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在油气田的应用探究

2021-03-09 09:41路超张根陈杨
新型工业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层段油气田管柱

路超,张根,陈杨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河北 沧州 062552)

0 引言

当前,水平井在油气田中的应用已经很广泛,可以有效提升开发综合效益,但是受部分水平井低渗透低压特点的影响,需要改造储层,提升特殊水平井的开采质量。基于此,水平井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开始得到发展和应用,可以推动全面增产的实现,对各种条件复杂的油气田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1 封隔器特点

我国的封隔器种类较多,如永久式、张力式、水力膨胀式等,基本都由密封、扶正、坐封、锚定、解封以及锁紧六大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不同工艺要求影响,结构会有所差异,其结构的主要特点为:

(1)密封部分。在施加外力时,这部分会产生动作,形成封隔环形空间,将可以被流通的部分进行隔绝,属于封隔器的关键结构,一般该部分的密封元件会呈现为圆筒状,也就是封隔器中常被叫做胶筒的构件。

(2)扶正部分。该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密封元件扶正,附加作用为初卡,通过扶正器和扶正弹簧的共同作用,在管柱转动过程中,受扶正弹簧摩擦力的影响,封隔器壳体不会随之而转动,满足工作要求。

(3)坐封部分。封隔器进入目的层后,坐封部分会推动椎体,让卡瓦可以在套管内壁上进行紧密贴合,弹性密封元件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压缩效果,造成密封元件径向变形效果。

(4)锚定部分。主要作用为支撑,主要由卡瓦和水力锚构成,可以在套管壁上形成支撑力,防止纵向移动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避免过早解封现象发生。

(5)解封部分。连通套管和油管之间的压力,收回卡瓦,恢复密封元件原形。

(6)锁紧部分。座封过后的隔离器受这部分的作用依旧可以保持坐封状态[1]。

2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应用意义

当前水平井在我国的定义为井斜角≥86°的井,正常情况下水平井都是由水平段、曲率段以及直井段三结构构成,其中油藏在水平段的渗流特点具有差异,导致在同一水平井水平段的不同部位上,其含水量会存在不同,就需要进行分段开采,利用封隔器分隔不同层段,在各层段和管柱之间建立起流体通道,由此形成的通道具有独立性的同时还带有连通性,可以有效提升收采率。对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对水平井修井、酸化等已有技术的完善,也是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可以解决国外技术封锁,建立起我国油气田开采的技术体系。从大范围的影响来看,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综合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效果,相关专家通过鉴定表明该技术的出现,让我国在这方面的总体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已经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小范围的影响来看,可以有效提升油气田产量,提升资源利用率,保证开采的安全性[2]。

3 在油气田中水平井分段封隔器压裂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优化施工规划

想要保证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油气田的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其和其他分段压裂技术之间的差异性,明确其优势所在,结合油气田现状将施工规划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开采效果,当前在油气田水平井中分段压裂技术及其相应的优势如下:

3.1.1 双封单卡技术

该技术主要可以将其他层段和目的层进行封隔,封隔主要是凭借两级封隔层,在封隔之后,选择喷砂器压裂地层,利用上提压裂多层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优势为,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压裂操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套管出液状况分析封隔器的密封情况,然后结合压裂目标选择相应层段,一趟套管最多可以完成15段的压裂,可以将开采施工成本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并且该技术采用的管柱外径小、结构简单(主要由扶正器、封隔器、安全接头、水力锚、扶正丝堵以及导压喷砂器构成)、长度短,可以顺利通过造斜段,具有良好的反洗性能,对压裂效果和造缝质量起到显著提升的作用。该技术安全高效、先进可靠,对于耐压差80MPa、5½in套管完井、耐温120℃的水平井都有良好的适应性[3]。

图1 双封单卡技术管柱示意图

3.1.2 套管内封隔器滑套

该技术的应用流程为下入射孔枪,将位于趾端处的井段射开之后再将射孔枪提出来,以设计要求为依据,连接管柱再继续下入,直至预定深度,在油管中进行注液和加压工作,坐封多级封隔器,加大压力等级打掉定压滑套,利用这种形式将压裂下部通道打开,第一段压裂结束;第二段压裂则是将底部通道用投球堵住,开放二段通道,后续层段以此类推,在压裂工作结束之后及时进行冲砂、洗井工作,结合开采需求处理压裂管柱。该技术也可以实现15段压裂施工,较为安全可靠,施工效率也很理想,对油气储层的伤害不大,且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强度和施工成本。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水平井,耐压级别和耐温级别都很高。

3.1.3 裸眼封隔器滑套

该技术是石油行业近几年新兴起的分段压力技术,已经逐渐在油气田工程中得到推广。在压裂过程中利用裂缝的纵向沟通、横向扩展能力实现分段压裂,可以将单井产量进行提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依靠裸眼封隔器,下入管柱之后,压差会座封封隔器,建立压力遮挡,将卡封层进行压裂,然后利用投球将连通通道打开,已压裂的层段可以会被封堵,接着进行上返,实现多段压裂水平段,保证水平段上的处理效果。该技术中的管柱的基本结构有裸眼封隔器、压差滑套、投球滑套、水力锚、回接筒等。其优势在于增产效果良好、综合应用效益较为可观,在致密油气和页岩气藏的水平井中的应用效果显著[4]。

图2 裸眼封隔器滑套管柱示意图

总之,在施工开采规划中,需要以油气田基本条件为基础,做好水平井情况的分析工作,在明确各分段压裂特点与适用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保证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3.2 设定施工参数

压裂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开采油气田,保证产能和开采安全,需要管理人员处理好施工参数,保证压裂效果,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处理对产能影响较大的裂缝参数。相关研究表现,在油气田水平井生产360天之内不同裂缝条数对其累计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同,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裂缝条数越多,水平井累计产量就越大,但是随着其数量的增多,产量增加的幅度却在不断降低。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在增加裂缝条数的过程中,裂缝间距会缩小,对彼此的干扰程度会越来越大,导致裂缝总产量增加的同时单裂缝产量会降低,减少增长幅度,需要管理人员结合水平井长度选择合适数量的裂缝。例如,针对600m长度的水平井最好选择4条或者5条的裂缝。

此外,分裂水平井累计产量还会受裂缝长度的影响,随着长度增加其产量也会增加,但是其和裂缝条数存在相同的问题,也就是增幅会缩小,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建模技术进行虚拟实验,结合油气田特征选择合适的长度参数。例如,在600m长度的水平井中,可以选择120到140的裂缝半长。在确定好裂缝长度和裂缝条数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再结合水平井情况,选择合适的裂缝导流能力,组合裂缝位置,提升压裂技术的应用效果,实现最佳化的压裂质量。

3.3 处理压裂设备

压裂设备和辅助压裂技术使用的相关物品的选择,是保证其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础,以多级封隔器工艺为例,需要管理人员选择合适的压裂液和支撑剂并构建好管柱系统。其中,选择压裂液的基本原则为耐温性和环保性,即压裂液需要有良好的携砂能力且对储层的污染程度较轻,可以采用实验对比法进行选择。在支撑剂的选择上,需要结合主力气层深度、压力情况、密度等进行选择,保证支撑剂符合技术要求,避免支撑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析出现象,防止近井脱砂,产生砂堵现象,保证进行压裂的成功性。

在工具设计上,由于部分水平井井下环境过于复杂,在工具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投球之后可能会受到管内阻力的影响,导致在水平井水平段中不能精准到位,或是在位移途中将上级喷砂滑套进行误开等,不能保证顺利开启滑套。压裂管柱的摩阻过大,在下入水平段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受磨损影响,座封难以实现等,需要管理人员设计有针对性的工具,根据储层特点优化工具设计和工艺流程。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关注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构件研制、系统设计等各个方面,自觉学习先进的技术理论,不断在油气田工程中将其进行应用,优化分裂工艺。

3.4 层段施工设计

在实际进行层段分类施工上,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层段情况,选择合适注入方式,保证每段的压力梯度、施工排量等数据的合理性。以川西油田XS21井JS21段为例,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3段压裂,加砂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20m2,应用成果显著,其中,对2832~2835m第一段的设计方式为:30.33MPa的加砂压裂压力,结合实际情况计算压力梯度数值为每100米2.4MPa,4.9±1m3/min的施工排量,施工泵注入压力为77~92MPa,加入373m3的压裂液、40±10目的陶粒,36.3MPa的地面停泵压力,停泵时的压力梯度设定为每100米2.69MPa。

对2595到2598米第二段的设计方式为:39MPa的加砂压裂压力,结合实际情况计算压力梯度数值为每100米2.82MPa,4.1m3/min的施工排量,施工泵注入压力为65~72MPa,加入241m3的压裂液、40±10目的陶粒,34.7MPa的地面停泵压力,停泵时的压力梯度设定为每100米2.62MPa。对2402~2405m第三段的设计方式为:4.6m3/min的施工排量,施工泵注入压力为65到81MPa,加入490.6m3的压裂液、40±10目的陶粒,36.6MPa的地面停泵压力,停泵时的压力梯度设定为每100米2.7MPa,应用之后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在油气田中有效应用水平井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需要先明确油气田的基本情况,做好地质勘探等工作,在明确油气田各储层的基本情况之后再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案,保证应用效果,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油气田开发,提升资源开采利用率,提升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层段油气田管柱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新型解堵注水洗井管柱的设计
水垂比对管柱摩阻和扭矩的影响实验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层段划分新方法
基于Workbench的加热炉管柱结构优化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展布规律研究
高含水油藏细分注水层段组合优选方法研究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水井的层段注水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