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实践

2021-03-11 00:08宣飞云
天府数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实践策略数学课堂

宣飞云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如微课“强势来袭”,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全新活力。通过时间与空间上的“微”,更好的实现分层教学、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用好微课,对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效果明显。近几年来,本人利用微课,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效率,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微课特点的分析,就如何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知识本质、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促进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等方面,谈谈自己实践,希望能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实践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厌恶学习的负面情绪。教师运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微课教学特点与必然要求

(一)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是以视频呈现知识要点的网络教学模式,具备丰富学习资源包、精炼知识要点的特征。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有可视化、情境化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知识讲解、习题操作、实验操作、重难点知识解决等教学过程。短小的微课程重点解决某一、两个重点或难点问题,以碎片化知识模式传输给学生,学习过程并不复杂,学生可以利用闲余时间观看、学习,依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教学板块,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根据微课程特点,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有针对性为学生讲解知识要点,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学习进度来选择学习的知识点,促进学习的巩固与发展。微课针对性强,有强大的生命力,存取方式方便,可永久保存,实用,高效。

(二)微课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必然要求

1.微课是新时代教学的重要途径

微课是信息化时代新型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习资源。主要围绕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借助图片、文字及视频等信息,对传统课堂短板的补充。一般来说,微课教学时间较短,内容精炼。最佳时长为5至10分钟,着重某一知识点或是技能点。引入与结题方式简单清晰,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时,辅助作用显著,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

2.微课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重要学习资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灌输式、问答式较普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情,把重点、难点问题,用短小精悍、形式新颖的微课呈现,上传网络,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播或反复重播,自主控制播放速度。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讲堂”变成“学堂”,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微课辅助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微课辅助教学,要坚持目的性原则。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提升教学效率。在课前,教师要研读教材,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根据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制作对应的微课视频,使数学课堂练习更有针对性。

(二)层次性原则

微课辅助教学,要坚持层次性的原则。设计练习时要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设计数学微课练习视频时,由浅入深,把书本中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实现带有发展性练习,有层次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多樣性原则

微课辅助教学,要坚持多样性原则。体现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内容要多元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在设计练习时,要把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具有开放性、应用性。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方法解决练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微课辅助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策略

(一)微课设计趣味课堂练习,激趣提效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十分强烈,他们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用趣味浓厚的练习题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有效提升学习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缓解课堂压力,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在课堂上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太阳公公下班了,他慢慢地回到自己位于西山坡的家里,这时候小鸭子也需要跟随太阳公公的脚步回到自己家,其中有1/4的小鸭子选择在岸上走,一半的一半选择随着水波滑行,这时候在小主人的身后还剩下8只小鸭子,那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小主人家里一共有多少只小鸭子吗?”教师用动画型微课把这题呈现给学生,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应用理解能力。

(二)微课设计弹性课堂练习,差异提效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教学限制,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用微课设计有梯度、层次感清晰的习题,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递进式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尊重学生学习现状、学习能力的差异,实现课堂练习高效。

例如教学《找质数》后,教师可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为学生设置下列练习:(1)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偶数,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三位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多少?(3)69以内最大的偶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除以最小的质数,商是多少?把练习题用微课视频呈现,用“星”的颗数来表示难度系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这种练习设计方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以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积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课堂练习效果。

(三)微课设计实际生活课堂练习,迁移提效

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未具备完整的思维逻辑,数学知识学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借助微课,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较好地弥补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用微课呈现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课堂练习。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快速掌握知识,促进知识消化吸收。例如教学《尝试与猜测》时,为了让学生掌握鸡兔同笼问题,教师制作动画式微课,结合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问题,设计练习,用列表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直观感受“尝试与猜测”的解题策略。在教学“三轮车和自行车”问题时,创设“青蛙跳荷叶”的情境进行答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对比,尝试猜测,从而解决问题。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利用微课优势,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种课堂练习模式比传统的练习模式,更为省时,效果更好。

(四)微课设计教学难点课堂练习,探究提效

小学阶段有不少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利用微课,可以较好的突破难点,提升效率。把抽象的难点问题制作成音频、视频,学生反复播放学习,能够直观感受到知识点的讲解过程,突破难点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后,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练习:笑笑用一根长24的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这练习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播放提前录制的微视频:操作演示利用小棒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并进行拆分。这样,学生就能明白一条长加一条宽是12cm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在探讨的过程中获得答案,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通过互相讨论、自主探究完成难度较大的习题,提高练习效率,这是微课的优势。

四、结束语

微课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环节中的应用,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让练习环节变得更加智能化与现代化,让学生体验网络化的练习模式,让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缩短解题时间。微课丰富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了课堂练习针对性、趣味性,尽最大可能的实现差异教学并与丰富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化难为易更为直观形象,使课堂更生动有趣,提高了课堂练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受学生喜爱。

参考文献:

[1]黄镜湖.浅析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新课程,2018(34):124.

[2]许冬圆.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以“外方内圆与外圆内方”一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8(7):34-35,44.

[3]殷海燕.微課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8(01):148-149.

3678500338205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实践策略数学课堂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