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文化符号设计的研究与分析

2021-03-10 08:51张蕊王瑾
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符号学温哥华平昌

张蕊 王瑾

摘要: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分析了温哥华、索契和平昌3届冬奥会的文化符号设计,并以符号学为理论,通过文化符号的内涵及视觉性梳理出3届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特征:(1)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融合;(2)共通性与独特性相统一;(3)创新性与美学性相结合。此外,冬奥会文化符号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北京冬奥会文化符号应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冬奥会符号文化符号现实意义视觉性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152-03

引言

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冬奥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分支,对于冰雪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冬奥会的举办不仅能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冬季奥林匹克精神和冰雪文化的内涵,更有利于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增加本民族文化的世界认同感。冬奥会文化符号无疑是向世界展示东道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介质。本文以温哥华、索契、平昌三届冬奥会的文化符号为例,来阐释冬奥会文化符号的内涵及意义,旨在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符号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一、文化符号理论分析

(一)符号学起源

符号是指示事物的物质外壳,从形式上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传递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的功能,符号学则是对符号思想意识形态和表意机制的研究。符号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semeion”,意为“症状观察”,人们将身体出现的各种病症都视为一种符号。20世纪,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符号学这一学说,成为现代符号学的理论来源,对现代符号学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指出,“所谓符号是个表意系统,是以一物来指示另一物,而符号的二元性,在于“一物”和“另一物”合成了一个表意系统,也就是说,一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的”【1】。索绪尔提出的关于符号的概念以及符号的二元论为结构主义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成为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索绪尔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对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罗兰.巴特将结构主义符号学运用于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中,使符号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符号学内涵。符号就是文化的“语言”,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它的符号形式,符号是对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诠释。20世纪中后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洛特曼与伊万诺夫、乌斯宾斯基等人提出了文化符号学这一概念,并将符号学理论转向艺术、文化、历史等研究领域,使文本意义的生成、民族文化的内部交流、跨文化交际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阐释【2】。中国著名符号学家李幼蒸认为文化符号是指“对包含语言在内的文化与思想的符号学研究”,“它以人类社会历史的思想形态为分析对象”【3】。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符号则是对人类文化活动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一种研究。冬奥会文化符号是将举办城市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转化成一种可见、可触摸的符号图式,实现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冬奥会的会徽、图标、奖牌、火炬等都属于冬奥会的文化符号的象征形式,具有传递冬奥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奥运文化和冰雪文化的功能。

(三)文化符号的视觉性。视觉文化与符号研究的结合,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符号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具有视觉性的符号语言能够让信息接收者更透彻地了解文化文本的内涵以及本民族的艺术情感。文化符号的传播就是符号动态的意指过程,产生动态过程的关键介质就是符号的视觉语言,其实质就是文化符号的阐释过程。在苏珊.朗格看来,“作为艺术形式的符号体系既具有一般符号的外在指涉性,又具有艺术符号的内在封闭性”4,一个符号不仅要具有能指形式,也要具有所指意义,也就是形式到内容的贯穿。而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就是历届冬奥会的整体文化符号的设计,从形式到观念向世界传达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体现着设计师与大众,大众与文化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符号阐释性交互关系。冬奥会文化符号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众多视觉形式把本土语言和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呈现给受众,使信息接受者更好地理解本民族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

二、三届冬奥会文化符号设计的对比与研究

作为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和奥运精神的窗口,冬奥会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深度关注。温哥华、索契、平昌三届冬奥会奥运视觉形象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艺术设计的趋势下,运用现代设计形式和审美特征向世界人民传达其设计理念和文化精神,还重在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成为探究冬奥会文化符号设计内涵的经典案例。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在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设计依然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背景,要不断通过传承和传播民族特色的方式来与世界进行交流,其设计形式也紧随时代的步伐【5】。纵观整个冬奥会视觉形态的设计形式和设计理念,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在冬奥文化符号设计中的体现越来越明显。历届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无不体现着东道国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符号的信息接收者都能从冬奥会文化符号中体会出举办城市浓厚的文化气息。为了实现与世界人民进行情感之间的交流和表达,冬奥会文化符号不仅要体现东道国的民族性特征,在表达形式上更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适应时代和文化的发展。温哥华、索契、平昌三届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便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的体现。

温哥华冬奥会会徽“伊拉纳克”符号的能指形式来源于古代加拿大本部地区土著民族因纽特文化的巨型石刻,是加拿大北部地区土著民族的象征【6】,彰显符号的民族性。伊拉纳克在古代因纽特文化中是“朋友的”意思,并运用现代扁平概括的符號能指形式传递出温哥华冬奥会热情好客、团结友好的民族文化情感,如图1。索契冬奥会会徽符号的能指形式采用国际域名作为设计元素,将“sochi.ru”几个字母与2014和奥运五环组合在一起,采用镜像的方式,极具“数码”感,象征着位于黑海沿岸的这座南部城市具有独特的海滨位置【7】,索契冬奥会会徽在具有时代性和简洁性的同时又兼顾民族性特征,传递俄罗斯本土文化和现代化国家形象,如图2。平昌冬奥会会徽符号的能指是韩国文字中“平昌”两个字的子音元素,将韩国民族文字语言以现代简洁概括的形式进行设计,彰显文化符号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会徽的颜色也是运用了韩国的传统颜色符号一五方色,体现天空,土地和人民之间的和谐共存。通过会徽符号传递韩国本土语言文化的意蕴和现代国际审美特征。

核心图形作为冬奥会文化符号的重要视觉元素之一同样体现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温哥华冬奥会的核心图形以波浪曲线作为主要的符号能指形式,这些充满韵律感的的波浪曲线仿佛是加拿大海浪、飞雪和山峦的化身,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让观者通过核心图形能够领略加拿大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形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将民族性与时代性融为一体,如图4。索契冬奥会核心图形号称是集合了俄罗斯传统手工艺为一体的“大被子”,恰到好处地将俄罗斯文化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美术图案镶嵌在菱形的“被面”中,将俄罗斯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以现代的图像符号进行诠释,让世界人民更直观地了解到俄罗斯独特的异域风情,如图5。平昌冬奥会核心图形将韩国独特的字母系统运用到象形图形中,其简洁概括的设计形式蕴含着丰富的韩国文化艺术和民族内涵,体现符号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如图6。

(二)共通性与独特性相统一。符号是这些文化现象的“视觉语言”或“视觉化”,历届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能指形式虽各不相同,但是这些符号的所指内容的蕴含却不尽相同。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都是在延承往届冬奥会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又在进行着创意的突破和形式的创新,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三届冬奥会文化符号在凸显东道国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意蕴,传承本国传统文化、民族历史以及宗教神话同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地域色彩,表现属于本国特属的冰雪文化符号。

温哥华冬奥会火炬的符形来自于加拿大白雪覆盖的起伏地形和滑雪者冲下雪坡时在雪上留下的印记,枫叶是加拿大国家文化符号的象征,火炬将通风口设计成红色的枫叶形状,使得火炬极具现代审美特征又具有温哥华国家形象代表的所指意义,如图7。索契冬奥会火炬的符形源于俄罗斯不死火鸟(凤凰涅粲)的神话传说,寓意着奥运圣火永不熄灭,造型设计取自不死火鸟的羽毛形状,中间呈镂空状,从视觉上呈现俄罗斯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审美艺术情感,如图8。平昌冬奥会火炬上布满“*”这个图形,该符号是平昌文化符号的象征,火炬将该符号同时刻在火炬的下半部和顶部周围,兼具美感和科技艺术,向世界传递韩国平昌热情友好的奥运文化理念,如图9。

冬奥会吉祥物符号在具有共通性的同时又存在着独特色彩。3届冬奥会吉祥物设计的共同特点是都选用了本国特有的动物作为吉祥物的原型,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从本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并以动物组合的形式进行呈现。而不同的是,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属性却大相径庭。温哥华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神话传说,是由米加、魁特奇和苏米三个小动物组成的组合,整个符号组合充满了温哥华对本国地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独特见解,如图10。索契冬奥会的吉祥物的符形是由大众投票选举出来的三个代表俄罗斯形象的小动物,是由雪豹、北极熊和兔子组成的组合,创意来源于本国现实中稀有动物的原型,映现俄罗斯人民对本国珍稀动物的爱护情感和文化理念,如图11。平昌冬奥会的吉祥物为白虎“Soohorang”,其中“sooho”在韩语中是“守护”的意思,即对观众、运动员以及志愿者的保护,而“rang”来源于主

办城市江原道的传统民谣“JeongseonArirang(旌善阿里郎)”的最后一个词。而亚洲黑熊也是江原道的代表性动物。“Bandabi”中的“banda”源自“bandal(半月)”,意指亚洲黑熊胸前的月牙形白斑,而“bi”则有着庆祝奥运会的意义。平昌冬奥会以白虎和亚洲黑熊可爱的视觉形象向世界传递韩国独特的语言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如图12。

(三)创新性与美学性相结合。温哥华冬奥会奖牌符号的创新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传统的平面式设计形式,将其设计成波浪式的方角形态,象征着加拿大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奇特景观。奖牌的主图案来自加拿大原住民设计师考琳.亨特创作的2幅民族风抽象画,对符号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同时又兼具本国审美意象,具有独特的美学韵味,如图13。索契冬奥会奖牌符号的创新在于它的独具匠心的镂空设计,与俄罗斯传统的手工艺花纹传统符号相结合展现索契的魅力风光,体现俄罗斯独特的风俗民情和俄罗斯形象,其符号的所指是寓意俄罗斯民族文化与世界的融合,极具俄罗斯独特的审美意蕴,如图14。平昌冬奥会奖牌符号的创意是结合了韩文和韩国传统服饰两个核心元素,将韩文元音字母环绕在奖牌的侧面,凸显其立体感,而奖牌的挂带选用了韩国传统服饰的面料制作而成,整個奖牌的设计充满了浓厚的韩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如图15。

3届冬奥会的海报设计也同时具有创新性与美学性特点。温哥华冬奥会海报的符形为半片枫叶,枫叶则是加拿大国际形象的符码,而枫叶内的元素则表现了当地的动植物以及地貌特征并加以平面化处理,很好地宣传了加拿大专属的枫叶之国形象以及独特的文化艺术。索契冬奥会的海报设计打破了以往一贯的图形创意表现形式,而是采用写实的地域风景图像作为符形,海水和雪山是俄罗斯的地域符号象征,展现了俄罗斯自然与现代共融的城市风采以及它饱含创新的深厚文化底蕴。平昌冬奥会海报的符形为韩文元音字母,创新性地将韩文字母与图形符号相结合,在符号语义和符号形式上兼具创新性和审美性,向受众传递韩国文化独特的审美知觉和美学意蕴。

三、冬奥文化符号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意义。符号是文化的物质外壳,符号的创造也就是文化的创造,冬奥会文化符号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文化传播具有很大的意义。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像是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巨大的体育盛会,冬奥会举办国将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全部渗透进冬奥会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从多角度挖掘奥运精神和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象征寓意,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朽精神以及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实现各国人民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冬奥会期间冰雪文艺作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创作能够弘扬和丰富冰雪文化,我们要利用好冬奥会文化符号的文化价值与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其文化负载的作用,实现对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弘扬【8】。通过这些符号的传播,让受众更深刻了解东道国奥林匹克的文化精神以及本国的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宗教神话等抽象的价值内容,在无形中传递厚重的文化价值力量。

(二)审美意义。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所有的艺术活动动都是将人类内心的情感活动以可见、可触摸的形式按照主体的情感和审美知觉展现出来,创造出超越实用功能和伦理道德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符号。从温哥华冬奧会到平昌冬奥会的视觉文化符号的设计无疑是向观众传递一种属于东道国自身独特的的审美韵味。将冬奥会视觉形态以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色彩到图案,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考虑视觉审美效果,体现东道国的审美特征,在视觉上体现民族色彩和文化艺术,无疑是向观众传递一种传统与现代,简约与意象,民族与世界的视觉感受,映射东道国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

(三)社会意义。人们可以通过冬奥会文化符号的传播,更透彻地了解“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冬季体育运动和冰雪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冬季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带动全国人名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烘托体育盛事氛围,促进国家冰雪体育事业和冰雪教育文化和谐、繁荣发展。通过举办冬奥会能够吸引世界各国人民来到举办城市,促进举办城市旅游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冬奥会文化符号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有助于国家体育事业话语权的建构,为2008年奥运会续舔绿色奥运遗产,增强国家冰雪文化的软实力,彰显冬奥会文化符号的社会价值。

结语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在即,通过分析近三届冬奥会文化符号可知北京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应更多地发挥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优势,让世界更多的人民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象。例如清代的《冰嬉图》,证实了我国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许多的冰雪运动,“冰嬉”是清代满清民族体育文化运动的代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还有北京的长城、蔚县的剪纸、张家口的社火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元素,对我国冬奥会文化符号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有利于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现我国的文化形象,用现代国际审美形式传递本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文化符号向世界人民展示北京和张家口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理念。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760037)。

参考文献

【1】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8

【2】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70.

【4】苏珊朗格.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3

【5】黄晓菊.民族文化在标志图形设计中的体现【J】.设计,2020,33(17):48-50.

【6】石晶冬奥会视觉文化的传播价值研究——以都灵、温哥华、索契三届冬奥会为例【J】.冰雪运动,2015,37(03):22-26.

【7】阚军常,张宏宇,董宇,王艾莎.都灵、温哥华、索契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06):546-551+571

【8】张祖耀,朱媛.文化传播下杭州方言的文化负载与文创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17):14-16.

猜你喜欢
符号学温哥华平昌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液压挖掘机改装抓木器的技术研究
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
走进平昌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异域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