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登高架的设计与应用

2021-03-09 00:47崔一舟曹刘坤
建筑施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腹杆架体铝合金

崔一舟 曹刘坤 潘 峰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3

1 研究背景

建筑登高需要,在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过程中,需要安拆构件顶部吊具、安装支撑杆件等登高操作。若现场没有登高平台,而是使用人字梯、普通梯子,甚至攀附构件边角钢筋进行操作,不仅违反了安全操作要求,更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登高措施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安全保障不足。人员登高操作须佩带安全绳,登高2 m须悬挂在固定物上,仅有专用登高架(图1)满足这个要求,其他梯子没有有效的固定物。

图1 现有专用登高架

2)施工不够方便。构件安装需要一直移动,所以应轻便,方便移动,专用登高架过于笨重、庞大,无法在情况复杂的堆场、施工面灵活移动。

现有操作中要求使用专用登高架,但实际操作中不便于施工,无法使用,设想采用一种同时满足安全操作和方便使用要求的登高架。

2 折叠登高架特点分析

综合已有登高工具的特点,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施工使用的折叠登高架(图2)。架体上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架体使用的爬梯,架体顶部作业平台铺满脚手板,周边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架体设有万向轮,在架体移动时,有架体同步移动控制措施,在架体使用时,有防止架体移动的固定措施。

图2 初步制作样品

2.1 基本特点分析

研发的折叠登高架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承载能力强。登高架作为人员高处操作平台,具有一定强度和承载力,用于承载人员和工具进行施工。

2)自稳定性。登高架在额外人员辅助的情况下,具备自行稳定的能力,不易倾覆。

3)安全保障。登高操作人员处于平台上时有固定安全带的位置,或类似现有专用登高架的围栏,防范人员坠落风险。

4)操作方便。人字梯作为现有使用较为广泛的登高工具,仅需要就位、撑开、放置卡扣,即完成登高操作,可提高施工效率。

5)尺寸小巧,便于移动。登高架在预制构件临时堆场及安装操作面使用时,现场堆物较为凌乱,登高架尺寸小巧、轻便,方便推动或搬运至需要操作的构件前。

移动登高架也满足移动门式登高架相关安全标准,要求施工荷载不大于1.5 kN/m2,高度≤8 m,高宽比≤3∶1,移动门式平面内长短边之比≤3∶2,列距≤1.8 m,设置扫地杆和水平纵横杆,高宽比大于2时,使用前设抛撑[1]。

2.2 材质、尺寸及构造

荷载选择参考移动门式脚手架的施工荷载要求,荷载标准值为1.5 kN/m2,操作人员最多1人并携带相应的施工工具。考虑到安全余量,在施工现场地面可能不平整,在1根立杆未接触支撑面的情况下,另外3根立杆应能承受全部荷载。

高度设计为平台板高度1.8 m、构件高度约2.6 m,操作人员在平台上,无需仰视便可以方便地进行吊具安拆操作。操作宽度为预制构件吊点之间距离,构件长度在3 m左右,吊点在2 m左右,考虑到平台长度,立杆间距不超过1.8 m,差距较小,平面内长度为1.8 m。平面内宽度选择单股人流走动宽度600 mm。最终形成架体高宽比约3∶1。考虑到结构安全,在外部设置1道斜梯,作为人员登高使用,同时可加强架体稳定性。

架体主体结构选用铝合金方管,立杆截面较粗,横杆按组成桁架方式连接。铝合金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抗力分项系数为1.2,在计算局部强度时取1.3。冲压脚手板荷载为0.30 kg/m2。

折叠方式选择与人字梯折叠方式类似,纵横杆连接均为可转动铰接节点,通过控制斜杆来控制架体的伸展和折叠(图3)。

图3 折叠登高架立面

2.3 承载力验算

在上面计算条件下,立杆承受荷载约2 746 N。构件选用30 mm×30 mm×3 mm的强硬化铝合金6063-T6方管,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为150 MPa,抗剪强度为85 MPa,用于焊接连接计算的焊接热影响区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为80.00 MPa,焊接热影响区抗剪强度45.00 MPa,弹性模量70.00×103MPa。经计算,在3根立杆有效受压的情况下,压应力极限值为5.35 MPa,抗压强度满足要求。

2.4 稳定性验算

计算长度取操作面高度为1 800 mm,回转半径为11.65 mm,长细比154.49,稳定性系数根据GB 50429—2007《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取122.400,查强硬性铝合金稳定性系数表可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系数为0.163,修正系数为1,构件存在焊接,相对长细比取2.27,焊接缺陷影响系数为1,稳定计算系数为0.155,经计算,稳定性满足要求。

根据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计算换算长细比,按照实腹式构件计算。x轴方向按缀条计算,缀条为6根截面积60 mm2的圆管,y轴方向按缀板计算,采用和立杆一样的方管。计算得x轴方向的换算长细比为7.32,y轴方向的换算长细比为6.63。

规范中的缀板柱忽略了缀板的受弯变形,随着格构柱分肢间距的拉大,格构柱联结系(缀板)在横向剪力作用下受弯影响增大,整体稳定性将进一步降低,规范算式不宜直接用于工程计算[2]。且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条文说明中也注明,一般来说,四肢构件截面总的刚度比双肢的差,构件截面形状保持不变的假定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而且分肢的受力也较不均匀,因此换算长细比取值宜偏大一些[3]。因此,参照文献[1]中计算内容,换算长细比扩大50%取稳定系数,可得折叠登高架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2.5 桁架轴力验算

横杆支撑为桁架,受力较为清晰(图4),可较为轻松地计算出弦杆、腹杆受力,铺设脚手板后,施工荷载转化为点荷载,最大应力为2.37 MPa。

图4 支撑桁架整体受力情况

3 实际应用

折叠登高架体使用过程,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逐步分析。

第1步,将折叠登高架推动至工作区域,松开卡扣并展开。此时存在较大问题,由登高架折叠形态到展开形态,架体处于一种非静定状态,此时需要2名工人手扶架体,另外1名工人进行固定,单人无法完成折叠登高架的展开,降低了折叠登高架节省人工的效果。

第2步,完全展开折叠登高架,通过螺栓安装的4根斜腹杆,稳固整个架体。当折叠登高架左右两侧各1根斜腹杆完成安装,架体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如图5所示,无需其他工人扶稳架体,单人即可进行另外2根斜腹杆安装[4-6]。

图5 安装斜腹杆

第3步,将完善登高架细部构造。锁移动轮并放下角部支撑,进一步增强架体稳定性。放置爬梯,人员到达平台先安装临边栏杆。

4 结语

经过数值计算,可以看出折叠登高架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同时相比于传统施工脚手架质量更轻、更便于移动,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折叠登高架赋予登高架一定移动、变形的性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更方便移动,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强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安全保障。折叠之后登高架的尺寸缩小明显,高宽比过小,架体稳定性变差,移动时须控制架体,防止倾倒。

2)选用铝合金作为登高架主体材料可完全满足受力和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在后续施工材料中,对登高架质量有要求时,可使用铝合金材料替换。

3)有变形过程的登高架,不仅仅要考虑使用时的形态受力,还要考虑变形前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形时的操作问题。架体展开操作较为不便,架体伸展须2根立杆远离y轴0.9 m。在单人操作下,架体从中点展开时,工人手臂向两侧一字平伸,此时架体未安装斜腹杆,极易出现左右摆动,最终出现架体倾覆。

4)专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开发的工具装备,折叠登高架还需要在轻质、便捷、折叠结构上进行优化,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加便于现场施工的装备出现,以改善现场施工条件,提高施工效率。

猜你喜欢
腹杆架体铝合金
塔机起重臂腹杆变形问题的研究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铰斜腹杆合理夹角分析
D型打结器架体的随机振动分析与结构优化
塔身腹杆非常规布局的力学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
2219铝合金TIG焊接头残余应力分布
交错桁架结构不同刚度腹杆下的受力性能分析
西洋梨架式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
铝合金板件损伤修复
铝合金表面氧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