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021-03-18 09:23张卓霞
高考·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张卓霞

摘 要: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思辨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实际教学问题出发,针对学生思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锻炼,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主动地汲取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文章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为主要探究对象,论述了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客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人的思维和创造。相反地,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作用。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参与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数学课程教学的理解仍旧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阶段,并未深刻地意识到数学课程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只是片面地将分数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数学课程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课程教学的方式仍旧采用单一讲授型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考试重点与解题技巧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数学课程的解题能力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单一的刷题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力以及灵活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固化的数学思维,丧失了主动思考与分析的能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数学思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思维定式的影响

對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应用,学生已经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而这种长期的思维定式也是影响学生思辨能力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思维惰性所产生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题目信息就已经按照以往的解题经验开始罗列知识点,并根据题目中的相关术语以及条件要素,盲目地搜寻以往学习的知识要点与问题的解决办法,生搬硬套地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解题公式,缺乏灵活的思考和应用过程。在这种固有思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也会形成一种思维惰性,不愿意从其他角度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过度依赖教师所讲授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解题学习过程中,不仅会严重降低学生做题的速度,同时也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处于休眠的状态,并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学生对教师教学过度依赖

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习惯性地根据教师的解题思路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没有主动地去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去,这种惰性的学习思维会使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当前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而言,学生并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计划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一味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学习活动,缺乏从自身角度出发的教学规划。与此同时,在日常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一旦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并不是去主动地思考和分析解题思路,第一时间就会去向老师请教解题方法和思路,进而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来说收效甚微,学生并没有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中去。长期发展下去会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不善于主动地分析和思考。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惰性,严重制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途径

(一)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思考,将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应用阶段,教师要积极地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地汲取数学知识并活化数学思辨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而言,不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无法准确掌握知识本质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问题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场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体验,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化学生数学思辨的能力,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集合”这一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实际中的案例作为新课导入的内容,为生活化数学思维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左手的五根手指”“0~100之间所有的奇数”“我国所有的民族”等等。利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案例,让学生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融入“集合”的概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上述问题是否属于“集合”的范围。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最大化激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结合自己的学习认知体验,在主动参与和实践中感受集合这一知识点的内涵,更加准确的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二)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奠定思辨能力培养基础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而无成。”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灵活设计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奠定有利的学习基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点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补充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拓展新的途径与方法。例如:在学习“概率”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运动员射箭、篮球投篮的教学视频,并提出问题:“射箭运动员一定会射中箭靶吗?”“篮球运动员一定可以投进吗?”通过这种教学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透过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

(三)诱导学生暴露思维框架,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桎梏

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新知识的讲授教学工作,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借助日常教学过程引诱学生暴露原有的思维框架和思维习惯,进而消除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活化学生数学思维。在实践教学中突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式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精心设计诊断性练习题等途径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进行摸底,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自己在数学问题分析和思考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提高数学思辨能力培养教学的针对性。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打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性,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还应当多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尝试多种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辨能力。

(四)立足教学内容进行设问,启迪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导学问题,在循序渐进的问题导向下带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学生逐步突破导学问题之后,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也会逐步趋向成熟化发展,且更加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内设问首先就应当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资源进行设问,确保导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性。其次,问题的设计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反馈情况逐步地深入,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地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活化数学思辨能力。最后,课题末尾的教学问题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借助一些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数学课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拓宽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例如:在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部分的数学问题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椭圆图像的认识和理解,通常采用“找点法”来进行作图。在作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导学问题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①第一步需要先确定什么?②椭圆图像中有多少个主要的点?③在用曲线连接这些主要的点时,有哪些注意事项?④椭圆的图像有哪些主要的特征?通过这几个层层递进的数学问题设计,让学生在明确的问题导向下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启发学生学习思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最终目的。

結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为此,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以往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在当前教学活动中去反思和创新,通过多样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深入浅出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在自主参与和思考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数学思辨能力,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发展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卉.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4):82-82.

[2]张静.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4):15-15.

[3]何军胜.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 2021(2020-3):12-13.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度开放课题《基于论辩基因的高中生思辨写作能力研究》的成果,课题立项编号:KCZ2020013

3615501908246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