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文人画看艺术雅俗观

2021-03-13 14:23李蔚东耿涛
艺术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传统艺术文人画

李蔚东 耿涛

摘要:自古以来,雅与俗始终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评判标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评判画作、文章或是书法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雅、俗之争既是文人墨客、统治阶层的一种审美态度,又是一种思维习惯。两者对立统一,同时也会受到不同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两者关系复杂多变。文章由语言文化中的雅俗之争引入,探求中国古代文人画雅俗观的历史演变轨迹,试图厘清雅与俗从存在之初到后世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文人画;历史轨迹;雅俗观念;儒学思想;语言文化;传统艺术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3

1 文人士大夫划分雅俗

从古至今,雅与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作品的阶级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标准不仅仅是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体现,也是当时人们生活、学习方式的表现,它同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说文人士大夫之间聊以娱乐、无关百姓生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雅,那么以画谋生或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吹拉弹唱的艺术形式则是文人士大夫眼中的俗[1]。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一切对艺术的追求越是接近阳春白雪,越是雅的,而任何越是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则越是俗的,这样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级中广泛传播。

2 语言文字中的雅俗之较

谈及雅与俗,不得不谈到的问题是两者在千百年的语言文化中的规范与应用。事实上,语言的规范并非今天这种在现代社会中被人们关注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纵观整个世界,中国是最早进行语言规范工作的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时期,一些思想家就对名实关系进行了区分,从本质上来说,名实关系就是对人们语言行为的一种规范。在中国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保障社会的和谐安宁,都会制定一些语言规范政策,通过这些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这些政策主要着力于对文字和发音的规范。

2.1 语言文字何来雅俗

一般来说,黄帝派史官仓颉“作书”是有记载以来华夏文明最早的统一书写规范的举措。郑玄曾在《周礼·春官·外史》的注解中提出:“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当时郑玄认为“正名”就是“正字”的意思。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字统一方面的认识。且早在周朝时期,太史籀所就编写了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儿童认字读本——《史籀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的语言规范和文字书写规范的行为政策——“书同文”,是华夏民族有史以来经由正史记载,且最早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语言规范运动[2]。至此之后,史书对历朝历代的文字、语言的规范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语言文化中的阶级对立初步形成。官方通行的文字、语言被称为正文、官话,登上权力阶级的舞台,权力阶级的文化就是雅的。而民间使用的文字、腔调则被称为方言,不得进入正史,或许还会遭受朝廷鄙视,这对文字语言的雅俗进行了初步划分。

2.2 字体中雅俗的探讨

然而时代更迭,朝代更替是在所难免的。一朝一语一字体总归不能经久不衰,因此分别代表正体与俗体的雅俗之争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通常而言,官方规定的文体被称为正体,民间使用的与正体有差异的文体被称为俗体。我们可以分析曾经作为俗体存在的隶书,它取代了小篆,成为官方通用的正体,而后作为俗体的楷书与隶书的地位又发生了交换,楷书成为官方规定通用的字體,这些都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俗体与正体地位的变化。楷书与隶书的更替是遵循历史大势,由封建统治者主动推进的,除了这种大的趋势之外,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非正体的字形被吸收到正体当中去。

最典型同时也最容易考证的便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字改革运动。新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典型的正体字形与非正体字形之间的交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1964年公布了《简化字总表》,该表共收录2 236个简化字。在这之中,由繁体字演化且进行了简化的共计264个;而表中有相当一部分被简化或者规范后的汉字是存在很久的俗字。

在文字中,雅与俗的概念只是相对存在。什么叫作雅,什么又叫作俗?两者的概念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改变。原本初定的雅的正体,因为不能经受时间与实践的考验逐渐被淘汰,而本身属于俗文化的字体,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逐渐向雅发展,最终雅俗互相交替以满足社会的使用需求。

3 中国古代文人画艺术中的雅与俗

如果说字体、读音的规范是当权者加强统一、强化统治的手段,那么中国绘画艺术的雅俗之争就不能单单从政治的角度来思考了。在我国古代,有几个时期对艺术的雅俗之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是诸子百家时期孔子提出雅的概念,其次到隋唐画论品评标准的成熟,最后是明清时期雅俗分离的高潮。

3.1 雅俗概念的发展

3.1.1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在早期的画论中,文人画与院体画尚未有明确的界限,但早在汉代的时候,宫廷画家与文人画家已是泾渭分明。著名学者王伯敏先生将汉代画家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是尚方画工,主要是宫廷画家;第二层是与之相对应的民间画工,在各州、县的厅堂或大户人家的墓室或是其他场所大多能够见到他们的作品;第三层是文人画家,虽然汉代的文人画家不多,但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如史书记载的张衡、蔡邕等,均是优秀的文人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文人画与院体画像两条沿着历史长河不断延伸的平行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尚方画工和民间画工对画作的影响不同,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现象,不同时代绘画思想中的雅俗观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3.1.2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审美风俗可谓一统天下。宋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大多为皇家画师——宋朝皇室以考试的形式招募才能出众的画师。因此,院体画成为当时的主流审美风格,而在画院以外,文人画的思想初露峥嵘。在社会上,文人、士大夫的思想逐渐成为审美的主流,对画作的审美标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评价标准脱胎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思想。至此,文人画的评价标准分为天工、逸情与诗情画意三个维度。到了元朝,文人画在宋朝的基础上发展得更为成熟,同时也具有更加鲜明、突出的特点。

北宋时期的刘道醇是著名的绘画品评大家,其在作品《宋朝名画评》中提出了绘画六要和绘画六长。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米芾则从鉴别收藏的角度出发对名画鉴赏、辨别真伪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著有《画史》一书。由于米芾十分擅长画作鉴赏,他写的《画史》被历朝历代的画作鉴赏家置于很高的地位[3]。到了元朝,汤尾写了一部与米芾的《画史》同类型的著作《画鉴》。与《画史》相比,汤尾撰写的《画鉴》在内容方面更加具有条理性,并且对画作的评价也更加公正、公平。

3.1.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文人画与院体画、民间画之间的桎梏被打破,三者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个时期的画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明清时期的画论种类繁多,多达五六百种,且这些画论到今天仍有迹可循。明清时期可谓我国画论著述的巅峰时代。明清时期的历史方位极其独特,是中国封建时期的尾声,经过漫长时间的艺术积累,明清时期的画论特点是其他朝代难以具备的,具体表现为保守与创新的交替变化。明清时期的画论工作者不仅整理了历朝历代的画论相关成果,并且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画论进行了总结和发展,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董其昌。但是,还有一部分画论工作者的意见与主流观点不同,他们坚决抵制因袭传统画论,强调创见,这一部分的代表人物就是“扬州八怪”,他们的艺术思想就当时来说极富创见,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画坛开辟了新的领域。

而这个时期画坛的雅俗观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的冲击,出现了巨大的分歧[4]。一方面,前者强调整理前代画论,并通过“南北宗”论,文人画与院体画真正成了两极,以文人画为雅、院体画为俗的雅俗观成为当时的主流观念,这种现象被称为倡南贬北。在当时的画坛巨擘眼中,文人画是遗世独立、一尘不染的,绘画的雅俗之争在这个时代变成一种绝对对立的状态。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时代的长河中纵酒高歌,绘画理念新潮且深刻,他们所创造的画论使当时人们的雅俗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时整个文艺领域充斥着一股经世致用的风气,他们的势力逐渐变强,终于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孕育出符合历史时代潮流的文艺作品的鉴赏标准——雅俗共赏。

3.2 传统绘画艺术中雅与俗的界限

在传统的绘画思想中,评判雅与俗的标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并未明确,关于雅与俗的评价标准实际上是在雅与俗之间相对而言的,其中较好的一等就是雅,而较为弱的一等则为俗。虽然很多画论并没有直接点名孰优孰劣,但其等级高低显而易见。

譬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将画作明确分为五品,分别是“神”“自然”“妙”“谨细”“精”。张彦远将画作五品的顺序又进行了细分,他认为:“所谓自然者,为上品之上。所谓神者,为上品之中。所谓妙者,为上品之下。所谓精,为产品以上。对于中间产品,要小心和精细。我现在立五法,装六法,看透奇妙。”若在张彦远所列五品中再按雅俗分品的话,大致又可将自然、神、妙划为上品,这里的上品就是他所说的雅品,而相对而言的俗品,则是其中的精、细两品。不过,我们依据现实情况分析,就像张彦远所说的,“在此期间,可以有数百种解释等”,也就是说,雅与俗之间还应当有数百个大小不一的层次。由此可得,其五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雅俗,与前者比为俗,但与后者比又可称作雅[5]。如果就其中某一个品第而言,比如“妙”,又可以更加精细地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雅俗等级。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雅与所谓的俗不过是相较而言的。同样,在五者之间又有其他因素将其串联,那么如果在同为“妙”的品级中出现了两者,又要将“妙”划分出更多的不同的雅俗等级才能再作评定。所以,任何艺术品的雅与任何艺术品的俗不过都是相较于其他对象而言的,不存在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够一直是雅的,也不存在任何一件艺术品是一直俗的。

4 雅俗之争的必然归宿

从文人画到宫廷画再到民间画,不論是绘画本身的技法、作者寄托的情感还是作者所处的阶层,无论诞生之初是如何的对立,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三者最终都走上了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道路。

何为雅、何为俗是每个时代都在探讨的问题,有些人认为雅是所有人应当去追求的艺术,是可以流芳百世的艺术,而世俗之物则只能永远存在于市井之中,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艺术[6]。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正如文章开篇所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从字体、读音的演变中能够发现很多所谓的“高雅之词”因过于偏离生活而被淘汰,更多的民间流传之语却被收入标准,这就是一种融合与借鉴。

由此可见,高雅的艺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也是需要向市井艺术学习的,而所谓俗的艺术也是要与高雅艺术融合的。高雅的艺术不一定就是优秀的,俗的艺术也不一定就是普通的,唯有与当前时代发展方向相契合的艺术才是真正优秀的艺术。艺术若是太过雅致,那么接受它的人就寥寥无几,最后会无人问津,以致得不到传承;同时,艺术如果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那么久而久之也必定会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唾弃以及时代的抛弃。雅的艺术离不开俗的艺术,俗的艺术也不能离开雅的艺术,雅与俗相辅相成、兼收并蓄才是雅俗之争的必然归宿。唯有雅俗共赏、雅俗兼容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5 结语

从语言文字的雅俗之争到艺术绘画的雅俗之争,雅与俗所谓的界限大抵是统治阶级维持自身统治的一种态度与习惯。从语言文字来看,官方与民间所用之正体与俗体随朝代更迭不断变化。同样,在中国古代文人画发展过程中,宫廷御用成了雅所追求的代名词。因此,雅与俗的辩论终究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愿与爱好。今天,广大人民群众才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主人,文化、艺术只有多样发展、多元融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雅俗界限渐趋模糊,雅俗互鉴日益增多,要想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就不能只认同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才是最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蒋逸.中国绘画的雅俗问题略论[J].艺术百家,2010,26(S2):226-227,218.

[2] 纪凌云.雅化还是俗化:语言规范过程中的矛盾与平衡[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1):135-139.

[3] 钱建状.宋代文人与墨[J].文学遗产,2020(2):17-28.

[4] 窦雯华.风尚转换:扬州画派思想中的雅俗观[J].美术教育研究,2020(4):21-22.

[5] 李韬.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6] 肖成,戴扬.关于艺术雅俗的闲话(文艺评论)[J].四川统一战线,1994(9):32.

作者简介:李蔚东(1995—),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耿涛(1979—),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建筑与景观设计。

3142500338262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传统艺术文人画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