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数学开展积极教学法的困境及突破

2021-03-11 08:47姚文龙党万霞
学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教困境数学

姚文龙 党万霞

摘 要:积极教学法在当前备受推崇,将其应用到职教数学课堂教学中,彻底扭转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立足于积极教学法的特点,对职教数学课堂中开展积极教学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教学法;职教;数学;困境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模式不同,积极教学法属于一种特设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程度等,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头脑风暴、项目教学、角色扮演等,逐渐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使其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实现自身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可以说,在积极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主要途径,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积极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师生关系也随之调整,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人,教师则从原本的“主导者”逐渐转为“引导者”“辅助者”,最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一、职教数学开展积极教学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比较低

积极教学法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主动建构中。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非常低,严重制约了积极教学法的推广。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职校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差。就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群体来说,基本上都是中考、高考落榜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就面临着较大的困难。结合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80%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其次,职校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数学学习的时候,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最后,中职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的时候,缺乏明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等,严重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积极教学法的开展。

(二)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目前,教师在开展职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束缚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下,致使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进行知识灌输,并未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积极教学的开展。同时,教师在传统职校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单一地追求学习“成绩”和“分数”等表面现象。另外,在职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数学学科特点以及职校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产生厌烦的情绪。但是,当前职校教师在开展积极教学的时候,并未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这些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弊端,严重制约了积极教学法的开展。

(三)数学教学内容不切实际

在职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施积极教学的时候,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现行教材的制约。具体来说,职校数学教材的难度相对比较大,与数学成绩差、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不相符,由于教材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制约了积极教学法的开展。另外,基于职校的特色,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注重数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但是在现行的职校数学教材中,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了完全隔离的现象。如此一来,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低下,阻碍了积极教学法的开展[1]。

二、职教数学开展积极教学法的困境突破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职教数学课堂教學模式下,教师大多以“传授、灌输”等方式作为主要形式,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要想真正践行积极教学法,不断提升积极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对新课程标准、积极教学法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读,精准把握其内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数学教学内容、职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手段。如此一来,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氛围也日益活跃,可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践行积极教学法,教师还应对以往的“知识本位”“成绩本位”的理念进行转变,确定“能力本位”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2]。

(二)优化教学内容,奠定积极教学法开展的基础

数学教学内容科学与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影响了积极教学法开展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积极教学法的开展,必须要对当前职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一方面,立足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融入大量的生活元素,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元素中,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这主要是因为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不仅来源于生活,最终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寻求与其相关的生活素材,将两者有机融合到一起,真正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积极教学法的展开,教师还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在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下,将数学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整合,确保数学教学内容具有专业特色,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具体来说,针对平面设计专业、动漫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将函数的对称性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将函数、直线、圆等部分内容进行整合;针对机电一体化、数控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将向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椭圆等部分的内容进行整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三)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积极教学法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走出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在考虑职校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认知规律,灵活运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职校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1)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融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如此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2)问题教学法:为了更好地践行积极教学法,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区”相关的问题,将其抛给学生,使得学生围绕问题,通过思考、交流等途径,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中。(3)合作探究教学:这是积极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方式,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在讨论和交流中实现思维碰撞,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优化积极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充分利用PPT、微课、录播教室、远程教育等,使得学生在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手段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最终激活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践行积极性教学法,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借助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四)营造与积极学习法相适应的课堂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升积极教学法应用的效果,教师还必须要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首先,强化赏识教育思想,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作为积极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应充分结合赏识教育的内涵,调整自身的教学心态,在教学中努力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的成长给予赞许。只有做到这一点,职校数学课堂的氛围才会被激活,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其次,强化师生联系,消除学生内心畏惧感。在积极教学模式下,基于职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心理负担,教师应加强师生联系,定期与学生聊天,在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陌生感、距离感,最终促使學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最后,在营造适合积极教学法课堂氛围的时候,教师还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丰富,使其更加具有吸引力,最终借助愉悦风趣的教学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彰显出显著的应用价值。但是在职校数学课堂教学落实的时候,受到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制约,致使积极教学法开展效果不佳,根本无法提高职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营造与积极学习法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强化教学反思等,不断提升积极教学法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述燕.积极教学法与职教理念相融的可行性分析及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7):223.

[2]马小康.积极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2019(32):262.

[3]尚惠凡.中职数学"心理暗示"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5):278.

[4]尚秋莲.职业高中数学积极教学法思考[C]//2018年4月教育向导学术研讨会.2018.

猜你喜欢
职教困境数学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