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进高职思政课堂的三维探析

2021-03-19 16:54帅秋萍李晓娟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思政教育

帅秋萍 李晓娟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指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党史学习,强化党史资政育人功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既是大力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党中央对思政课程系列要求的应有之义。厘清弄懂党史学习教育进高职思政课堂的重大意义、内在契合逻辑及融入路径这三维问题是有效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的基本要点。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思政教育;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1)04-0027-05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of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UAI Qiuping1, LI Xiaojuan2

(1.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214153, China; 2.Jiangsu Aviation Technical College, Zhenjiang 212134,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as repeatedly 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to carry out extensive study of Party history across the society,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efficacy of Party history in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Promoting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is not only the significant initiative to vigorously carry out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but also a proper way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series. There are three dimensions that constitute the fundamental points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three dimensions include clar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the intrinsic fitting logic, and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tering the class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点,对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思政教育是党宣传主阵地和主渠道,而思政课堂又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载体,因而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结合起来,这是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的根本遵循,也是落实党中央对思政教育工作系列要求的自觉体现。正确回答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的重大意义、内在逻辑及方式路径这三个基本问题是有效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入学生头脑、烙学生内心、化学生行动的基本要点。

一、党史学习教育进高职思政课堂的重大意义

思政课教学是面向政治终极性的,不仅育才,更育人,有其特定的政治意味和强烈的政治指向。厘清党史学习教育为何进思政课堂,就需回答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终极政治目标之间的内在连通性,即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服务其政治目标。

(一)教学层面:落实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3]。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蕴含了警醒世人、启智育人的哲理。而思政教学重在育人,课程关涉价值观塑造、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内容,这些内容又无不生成于过往历史生活中,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凝练。因而,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从党史中寻求思政课育人的素材元素,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提供资源保障。

从内容特质上看,党史生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进程中,发展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征程中,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血泪奋斗史。讲清党史,能够有效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中共党史历来就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鲜活的故事、真实的事件、深刻的哲理无不为思政教学提供内容、形式和载体,激励大学生对理想信念、价值信仰、政治道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立德的角度看,中国人自古讲究道德教育,“人无德而不立”,德是立身处世之根本,并由此形成了勤俭节约、团结奋斗、乐善好施、艰苦朴素的道德品质。纵观中共党史,其中不乏有太多这样的道德基因。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炮火纷飞的岁月,一路风雨兼程、筚路蓝缕。从白手起家的嘉兴南湖,到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延安,再到敢为人先、团结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无数先烈前辈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用鲜血和生命筑牢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道德标准。这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最好素材。

从树人的角度看,何以为人,何以成人是自古希腊起就被追问的哲学命题。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也一直是思政教育需要思考回答的。中国古代有“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西方有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终身奋斗的崇高。成为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是“成人”话语的终极关怀。鲁迅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4]。回顾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人,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高尚崇高的人。鲜活真实而生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开展思政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最有说服力的榜样。

(二)目标层面: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

思政教学无论形式样态如何变化发展,其核心和灵魂仍是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话语权的认同巩固,这一点毋庸置疑。思政教学所传递和巩固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具有现代政治建构意味和色彩的,关涉了政治制度、政治道路、政治话语等内容。而政治视域下的意识形态本就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生成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因此,思政教学回归到意识形态生成逻辑中,在中共党史中去明晰其使命担当,这是合规律性且合目的性的。

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有助于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方面,思政教育首先是思想教育,思想隶属意识范畴。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5],作为意识层面的思想,无论以何种面目呈现,究其根本仍然是由物质生产所决定的,所反映的也不过是生产生活。而生产生活本质上是开放的、自主的,这就决定了其不仅会生成特定意识形态,也会生成其他各类思潮。这些思潮通过各种面目方式积极抢夺话语权。当前社会中所涌现的普世价值观、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些错误思潮冲击挑战着意识形态话语权,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尚不足以分辨其本质。因此,思政教学要想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就必须回到党史中,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对意识形态的干扰,这也是思政教学的重要场域。

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表面是“知识本位”,本质是“行为本位”,落脚点在学生的实际行動上。所以,简单的、浮于表面的认知理解不是思政教育的归宿。思政教育应致力于将认知内化,用内化的意识形态观念方法来引领个体行为。这就意味着思政教学不能单纯的是历史理论知识的重复学习,而要理清历史线索、历史脉络、历史规律、理论来源,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唯物史观。而中共党史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具体国情下的运用发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充分讲授党史中所呈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与逻辑的方法分析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将内化的唯物史观外化为个体具体行为活动,这是思政教学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路径。

二、党史学习教育进高职思政课堂的内在契合性

党史学习教育要想通过思政课堂来加以学习灌输,其基本前提是探讨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的内在逻辑,搞懂弄清其与思政课堂教学的耦合点。主要从内容、性质、实践旨向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内容契合

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之间具有直接相关性。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调整创新思政课程体系和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设定课堂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思政教材要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6]。可见,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是直接相关的,既是思政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思政教材的特定内容。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从教材内容上看似乎与党史关联性不大,但实际上两者关系甚密。如果不联系中共党史,不纳入特定党史教学模块,就讲不好科学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讲不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谈不上真正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和党史之间是高度契合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贯通。《概论》课主要讲授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历史根源在中共党史。因此,要讲好《概论》课,不能只讲理论、只重结论,而应史论结合,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分析理论成因,从学理性和历史性的角度诠释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

(二)性质一致

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教学性质一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历史高度。2014年,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说道:“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7]。2015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7]。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总书记再次表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8]。回顾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在于了解党的过去,更在于通过党的历史学习能够自觉强化理想信念、深化使命担当。因此,党史学习教育并非只是关于党历史的教育,而是在党历史基础上的思政政治教育,其政治意味远大于历史色彩。党史学习教育本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教学性质一样,与思政教学水乳交融,是思政教育的一体两面。

(三)实践旨向同一

从实践旨向上看,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堂教学都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任务目标,最终的归宿都是个体实践,都要落实到广大青年学生承担其历史使命的自觉行动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大学生身处最好的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主角。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期盼道:“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國梦贡献智慧和力量”[9]。学习党史,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认清责任使命,自觉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结合起来,力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思政教学历来需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育人问题。在新时代,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思政教学既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这是思政教学的最终归宿。因此,从实践向度上看,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学都旨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两者之间目标一致,相互融通。

三、党史学习教育进高职思政课堂的路径阐释

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既是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高职思政课针对性、亲和性的关键举措。虽然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教学之间内容契合、性质一致、实践旨向同一,但这并不表示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需要理清关键问题、克服现有障碍才能促使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顺理成章。

(一)从供给侧看,制度建设、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是关键

加强顶层设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全局性的难题。目前,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中尚未设立专门的党史学习课程,且各门思政课之间侧重点不一、各自为阵,因而,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堂就成了十分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制度建设入手,探寻全局性的、总体性的融入方案。积极推进在“大思政格局”这一更大的育人场域下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的独特价值。根据二级学院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协同课程思政,以“一盘棋”的思想和格局规划各门课程之间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的方式方法,重点谋划不同思政课程之间融入的方式和侧重点,实现精准有效融入,避免“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鼓励教师从多种维度思考钻研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这一课题,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晋升制度、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同时,完善教师激励制度,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个体带动集体,实现群体先进。

育人者必先自育。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0]。当前,思政课教师受知识背景、学科背景的影响,对中共党史的了解程度不一;且大多数教师非中共党史专业,对党史的认识浅、钻研度不够。这就导致部分高校教师缺乏推进党史教育进思政课堂的历史素养。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参与各类党史教育培训,加强党史教育的学习,主动阅读历史书籍和经典文献,理清党史的脉络与逻辑,提升自身党史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同时,思政教师还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没有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有深入浅出、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的讲授,也不可能养成教师的自信风采。只有教师有水准、有自信,学生才能有收获、有成长,才能真听、真信、真做。因而,教师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反哺科研。通过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自身成长,真正站稳讲台。

科学合理地提供党史教学内容。有限的课堂时间,无限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进思政课堂的党史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取舍。首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围绕重大历史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会议、重要问题、重要人物、红色故事、地方红色资源展开教学设计,以历史线索的方式串联知识点,为学生提供脉络完整的党史知识,从而避免学生因碎片化教学导致一知半解甚至错误理解。其次,党史素材的选择应以正面性引导为主,注意避开有争议的、虚构的、负面的内容,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党史教育不等同于历史教育,更讲究其政治功能。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10],这也应当是进思政课堂的党史内容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因而,思政课堂应当提供真实可靠站得住脚的史料素材,且对当前社会发展、价值观引导有利的素材;对史料素材的评价解读必须全面客观,拒斥不加分辨地选取野史、网络媚俗低俗解读、泛娱乐化解读,避免因素材内容而扰乱课堂的风清气正。

(二)从需求侧看,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是内在动力

关注个体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因其政治话语强烈、目标指向崇高、侧重社会价值而容易忽视学生情感需要、个体需求和内心期待。为服务其政治目标,思政教学往往呈现出严肃抽象、脱离学生的刻板印象。这就会拉低学生获得感,造成学生无法体验理论的独特魅力,从而学生就不会将理论知识化为价值体认和行为自觉。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围绕学生个体需求、情感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党史事件、红色故事等,既要讲故事,也要抒情怀,加强与学生的情感联动。通过课堂情感叙事的教学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理解伟大出自平凡,让历史的温度照进每一个学生心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慰藉。此外,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真实地开展情景式教学,更好地发挥以情化人的作用。

史论结合、力保求真致用。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也是开始思考未来、理想等人生话题的迷茫期。他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清醒的政治觉悟,更期待从课堂教学中快速获得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总结,唯物史观既是我们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解决当下现实社会问题的行动指南。因而,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堂,能够强化唯物史观学习,做到史论结合,既要讲故事,更要讲逻辑。讲清讲透历史史实和唯物史观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史出发,论从史出。

具体来说,以概论课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例,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时代背景时,不仅要点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要为学生讲清为何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的救亡图存运动都没有能够找到近代中國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毛主席又是运用了何种方法在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成功地找到了这两对矛盾,从而为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观点,以史引论,真正讲清理论背后的逻辑,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只有准确把握唯物史观,才能使学生在当下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处理各种矛盾的指导原则和方法。需求是一种内在情感体验,只有当需求被满足,当学生真切感受到课堂教学内容满足了自己的内在需求,符合了自身内心期待,才会真正化为自觉行动。因而,从主体出发,提升学生获得感是推动党史教育进思政课堂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04):23-27.

[2]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001).DOI:10.28655/n.cnki.nrmrb.2021.001809.

[3]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002).DOI:10.28655/n.cnki.nrmrb.2014.007472.

[4] 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6] 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001).DOI:10.28655/n.cnki.nrmrb.2019.008994.

[7] 习近平.以史为镜、以史明志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J].求是,2021(12):5-7.

[8] 习近平.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J].求是,2021(13):7.

[9]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N].人民日报,2020-07-01(001).DOI:10.28655/n.cnki.nrmrb.2020.005988.

[10]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8-12.

(责任编辑:敖祖辉)

3849501908272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思政教育
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