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在桌游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2021-03-16 12:48范梦琳张祖耀
大众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桌游道教神仙

范梦琳 张祖耀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 310000)

发源于德国的“桌游”又称为“桌面游戏”,以纸质或者其他模型为游戏载体,玩家们需要面对面展开游戏,注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及国内的桌游,有相当比例的玩家的反应首当其冲便是《三国杀》,该桌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很好地运用了传统文化并将其与游戏设计相结合,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底蕴,又开发了新的价值,促使人们更愿意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然而除《三国杀》外,富有我国特色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桌游却少之又少。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通过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基于此需要不断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而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卡牌桌游设计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喜好、富有自身特色的桌游不乏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而道教作为本土宗教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宝贵遗产,在桌游产品的开发中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道教文化桌游设计题材

脱胎于道家文化且作为我国本土的宗教的道教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能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貌。从古至今,道教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中华民族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作为自身的渊源 并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武器,至今仍凸显着强盛的生命力。道教文化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庞杂而多端,可谓包罗万象,主要由道教伦理、文艺、哲学等组成。现今,道教文化活跃于诸多领域,例如影视作品、文学、戏剧等等,同时也被逐渐运用到了设计领域。传统文化与游戏设计的结合多运用于手游、端游之中,在桌游中也有涉及,然而鲜有将道教文化运用于桌游的设计,因此将道教文化与桌游设计的结合存在着广阔的设计和发展空间。卡牌桌游通常由游戏背景、游戏角色、游戏机制、附加元素等几大部分组成。道教文化中的各具特色的经典神仙人物、神仙法器、神话故事等为我们的桌游设计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可作为我们的设计题材去不断挖掘。

(一)道教神仙

道教神仙文化具有传统民俗的特征,可将其作为民俗神话故事中一个分支。神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体现,在其神仙谱系中有上千位神仙,数量惊人且庞杂多端,主要来源于原始崇拜中的神鬼信仰、战国以来的神仙信仰与神话传说,先秦哲学中的神仙思想和谶纬神学。最初道教神仙形象塑造的目的是给普通民众带来精神寄托与心灵慰藉。先人们希望通过这些直观的美学形式,以道教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许多道教神仙在我们的生活中依旧耳熟能详,例如《山海经》中的女娲、夸父、后羿、共工、相柳、精卫、西王母等。道教神仙流传至今,其图形已具有图像化、象征化、精神化等特征。道教神仙的体系繁杂以及数量之多为我们的桌游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道教神仙元素运用到桌游设计中,可从游戏的视觉元素设计及游戏角色设计两大部分出发,选取经典的人物角色原型,分析其体态特征及性格特征等,并加以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根据游戏角色设计的需要进行视觉重塑,赋予角色原型以符合当代受众审美需求且具有道教文化特色的游戏角色。

(二)道教神话故事

娱乐属性是游戏的基本属性,大量中式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常常远离我们的现实世界,修仙降魔的故事题材占据了半壁江山,许多游戏都将道教故事作为设计灵感来源。道教中的神仙数不胜数,还有大量既是对远古神话的继承也是对民间神话的吸收的神仙故事,这些神仙故事包罗万象并随着历史的推移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这些大量的经典神话故事通俗易懂且耐人寻味,可将其作为桌游背景及游戏机制设计的来源。例如游戏《妖怪正传》便将一些典籍中的故事巧妙带入了游戏,亦如《庄子》。在《庄子·秋水》中,曾记载了一则有关河伯的故事。相传黄河水神河伯曾经固执地认为黄河水面宽广,世间没有比黄河更大的水域了,直到河伯见到了北海,才感叹自己是多么无知。这就是成语“望洋兴叹”的由来,同时也是《妖怪正传》中河伯的出处。

(三)道教哲学思想

道教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理论依据并且以“道”为最高信仰,其哲学思想主要来自道家哲学,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许多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道教提出了 “无为”的观点,强调人应该遵循和探寻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二、基于道教文化的桌游设计方法

(一)显性元素提取

道教文化中丰富的道教故事以及神仙人物等形式各异、种类繁多为桌游开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均为显性元素,设计师可通过文献书籍、影视经典等对其进行充分的整理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文化元素展开设计。从故事层面出发,设计师需要对其分类的基础上对故事内容中的故事主角、民俗场景进行提取转化为文化元素,经过整合可将其作为桌游背景设计的灵感来源。每一个故事的发生都存在着一定的人物主角,因此设计师可在确定道教故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主角人物展开分析,例如人物的体态特征、性格特点,甚至大多数神仙人物还会随身携带法器拥有着自己擅长的功能,这些可用于桌游中的角色设计。根据原型人物的分析来确定桌游中游戏角色的视觉形象以及这个人物所具备的具体技能等等。

(二)哲学元素隐喻

作为设计师,除了提取道教故事及人物呈现的显性元素外,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独特的文化价值及哲学思想,即隐性元素。隐喻主要指由对一事物的感知、洞察而联想、投射到另一事物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例如在济世型的道教故事中通常有仙人现身救世救人,真人以法术咒符斩妖除魔驱鬼等情节,传达着对人世关怀的内涵意义。设计师可以对故事中传递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与提取转而运用到游戏机制的设计之中,让玩家在游戏体验中展开洞察及联想,感受到其哲学意义。总而言之,设计师需要在充分分析道教文化的基础上提取出文化元素并将其创新转化为设计元素运用到桌游的背景、角色等设计之中。

三、道教文化与桌游设计结合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桌游设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许多优秀的道教文化凭借着自身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处于经久不衰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无神论思想不断普及,道教神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日渐式微。因此需要对优秀的道教文化进行挖掘,通过一系列的桌游设计,以视觉设计、游戏机制设计等创新设计方式在桌游设计中融入道教文化元素,不断汲取道教中经典的、优秀的文化等并且实现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让桌游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联系,再度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二)寓教于乐,激发游戏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优秀的道教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物、故事、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智慧等都是我们需要学习与传承的重点。游戏作为一种人类本能的行为,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游戏来获得快乐。将道教文化的元素融入桌游的设计中并以桌游为有形载体,通过游戏规则、游戏角色等加以呈现,使人们在游戏过程中娱乐放松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从游戏中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自身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改善桌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桌游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体制不够完善且常有求大于供的现象,再加上从国外引进原装桌游价格昂贵成本高,从而使得桌游盗版商有机可乘,使得盗版桌游在市场中屡见不鲜。目前市场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且富有特色的桌游少之又少。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桌游产品的开发中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并将其融入桌游设计中,形成富有传统特色的系列桌游,这样有利于改善盗版桌游充斥市场的问题。

四、结语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自身融化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也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独特之处。桌游是时代变化的产物,因人们生活的需求而存在并在年轻人之间风靡,在生活节奏快速的现代生活中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娱乐放松方式。以道教文化为支撑,以桌游作为载体,通过“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的方式传承与推广优秀的道教文化,同时将知识与娱乐相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激发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基于道教文化设计桌游产品一方面为桌游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有利于道教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我国桌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猜你喜欢
桌游道教神仙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自主
神仙鱼
道家道教研究
神仙小虎
桌游吧“关门劫”
与企鹅来一场桌游约会DICE、Rachel做客腾讯桌游社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桌游王 专攻新生代市场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