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小“好奇”

2021-03-18 14:00陕西省渭南市临渭示范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好奇壁虎尾巴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示范幼儿园 张 怡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没有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时候,我并未真正体会其中的内涵。直到在幼儿园带领小朋友户外游戏的时候……

案例一

“哇——飞机”一声吵闹过后,我跟随幼儿的视线看向天空,此时一架直升飞机正从我们操场的上空飞过。我心里想:飞机有什么好看的,可能小朋友很少见吧。不一会儿,整个操场的孩子们都指着飞机欢呼雀跃。小三班的孩子们一直在跳在喊。不一会儿飞机渐渐远去了,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飞机,再见啊。”随后小朋友们对我进行了轰炸式的询问:“老师,飞机去哪里了?为什么飞机会走?为什么飞机声音那么大?为什么飞机飞的那么远……”突然我想起了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吗?与其在活动室用图片讲飞机,不如这样在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更好。于是,我开动脑筋,给小朋友们讲起了有关飞机的知识,此时,孩子们听的认真极了。看到孩子们专注的样子,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将这个内容延伸成一个教育活动或者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飞机的知识,加深对飞机的具体印象。

案例二

“啊……啊……啊……”几声尖叫后,看到三四个小朋友蹲在一起,我立刻跑了过去,生怕孩子们出了什么事情——原来他们是在观察一只断了尾巴的壁虎。轩轩说:“老师,我见过壁虎,我爸爸讲过壁虎宝宝找尾巴的故事。”花花说:“老师我怕它,它好丑啊。”小小说:“老师,为什么它没了尾巴?”小朋友们相互讨论着,当壁虎爬起来的时候,孩子们又害怕又好奇。害怕它断了尾巴的丑陋,好奇它要去哪里、为什么没了尾巴还活着?在孩子的围观中,我借此机会给他们讲了有关壁虎的知识:当壁虎面临危险时,会忍痛断掉自己的尾巴而逃生,但是它尾巴断掉后,还会长出新尾巴来,所以不必担心断尾巴的壁虎会死,还有蜥蜴和蚯蚓断掉的尾巴也会再生的。小朋友越聚越多,都围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对小壁虎的爬行进行着激烈地讨论,直到目送它消失才肯离开。

“生活即教育”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教育契机,对幼儿及时进行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地知识。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我在集体活动时不能很好的控制秩序,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遇到上述案例后,如果在生活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可能感兴趣的事情都会停下来告诉他们,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轻松接受知识。这样的教育是孩子们所感兴趣并能用最直观具体的实物让孩子产生深刻地印象。教师应该多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主题活动,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教育感言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年龄特征,通过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探索来满足自己的求知心和好奇心。作为教师,我不会错失生活中的任何教育契机,在不影响正常的活动下来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有智慧!

猜你喜欢
好奇壁虎尾巴
BB壁虎和他的BB朋友们
壁虎
壁虎的尾巴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