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18 09:23郑若云
高考·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高中地理分层教学

郑若云

摘 要:分层教学是在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它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并且在传统教学的方式上进行了改进,是现代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地理主要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地理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也是学生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然而过去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求,而分层教学方式的出现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研究出发点,探究分层教学在其中的应用与实践,旨在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学习效果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教学指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性的发展,而地理学习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的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是一种跨人文、社会和国家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地形地貌、气候洋流等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形成对世界和社会的基本认知,也能为学生们构建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特点运用更加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整合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以下从分层教学法的概念以及意义、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为学生们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分层教学法中的“分层”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身心发展情况等等;其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采取的分层教学,这种差异化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上的差别。差异教学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关注学生的差异以及满足个别学生的教学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这与过去的一站式教学方式有着极大的区别,分层教学法以分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旨在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能力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差异教学法虽然注重的是学生的差异,但是却是通过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差异化教学的实质也就是在课堂中实现个别化教学,在这种个别化教学中打好学生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保驾护航。

分层教学广受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欢迎。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针对性的教学来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授课方式多为讲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授课的内容也更多依据的是中等水平学生而进行的,忽略了一部分学生的教学需求。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表现特点就是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他们在地理学习中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学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足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的短板,满足他们对于学习的需求,同时对于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本人进行最大限度化的匹配。但是这种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整体的地理学习情况,包括他们学习中的优势以及劣势、学习的特点以及风格等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们一步步地攻克难关,逐渐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对于地理的兴趣。地理学习一直都是很多学生学习生涯的痛点和难点,如果基础没有掌握好,对今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也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对于地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尽早采用分层教学能够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扬长补短,全面发展。

二、高中地理课堂构建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明显的个体差异

高中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上,高中在知识难度方面以及思维深度广度方面明显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知识,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会逐渐显露出来,最大表现在成绩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加之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使得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性以及多样性。因此,在高中阶段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具有一定助力作用。

(二)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后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也不再适合现在學生们的学习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高中阶段的知识与初中阶段相比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加剧了学生学习的被动,从而表现出知识学习慢、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以及学习效果差等情况。由此可见,改变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分层教学模式有一定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

(三)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新需求。高中是整个学习生涯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素质教育在这个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的品德、思想及“三观”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人文素养培养上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只为学习而学习的情况。而素质教育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地理相关的知识,还要了解我们国家的构成以及人文情况,学会灵活地应用地理知识,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到我们自己生活的国家。分层教学模式彻底贯彻和响应国家对于高中阶段素质培养的要求和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与知识培养的共同进步。

三、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实践应用

(一)地理教学对象的分层

因为学习能力、习惯等各方面的差距,学生们在学习中有不同的表现,为了学生们更好地学好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优秀生能够掌握大部分的地理知识,并且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对中等学生而言,他们有一定的地理基础,并且对于地理学习保持一定的信心,这类学生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困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其对于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与信心。对于学困生而言,其地理教学的关键就是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以及兴趣,打好基础。这样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的,相较于过去笼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兼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够提高地理课堂整体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过后,就要根据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等为他们制订不同的目标,将这些层次目标融入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人教版高一上册中《地球上的水》一章为例,这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的,水循环的意义、海水的运动特征等等。优等生在这个章节的学习中,除了要掌握本章节的内容,还要学会如何应用。例如:在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中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进行应用。而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更多侧重的是让学生掌握将章节内容吃透,并且掌握一些解题技巧等等。学困生本身对于地理就缺乏一定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强调知识本身,而是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更具有趣味性以及简单易懂的教学策略,例如: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或者将知识融入歌曲等流行元素中。除了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堂中的提问中也要体现出差异性。各个知识点的讲解也要体现出难度依次递增,将具体的知识与练习进行分层,将分层教学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班级这个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并不是单单几个学生的成绩好就足够了,而是要发挥每个学生潜在的优势与能力。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要保持一个正确的认知,切忌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共性从而忽略个别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从而耽误少部分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呈现出动态变化的,其学习层次的划分也具有动态化的特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因此,一旦出现学习情况的变动就需要进行重新划分,以确保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在任何一个教学阶段中都是关键的一环,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后,其教学评价也要在过去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适当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的形成。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过后还要辅以教学评价的手段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比如:在《地貌》章节的教学中,针对优等生,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更加偏重难度较高的问题,学生们回答过后要给予一定的评价,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个正反馈,激励了学生学好地理的决心;在中等生以及学困生的提問之中,则更多以基础性的问题为主,以鼓励性的教学评价为辅,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总的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结束语

分层次教学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个体差异。而高中地理作为学生了解世界以及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地理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内容、评价、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以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如今分层教学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都十分受欢迎,而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这个阶段俨然是学生们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进入大学前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利用分层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他们的潜力发挥搭配最大,还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们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艳丽.高中地理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C].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常翻翻.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8):125-126.

[3]林春雨.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33):158-159.

[4]裴欢.分层教学与整合在高中地理中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97):140-141.

[5]王秋梅.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957501908268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高中地理分层教学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