与国外先进钢管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发挥我国钢管行业的比较优势,顺应国际产业分工调整趋势,积极推动中国钢管标准和中国钢管制造“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国家为重点,积极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建设生产基地或开展与钢管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无缝钢管十三五钢管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智能化冷轧无缝钢管生产工厂体系架构设计
YB/T 4673—2018《冷拔液压缸筒用无缝钢管》开始实施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无缝钢管开裂中带状组织的影响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S31042不锈无缝钢管的研制
基于PLC的钢管TIG焊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