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服饰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2021-03-15 06:29
大众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礼服纹样彝族

陈 娟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000)

一、彝族服饰的特征及文化内涵

彝族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支系最多的一个民族。彝族是服饰文化积存最为丰厚的民族。仅就其服装款式,就能分为:大小凉山、滇西、滇中、滇南、滇东北、滇西北六大类型。每一类型中又都不下几十种款式,每种款式都有它的特色。在历史的长河中,彝族服饰不仅仅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同时包囊了彝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风情以及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彝族服饰绚烂多彩,不仅有着丰富的款式、独特的结构,同时蕴含着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彝族服饰犹如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能展现出彝族特有的文化、审美、宗教等。彝族服饰在经过历时演变、迁徙、融合等之后,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特色。

1.色彩特征:彝族本就是尚黑的民族,从东爨乌蛮的历史称谓,到诺糯苏尼苏等自我认定( 诺糯尼等意即为黑) ,都与黑脱不了关系。服饰中以黑色、红色为主,红色代表血液、代表热情、代表火红的马缨花的色彩,“马缨花”作为彝族的“花神”,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寓意。传说彝族的祖先在发洪水的时候依靠马樱木才得以逃生,彝族的后代才能够延续下来,因此彝族服饰中大量出现马缨花的图案。象征生命的延续,表达“希望”与“吉祥”的情感。色彩以“黑”“红”为主,基础用色为“黑”“红”“黄”,三种颜色搭配,鲜明且具有标志性的,体现民族的典型特色。在彝族妇女的传统审美引导下,在服饰的整体造型中常常搭配“白、绿、蓝”,将服装色彩呈现的主次分明,协调统一。

2.款式特征:彝族服装款式主要类别有滇中型(以楚雄地区为代表)、滇南型(以红河地区为代表)、大小凉山型。滇中型服饰的主要特征为女式为上下分体服装式样,上身为短上衣,偏襟造型,下身穿着长裤,腰间系围腰,头戴包帕、鸡冠帽。头饰、围腰、衣边、裤脚口、袖口、门襟领口等部位进行刺绣装饰,有时也会加入流苏的装饰元素。滇南型服饰的主要特征为上下连身大衫,色彩以黑色、青蓝色为主,外面穿着坎肩,在袖口、领口、门襟、衣摆部位装饰刺绣纹样。头戴巾帽,下着长裤。凉山型服饰男女都是大襟衣,老幼服饰为披毡。

3.纹样特征:彝族服饰中的装饰纹样主要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图腾纹样、生活纹样等。植物纹样选材主要来自自然界的植物中,在最原始的审美下,彝族妇女会将自然界中见到的、在朴素审美的影响下变化归纳的植物的形态,变换成纹样装饰在服装中。植物纹样主要有牛眼纹、鸡冠纹、蕨纹、茄子纹、苏麻纹、菜籽纹、瓜子纹、蒜纹、羊角纹,动物纹样主要有“龙”纹、孔雀纹。太阳不仅给人类带来光和热,同时彝族人认为太阳具有驱魔、消灾的功能,这又给太阳纹带来了图腾崇拜的意味,太阳纹的运用也广泛出现在服装的装饰中。如此种种,充分展示出彝族人民的文化信仰和对图腾符号的崇拜。生活纹样来自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日月星空,生活、纺织等过程中的劳作工具。如窗格纹、铁环纹、栅栏纹、渔网纹、经纬线纹等。

这些纹样的出现皆来自彝族妇女传统的审美以及对大自然、生活、宗教信仰的感悟和理解,透过民族服饰纹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彝族的文化、宗教。

4.工艺特征:彝族服饰中主要采用的工艺手法有刺绣、挑花、贴布绣等,彝族刺绣的突出特征是绣工精湛、针法细腻、色彩渐变自然。有时为了突出某个部位,常常使用多种针法和工艺手法来表现,达到“有简有繁”“重点突出”的效果。彝族刺绣色彩有鲜明、丰富和华丽等特点,纹样具有明确的吉祥象征含义,常见的纹样有马樱花、鸡冠纹和以几何图形构成的山水、日月和动物等。彝族刺绣中的马樱花纹样具有写实明了、用色鲜艳等特点,而鸡冠纹寓意着家庭兴旺、和谐美满,这些体现了彝族刺绣“纹必有寓意,且寓意吉祥”的美学价值。

二、彝族服饰元素在礼服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中国是生产大国,服装的设计引导主要来自一线品牌和国外一些设计理念的输入,将民族元素进行设计运用一直是国内服装设计师努力的方向,设计的本质是创新,中国的传统元素和民族元素如此丰富多彩,将民族元素与时尚结合运用,创新出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服装样式是众多服装设计师努力的梦想,将带有中国元素的时尚服装走向国际舞台是国内大多数服装设计师的终极目标。在应用尝试中饭不可机械照搬或随意变形,而应尊重历史文化,尊重民族风俗和信仰,做真正有内涵的设计,

以下是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的设计创新尝试。

1.结合彝族文化,进行色彩设计

色彩是服装设计的第一要素,色彩是人类感觉在最远处就可以观察到的,能把握服装整体效果的直观要素。彝族服装色彩艳丽,饱和度高,结合现代实穿礼服色彩设计中用色,降低色彩的饱和度,色彩相对柔和一些,因此本系列礼服设计色彩的主色调沿用彝族传统的黑、红、蓝经典用色,红色的纯度降低,与蓝色进行叠加串色,形成较强的层次感。(如图1)红色和黑色都在传统的“黑、红”基础上加入灰色,是纯度和明度降低,色彩走向灰红、灰蓝效果。经过多次实践后得出新的设计色彩。

图1 服装效果图

2.理解纹样寓意,进行内涵投射

系列服装的设计中,运用彝族花边和彝族刺绣纹样进行设计应用,花边主要装饰在裙摆、领口、腰部,将原本彝族围腰进行简化设计,腰部装饰进行简化,借鉴时装日常腰带的宽度,将花边的造型与礼服的长度比例进行协调处理,形成一紧一松的设计效果。彝族的马缨花纹样、虎纹样、火焰纹等具有典型的文化代表,设计应用中应尊重纹样原初的设计内涵,传达民族特色,体现民族风貌,而不是随意的变化变形。本系列服装设计时将图案处理成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装饰运用。民族服饰与现代结合运用,服装结构不是机械照搬,机械照抄,而是结构分解;服饰纹样不是直接运用,更不是任意变形,而是做有内涵的变化,做有内涵的传承。

系列礼服采用局部夸张的设计手法,运用彝族纹样和褶皱元素进行综合设计。整个设计运用局部夸张的手法,褶皱的层叠形成极强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带给礼服一种动态美感。袖子和领子的局部夸张和腰部的收腰造型形成紧与松的对比。结合近两年礼服和袖子的流行趋势,将泡泡袖和羊腿袖的造型进行综合变形设计,结合欧根纱自身的柔软又易塑形的特点,将袖子的造型处理的紧凑又不失美感。(如图2-图5)礼服下摆采用前短后长的设计,不失俏皮可爱又有一定的隆重感。纱的层叠堆放以及色彩的混色运用,整套礼服层次感、韵律感就凸显出来了。

图2 成衣作品1 细节

图3 成衣作品2 全景

图4 成衣作品1 全景

图5 成衣作品2 细节

三、结语

彝族服饰是少数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将彝族服饰纹样及工艺与现代礼服设计相结合,是“民族”与“时尚”的融合,为民族服饰走向世界舞台提供更多的创新案例实践价值。将民族元素通过视觉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无疑是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传承的重要手段。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生活、审美、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的全面体现,彝族服饰的色彩、材质、刺绣工艺、结构特征都应该被提取,解构,应用,而应用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其与现代生活、服饰等紧密结合,创新运用,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话题,文化遗产的资源将通过此种办法得以延续和保存。

猜你喜欢
礼服纹样彝族
麦坚作品
动物身穿白礼服
唐代官袍兽纹纹样的美学意蕴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以“礼”服人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树叶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