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1-03-11 07:25昊,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职业规划生涯

姚 昊,蒋 帆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一、引 言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自此生涯教育因其在培养学生职业选择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1]。新高考呼唤更加以人为本、专业定制化、独特个性化的生涯教育,响应从“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育人理念转变。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学生生涯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发展指导活动,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多主体协同指导机制。如何让生涯教育内容浸入课程、帮助学生选择选考科目、指导学生职业规划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内容[2]。这也倒逼学校充分拓展生涯教育的人力、财力、物资、信息、时间、空间等支持资源,建构科学高效的生涯教育支持系统,以多样化、差异化、特色化的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发掘潜能并进行科学决策。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涯教育研究引起学界关注,成为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生涯教育的必要性[3]、生涯教育的功能性[4]、课程设置的合理性[5]、实施的有效性[6]、学生的适应性[7]等方面,对支持体系的有效性、生涯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缺乏系统性分析。同时,研究方法多为经验分析,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PDCA循环理论视角出发,建构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分析框架,并借助实证调查数据检验生涯教育发展总体样态和具体作用路径,以期为高中生涯教育实践进展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证依据,从而为应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二、研究设计

1.理论框架

研究基于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展开。PDCA循环包括计划(Plan)、执行(Do)、监控(Check)和改进(Action)四个阶段,被广泛用于指导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8]。改进的现代观点认为,PDCA循环可扩展为计划决策(资源配置决策)、执行设计(实施途径和策略)、过程控制(实施的监控管理)、结果评估(评价循环改进)[9]。PDCA循环引入这一闭合的生涯教育支持系统,有助于从整体视角监测现阶段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发掘学校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改进空间。PDCA循环引入学校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具体内涵包括:学校生涯教育领域的资源配置(计划)、学校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内外部实施策略(执行)、学校生涯教育培养过程的监测与控制(监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评价与改进(改进)。最终构建包含以上四环节的逐步推进式的支持系统。

2.研究假设

基于PDCA循环理论,学校将根据生涯教育资源配置决策来执行实施策略。由于高中学校资源的稀缺性将导致生涯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内部支持策略,如仅仅依靠学校的生涯课程、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生涯咨询等途径,缺乏外部家校共育、社会企业实践等指导,故学生对生涯发展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知识和技能认知层面,而生涯教育支持的内外部策略都紧密依赖学校的生涯教育资源[17]。因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1。

H1:学校生涯教育资源会对生涯教育内外部支持策略有正向影响,且资源投入对外部支持策略影响程度更高。

学校生涯教育执行策略的差异势必会对培育过程管控节点产生挑战。根据PDCA循环理论,执行策略本身与过程控制呈现连贯性、递进性的特征,而生涯教育的内部支持和外部拓展对过程控制的影响也存在导质性,因此内部支持策略如校内课程、咨询辅导、专题讲座可能更适合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业发展,社会企业的参观实践则让学生对未来职业有直观的感受,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能力提升。所以,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2。

H2:学校内外部支持策略会不同程度地正向影响生涯教育的过程控制。

学校生涯教育的过程控制是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的实践过程和质量保障,主要通过学生自我认知评价、学业发展指导、社会职业规划指导和生涯设计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3。

H3:过程控制的要素会不同程度地正向促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高。

研究最终构建了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影响路径框架(图1),并通过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生涯教育支持系统要素间的影响路径。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七、八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正向着质量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图1 高中学校生涯教育支持系统框架

3.研究被试

上海市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高考,并于2018年率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要开展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本研究选取上海市高中作为样本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海市在新高考改革驱动下,已经积累多年生涯教育的实践经验,研究具有推广价值;另一方面研究有利于为生涯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提供有效反馈建议,发掘生涯教育成果的改进空间。研究以高中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根据学校类型进行随机分层抽样,选取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共计8所,发放学生问卷1 145份,回收问卷1 035份,并对问卷填写时间短于3分钟、选项高度一致的问卷进行剔除,得到有效样本962份,问卷有效率为93%。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问卷各维度的Cronbach's α指数为0.87,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载荷均大于0.6,分析结果显示测量工具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

4.变量与方法

根据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基于资源投入、执行策略、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估设计二级指标及测量指标,具体测量指标见表1。在评估子系统的得分情况和差异分析方面,采取均值分析及方差检验;在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路径检验方面,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索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影响路径。

表1 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各指标的测量

三、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指标评价

通过对各要素的测量题项值加和平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各要素的学生评价,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各指标的得分比较

在资源投入层面,总体得分的绝对值相对偏低,且相较于其他维度更低,说明高中生涯教育的配套资源支持力度不够。这或许是由于高中经费投入的结构性矛盾所致。结合上海市高中分管财务副校长的访谈了解,目前高中的经费支出结构中并未设置生涯教育的资金配置名目或专项经费,学校也缺乏生涯教育投入的刚性约束机制。

在执行策略层面,校内支持策略的得分高出校外支持策略得分约75%的水平,即学校生涯教育更多采取校内课程、专家讲座和咨询辅导等内部支持方式。这或许是由于校外的生涯教育支持策略耗费资源成本较高,拓展校外支持资源的能力有限,所以导致学校形成生涯教育内部支持策略的路径依赖。而且,外部支持策略的组内差异检验并不显著,外部支持策略如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社会职业体验活动等得分均相对较低,表明生涯教育外部支持策略缺乏多样性,存在相对低水平的同质化现象。

在过程控制层面,按均值得分大小依次排序为学生自我认知评价、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社会职业规划指导、生涯设计能力培养。这表明学校更重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业发展指导,而在培养学生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的能力方面较为不足。可以推测,学校高度强调自我认知和学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新高考带来的考试科目抉择和学习调整所作出的必然选择,而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能力在短时期内并不一定对适应新高考有即时显性的帮助,但从终身贯穿式的生涯发展来看,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是深远且必要的。

在结果评估层面,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处于相对中等的水平。这反映出学生的自我认知判断不足,对未来从事职业的理解不够,在选科方面决断能力匮乏,在生涯定位设计上缺乏独立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有待提高。总的来说,学校对学生生涯教育能力的培养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需要注意的是,生涯教育在日常教育体系中并没有专门的领域,似“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在学校教育中如影相随,这也给高中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带来了难度。

从PDCA循环系统论角度,生涯教育支持系统整体性功能存在不足,即在资源投入、执行策略、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估四方面每个要素的学生评价得分差异较大,系统中的“短板”要素可能会影响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

四、生涯教育支持系统各环节的路径分析

1.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模型拟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问卷的题目信度、组成信度、收敛效度。其中,计量经济学要求因子载荷为正值并且理想上要求大于0.6,测量模型中变量的SMC(R2)>0.4,组成信度(CR)是各维度测量变量信度的组合,表示构面指标的内部一致性,0.7是可接受的门坎,平均方差萃取量(AVE)是计算潜变量对测量变量解释能力的平均值,AVE值越高则表示维度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建议应大于0.5。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所有测量模型中各维度的题目标准化因子载荷量最低大于0.6,多元相关平方值SMC均大于0.4,组成信度CR值平均在0.8~0.9左右,收敛效度(AVE)在0.6~0.7左右,所有指标均优于计量经济学建议值。因此,模型具备良好的信效度,测量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潜变量特质,能够支持后续SEM分析。研究进一步检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指标一般分为绝对配适指标(X2、RMSEA、GFI、AGFI)、增值适配度指标(TLI、GFI)和简约适配度指标(χ2/df)。在本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指标(χ2/df=3.515,CFI=0.936,TLI=0.931,GFI=0.996,RMSEA=0.076)均符合计量经济学建议的标准,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且与理论框架相吻合,模型拟合效果较优。

表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2.模型的路径检验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学生对学校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整体性评价后,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生涯教育支持系统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探索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最优路径。路径检验结果见表4,影响路径系数见图2。

图2 结构方程模型影响路径系数图

表4 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检验

首先,学校生涯教育资源对校内外的支持策略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校外支持策略影响程度更高。其中,对内部支持策略和外部支持策略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12和0.195(p<0.001),且相对于学校内部支持策略,生涯教育资源对外部支持策略影响程度更高,说明学校实施生涯教育的外部支持策略不足的重要原因或许是由于生涯教育资源供给匮乏。

其次,内外部支持策略均会不同程度地显著正向影响实践过程。其中,内部支持策略对自我认知评价的影响程度最高,路径系数为0.536(p<0.001);对社会职业规划指导和生涯设计能力培养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路径系数分别为0.211、0.296(p<0.001)。外部支持策略对社会职业规划指导的影响程度最高,路径系数为0.504(p<0.001);自我认知评价和学业发展指导对生涯设计能力培养的影响程度最低,路径系数为0.209(p<0.001)。

最后,生涯教育的实践过程控制对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自我认知评价和社会职业规划指导对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程度最高,路径系数分别为0.531(p<0.001)和0.535(p<0.001);影响程度稍低的是学业发展指导,对生涯规划能力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465(p<0.001);影响程度最低的是生涯设计能力培养,对生涯规划能力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421(p<0.001)。但总体而言,生涯教育的实践过程控制四个要素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影响均在0.4~0.6之间,属于中等程度影响效应量,这说明对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而言,实践过程控制的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上海市8所高中的抽样调查,呈现了学校学生视角下生涯教育支持系统运行样态,并揭示了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生涯教育支持系统整体性功能不足。在资源投入层面,总体得分的绝对值相对偏低;在执行策略层面,校内的支持策略得分显著高于校外支持策略得分,说明学校生涯教育形成了以校内实施策略为主的路径依赖;在过程控制层面,学校重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生自我认知评价、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社会职业规划指导和生涯设计能力培养;在结果评估层面,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总体而言,现阶段学校对于生涯教育的重视仍然不够,经费支持政策不够细化,生涯教育过程的具体操作经验尚显不足,造成其对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较为有限,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规划和总体设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其次,系统资源是获取支持策略的物质前提,且对外部支持策略的实施更为必要;学校内外部支持策略在资源投入与过程控制之间发挥着“链式”作用。这种“链式”效应的激发来自先行环节对后行环节产生刺激诱发作用,具有连绵突发性的特点。路径分析发现,生涯教育资源对校内外的支持策略有显著正向作用效应,且对外部支持策略的影响程度更高。内外部支持策略都会不同程度地显著正向影响实践过程控制,内部支持对学生自我认知评价更有效,而对学生社会职业规划指导和生涯设计能力培养的影响较为薄弱;外部支持对学生社会职业规划指导更有效,对学生生涯设计能力培养的影响较为薄弱。这进一步表明,在执行层面,支持策略发挥着承前启后的效果,资源投入在实施层面发挥引导性作用。同时,这一链式反应进一步影响过程控制、监测环节,且内外部支持的差异化影响机制也被进一步阐明。

最后,加强过程控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生涯教育的实践过程控制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实践过程控制的四个要素对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均有较高程度的提升,对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学校针对学生自我认知评价、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社会职业规划指导、生涯设计能力培养四个方面的培养方案设计是较为合理的,有助于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自我觉醒、社会实践、工作准备之间建立积极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职业认知能力、学科选择决策能力都是有效且均衡的。与此同时,结果也揭示了学校亟需关注生涯教育过程控制中的短板,即社会职业规划指导和生涯设计能力培养,而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则需要同时强化校内外生涯教育支持策略。

六、启示与建议

高中生涯教育支持系统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多因素耦合且复杂非线性的整体,与新高考改革、学生发展彼此交织,对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发挥导向、诊断和优化的作用[18]。基于PDCA模式构建的生涯教育支持体系以质量标准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过程控制为保证,以持续改进为抓手。通过PDCA循环理论构建生涯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对上海市8所高中进行调查和实证检验,从资源投入、实施策略、执行监测、评估反馈的整体过程来看,PDCA循环理论为分析高中生涯教育系统效率、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体来说,生涯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实施的内外部策略、过程的动态控制及评估结果的反馈改进分别保证了学校生涯教育系统每一环节的质量和效益,而四个环节又通过彼此内在一致的关联使各阶段紧密衔接在一起,这是一个持续循环、一环扣一环、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实证检验,一方面,本文验证了PDCA循环理论构建的生涯教育支持体系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且能够佐以调查数据进行科学高效评价,为衡量学校资源投入效益提供了理论框架;另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对生涯教育质量的评价从终结性评价转化为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为开展、实施、评估和改进学校生涯教育工作提供过程管理和督导。为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高高中生涯教育资源系统配置效率,基于调研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资源投入层面,重视系统规划和宏观设计,完善生涯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质量形成于生产过程”。生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嵌入在学校组织、人力、财力等多重空间中,因此要在学校组织、教师、经费上给予资源保障。具体而言,首先,要重视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组织机构变革,如组建生涯教育领导小组,及时调整教务处等学生管理部门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职能规划等结构体系,促进生涯教育任务分解、分工协作。其次,学校组织的松散结合性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较大的独立自主权,这就要求教师提高生涯指导技能[19],在把握个体特征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高中学科进行科学选择、对大学专业深入了解和对未来职业个性规划,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最后,可设立新高考改革专项经费,经费结构中划拨生涯教育专项支出,并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以组织高效、师资专业、经费充足为保障实现生涯教育的高质量标准,将学校生涯教育支持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顶层设计紧密结合,提高对生涯教育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的统筹能力,使生涯教育支持系统质量保障体系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组织使命、学生培养目标融合共生。

2.执行策略层面,凝成校内外综合治理合力,加快打造完整生涯教育支持系统链

生涯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多主体共同涉入交织的事业,需要各主体跨越物理边界、贯通校内外生涯教育资源。一方面,在校内生涯教育支持上,要将生涯课程、教师队伍、专题讲座、课外社团等融入学校整体课程谱系中,将生涯教育思维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并渗透到基础型、研究型、拓展型课程中;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外部生涯教育支持策略在生涯教育支持系统中的承前启后作用,以期通过家庭、社会、企业、高校多主体共育形成生涯教育合力,帮助学校聚合资源,以增进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精准认知,提高学生的个人生涯规划能力、多重信息处理能力、自我认知思维能力。由此,才能锻造生涯链韧度,增加生涯链厚度,提高生涯链高度,从而形成学校链式系统,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

3.过程控制层面,处理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完善生涯教育质量动态监测

过程控制是学校对于自身发展情况的成效衡量和纠偏过程,有助于学校通过生涯教育实施过程的自我诊断达到改进提升的效果。进言之,全面控制需要强化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从关心结果走向关心过程,把生涯教育质量监控作为提高育人质量的助推器、加速器。与此同时,重点控制需要进一步关注家校合作、生涯伴随系统、生涯课程、导师制、学科浸润等核心领域的质量监测,补足社会职业规划指导和生涯设计能力培养的短板,把握重点评估和关键控制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学校对生涯教育发展情况的监测能力。

4.结果评估层面,建立生涯教育支持系统内部的协同保障体系,促进支持系统持续改进

首先,生涯系统的自组织性使得学校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愈发复杂,学校中的行政组织各自承担着不同责任,在改进环节要进一步甄别、分析和归纳所获取的学生评价经验,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生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循环与闭环。其次,在生涯教育活动中对计划、实施、总结的过程性要素评价不能替代对整体系统的评价,这要求对生涯教育的系统管理要重视不可还原性和集成协同,避免采取先“拆解”后“加减”的简单线性思维模式[20],在评价过程中发挥以评价促管理的精神。最后,生涯教育具有广泛的时空纵深,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生涯教育的理念,并结合PDCA循环理论思维搭建闭合的生涯教育指导支持系统,构建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系统多元的生涯教育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提高学校生涯教育支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资源转化能力和资源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职业规划生涯
我的教书生涯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