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六种基本素养的 特色语文活动浅探

2021-03-17 22:07于越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特色活动小學素养

于越

[摘   要]小学语文特色活动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开展以“读、说、写、作、诵、演”六种基本素养为核心的语文特色活动,搭建开放且有活力的语文特色活动体系,对帮助学生在课程视野下理解语文,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學;语文;特色活动;素养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思想的熏陶与感染,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了以培养学生“读、说、写、作、诵、演”六种基本素养为核心的语文特色活动,并构建了独特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视野下理解语文,搭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特色活动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内带课外,四多悦“读”

“读”指的是课外阅读,要以课内带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课外指导学生博览群书;课内上好读书交流分享课,课外师生一起浸润书香;课内以一篇带多篇,率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课外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指导中,要注重课外阅读在内容、方式、方法、评价层次方面的多样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通过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进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以一年级为例,基于“推广儿童阅读,从成人开始,从最影响孩子、最关心孩子的成人开始”的理念,在一年级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学生读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活动前对亲子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家庭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举办“亲子阅读活动”讲座,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目标和原则,向家长提出家庭亲子阅读的计划和安排。三是召开亲子阅读经验交流会,让家长们互相介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良好经验与方法,以便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学校还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数字化图书馆、阅览室、班级流动图书角全天开放,让学生与好书相伴;每学期开展分享读书成果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明星评比等活动。

二、由易到难,分层乐“说”

“说”指的是口语表达,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训练。可在学期初开启科学合理的训练,通过即兴口头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校每个期末的口语验收是极为热闹的语文活动。所有语文教师分成不同小组,深入各个班级对学生进行口语检测。被抽检的学生现场抽签选出口语话题,通过3分钟准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即兴口头作文。评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进行现场点评打分。每学期每个班级都会有接近半数的人会被检测到。口语成绩优秀的班级,也在下一学年开学后为全体师生做汇报展示。通过长期有计划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升。

例如,为了培养二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借助读故事、学故事、绘声绘色讲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在“绘声绘色讲故事”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从辅导、表演、创编,到最后的大赛展示,亲身参与、体验、感悟,在经历中成长。在活动前的指导培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故事的分类、选择和表演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学生的表演直观地展示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技巧。通过班内选拔讲得较好的学生在年级组进行巡回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讲故事训练的兴趣。此外,还可选择适合本班训练的故事汇编成册,增加学生获得集中指导和训练的机会。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故事,并鼓励他们自己创编故事。学期末,学校还会举办“讲故事”大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点亮了学生的心智,引导着学生感悟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又如,六年级开展的演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人文素质的舞台,培养了学生即兴演讲的能力。通过各班组建演讲团,对学生进行演讲培训,开展演讲示范、观摩比赛等,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辩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全方位要求,以赛促“写”

所谓“写”,指的是规范书写。可配合语文统编教材、自编教材,开发写字校本课程。学校配备专职书法教师,建立了多媒体书法工作室,每天安排20分钟练字,同时结合语文教学,坚持书写课堂大笔记,巩固书写基本功。每学期开展全校书写大赛,对每一次家庭作业、相关能力测验都有书写要求。多年来,学校已有大量学生在国家、省、市级书写比赛中荣获大奖,这也增强了学生练字的动力。

四、搭建平台,享受佳“作”

所谓“作”,指的是精彩作文。如果说阅读是吸收和积累,那么写作就是倾吐和绽放。“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坚持读写结合的特色,让学生模仿例子写,用例子中的方法写,改编续编例子写,充分落实语文的语用功能,变换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写作文,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练笔写作文。每周的红领巾广播站,是学生作文的有声发表基地;每天的班级循环日记赏评,是学生分享作文的幸福时光;每年一期的学校作文集,是优秀作文展示的舞台。还有《文学少年》《锦州晚报》等优秀报刊上经常闪现的名字,让学生们的作文写出了规模,写出了名气。

例如,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并从实践中感悟生活,培养主动探究、协同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此,学校组建了文学社,引导学生在文学社活动中学习语文、练习合作、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六年级则在文学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展创编《文学集刊》活动,让学生的作品变成可以珍藏的书,使学生增强了成就感,提高了读书兴趣,激发了创作热情,提高了文学素养,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1]。创编文学集刊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把好稿件质量关。要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欣赏指导,把读书、文学欣赏、练笔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选择真实生动的写作素材。二要把好编辑整理关。每班选出若干名学生担任主编、副主编以及编委。学生可把文章发到编辑的电子邮箱里,再由小编辑们将文章分类,如“校园风铃”“诗海拾贝”“秘密方阵”“我思我想”“岁月如歌”“佳作欣赏”等。三要把好文集成形关。每一篇文章的排版、插图都要征求原作者的意见,在初稿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力争彰显个性,不拘一格。

五、经典润心,分级竞“诵”

所谓“诵”,指的是经典诵读。教师的讲解只能让学生理解,朗读则能让学生感受文字中的人、事、物,感受人物的各种情感,让文字更加生动起来。学校每年开展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活动,人人参与,班班展示,并根据年级设置了不同的诵读内容,如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笠翁对韵》、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大学》及名家名篇,除此之外,各年级还有自选篇目。

如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自主记忆阶段,已能清晰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说出内心感受。在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安排了以下活动。一是天天诵诗文。每天晨读时安排诵读诗文,形式灵活多样,有放录音跟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对读、赛读、吟唱、表演读、打节奏读等。二是处处学诗文。课前2分钟复习背过的诗文,放学路上、回家后随时可以背诗文,同时大力倡导一家人同背诗文,并把优秀视频上传至班级微信群,作为激励。三是时时记诗文。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古诗文诵读集锦的小册子,以便随时诵读,增强记忆。同时,教师采用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古诗新唱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四是年年演诗文。每年的“传承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朗诵大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朗读,倡导家庭成员参与朗读,倡导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促进诵读成为时尚与潮流。

童蒙养正,经典润心。每天早晨,诵读声朗朗悦耳;每学期末的检测,唐诗、宋词和名家名篇、经典古文百花齐放,齐诵、领诵、小组诵、接龙诵花样繁多,班级内人人充分展示、个个倒背如流。日积月累,当学生毕业时,他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诵读国学经典、文化瑰宝的“童子功”。

六、激发活力,自编自“演”

所谓“演”,指的是课本剧表演。随着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增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关注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悲喜,并乐于与其他学生交流阅读感想。于是在四年级重点开展了创编课本剧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间和空间于一体,将课文以戏剧的形式演绎出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感官参与学习,与文本世界亲密接触,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富有灵气,达到了提高认识水平、发展思维能力、陶冶艺术情操的效果。如果说从“读与诵”到“说与作”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提高,那么“演”就是一种飞跃,是厚積薄发。

参考文献

[1]董连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224.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1963501186221

猜你喜欢
特色活动小學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跟踪导练(二)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跟踪导练(二)
难忘的生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儿歌喜乐地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