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路径

2021-03-17 22:07周新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语言艺术体育教学

周新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教学语言不当的问题,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要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语言素养,使学生易于接受并勤于锻炼,提高课堂效益,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艺术;实施路径

2020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时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四位一体”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与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教学语言是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学语言的改善可帮助教师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尤其对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这一效果更为突出。

一、体育教学中易出现的语言问题

1.教学口令错误

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或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对教材钻研不够,教学中经常出现语言错误。笔者观摩了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发现很多体育教师经常出现错误口令或讲解错误。如一次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在学生还处于休息状态时,就下达口令“向后转”,导致学生很迷惑;一些农村体育教师把“跑步走”说成“齐步跑”,将“左转弯走(转体90度)”或者“左后转弯走(转体180度)”说成“左拐弯走”等。如果教师不能掌握规范的口令,很难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动作练习。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正确的动作和语言要领,规范教学。

2.提问低效无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会为了课堂气氛而提问学生,如在教授“挺身式跳远”一课时,教师问学生:“挺身式跳远和蹲踞式跳远空中姿态一样吗?”这明显是低效的无意义提问。再如,开始上课时教师问学生:“体育课对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有帮助呀?”诸如此类的低效或无效提问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3.不规范语言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常常不够专业甚至表达错误。例如,把“消除疲勞”说成“恢复疲劳”,长跑练习时将“加深呼吸”说成“加快呼吸”,“挺胸收腹”说成“收小肚子”,“臀部”说成“屁股”,把“体前屈”说成“弯腰压腿”等,此类不规范的语言导致学生形成错误概念。

4.表扬评价缺乏科学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体育教师会过多地表扬学生,甚至是不切实际地表扬。此外,还有些体育教师的表扬或评价比较单调乏味,常常只会用“棒,真棒”“说的太好了”“做得非常好,好厉害”等较宽泛的语言,这种评价语言在短时间内也许会产生激励作用,但次数多了,学生就会感觉教师是在敷衍自己,从而降低锻炼的热情。因此,体育课堂表扬既要切合实际、找准评价点,也要说出真实、准确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

二、体育语言教学艺术实施路径

1.语言导入宜幽默

教师可运用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调控课堂,提升学生练习的效果。如由于临时调课,一位教师没能提前和学生交流,上课时学生都很紧张,课堂气氛很严肃,这时候如果马上开始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很“闷”,师生配合会很差,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该教师进行了一段幽默的导入语:“孩子们,今天放学回家后,家长问今天给你们上课的老师长得怎么样?你们会不会回答:老师不带眼镜,身材不高,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巴,有耳朵,四肢比较齐全……”,教师的话还没有说完,操场上已经欢笑一片。接着教师又问:“同学们认为这个孩子傻吗?傻在哪里呢?”有学生说,这个孩子说的都是废话。教师顺势导入说:“这个孩子没有认真去观察老师的外貌和特点,闹出了笑话。因此我们在上课中,一定要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认真听老师讲解,才能掌握动作要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2.语言鼓励宜真诚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体育教师应多用鼓励、尊重、信任的语言对学生的进行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练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在讲解示范后进入动作练习时,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点头称赞、微笑鼓励、拍肩暗示、眼神肯定等,这些简单的鼓励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励学生持续进步。如学生在体质测试中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可以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没有考好,下次从头再来”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非常好但体育训练积极性不高,教师可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在于运动”等语言对他们进行鼓励。

3.语言评价宜舒心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对于学生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有重要作用。例如,学生练习动作时注意力分散,教师可采用鼓励性语言进行提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练习动作出现畏难情况时,教师可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对待动作完成干净利落、美观大方的学生,可以说:“做的真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获得教师正面、诚恳的评价必然心情愉悦,从而更加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4.语言批评宜无痕

有技巧的批评对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教授水平四“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时,一名学生由于有篮球基础,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很简单,便称病不练习。对此,笔者没有正面批评他,而是很真诚地关心他,说如果真的不舒服,这节体育课就别上了,去医务室看看。学生害怕笔者真的不让他继续上课,便连忙说:“我没有大事情,停几分钟就好了,不去医务室了。”几分钟后,笔者对他的篮球基础进行了肯定,并邀请他作为助手辅导其他学生。该生非常高兴,整节课表现很积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篮球技能,帮助其他学生提高篮球技术。

三、结语

综上,体育教师应熟练掌握好教学语言,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而高超语言能力需要体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钻研,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投入关心和爱护,对农村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地追求与奉献。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2320501186264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语言艺术体育教学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视听语言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