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学科体验落实素养培育

2021-03-15 07:08刘秀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刘秀华

[摘   要]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丰富学生学科体验的基本路径,即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思考辨析,丰富理性体验;注重实践,丰富社会体验。

[关键词]学科体验;核心素养;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7-0049-02

体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来看,体验主要可以分为情感体验、理性体验和社会体验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为,只有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体验才能促进学科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思维品格和学科素养,才能真正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笔者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阐述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丰富学生学科体验的基本路径,期望能对广大教育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一、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课教学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知、情、意、行诸要素综合变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离不开教学情境的精心创设。对于情境创设,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一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要素。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很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要素,如爱国主义、诚实信用、文化自信、道路认同等。教师要结合情感主题创设情境,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二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通过讲故事、析漫画、评时事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收获真切体验。

如《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节选:

师: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活的灵魂”。在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多媒体播放视频: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中一路冲锋,一路奋斗,最终夺得金牌。

师:颁奖仪式上国歌嘹亮,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份光荣属于中国女排,也属于所有的炎黄子孙。请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够披荆斩棘,最终夺冠。

生1:中国女排技术超群。

生2:郎平教练的指导。

生3: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

师:尽管中国女排夺冠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她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无疑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中国女排有哪些精神让你感动。

生1:顽强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小组赛中,中国女排表现不理想,不被看好,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们的斗志。

生2: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比赛中,中国女排的队员们常常会拥抱在一起,击掌鼓励,这说明了团队精神的无穷力量。

生3:爱国的精神。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一路过关斩将,是因为她们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为国争光是她们努力的源动力。

师:中国女排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诗句,致敬在赛场上勇于拼搏的中国女排!

多媒体展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刻骨铭心,女排精神其实从未远离我们……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围绕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学生在情境中实现情感升华,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学中,教师围绕“中国女排里约奥约会夺冠”这一热点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充分感受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并把女排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顽强、自信和坚韧。在拨动学生情感、触动学生心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句,把学生的情感推上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情感并非是通过教师的单纯说教而产生的,而是在生动情境中“有感而发”的,这种情感更真实,也更浓烈,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思考辨析,丰富理性体验

學科体验不仅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基于对学科知识深度分析和逻辑思考的理性体验。教师可将辨析式学习方法引入政治课堂,打造辨析式政治课堂,丰富学生的理性体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打造辨析式政治课堂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一是善于从教学内容中提炼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是打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辨析之中,并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从而切身体验到政治课堂的思辨性。

如《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节选:

师: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和价值是不是完全相等的呢?

生1:我认为商品价格是价值的外在体现,它们总体上是相等的。

生2: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完全相等是偶然的,因为尽管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还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3:价格变动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它的价格就可能高于价值,此时处于卖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它的价格就可能低于价值,此时处于买方市场。

生4:那商品价格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生5:尽管商品价格时升时降,但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就是以商品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师:通过上面的辨析不难发现,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常常不是完全相等的,而是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治课堂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与辨析反思中体验政治学科的理性光辉。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思辨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和探究,在思辨中逐层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索未知的乐趣,进而锻炼他们的辩证思维,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三、注重实践,丰富社会体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尽管从知识体系上看,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是,该课程设立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社会现象。从这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凸显了把社会实践引入政治教学的意义。开展社会实践,把丰富的生活素材作为教育的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机整合。

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本校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当代高中生消费观念的第一手资料,还提高了合作与交往能力,获得了别具特色的社会实践体验。又如在教学《价值规律》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农贸市场进行调研,使学生了解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并结合课本知识对这些农产品的价格进行分析。通过调研,学生发现一些时令农产品的价格往往偏低,而一些非时令农产品的价格往往偏高。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时令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足,所以价格会低一些;而非时令农产品有的是大棚种植出来的,有的是长途运输过来的,成本较高(价值较大),再加上供不应求,因此价格要偏高些。

把学科内容以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既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实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径。政治教师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以实现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完善高中政治课程体系。

丰富学生政治学科体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学生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做丰富学生学科体验的“拓荒者”和“推动者”,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理性体验和实践体验着手,注重价值引领,把握教育时机,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