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交流

2021-03-19 19:46郭晓寒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圆的认识小组合作

郭晓寒

[摘  要]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更应贯穿课堂的始终,所以在必要的讲授之外,课堂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通过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累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 圆的认识;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学情分析】

数学知识有着系统性和连贯性这两大特点,新知总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得以展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等直线图形,学习圆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在丰富学生“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虽然学生对圆有一定接触,但对“圆上”等概念并没有确切的了解,在教学直径和半径的过程中对“圆上”这个概念需要明确指出。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圆规这个画图工具,在介绍使用方法时更要细致。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5~87页,第89页练习1~3。

【教学目标】

1. 掌握圆的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理解同一圆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 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探究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理解、归纳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回顾旧知

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它们就藏在三个神秘的信封里(如图1)。你们能够分辨出哪个信封中装的是圆吗?

提问:第一个信封中可能是什么平面图形?第二个信封呢?

2. 感知圆是曲线图形

引导:在刚刚的三个信封中,你是怎么一眼就确定圆在第三个信封中的?

提问: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异同?小组里快速说一说。

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圆和多边形都是平面图形。不同的是,多边形是线段围成的,有角和顶点;圆是一个曲线图形,没有角和顶点。

3. 引入新课

启发:那圆的世界里藏着哪些奥秘呢?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思考】学生在此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这里通过猜信封中的图形,说出图形名称,唤起之前的相关记忆。通过圆和其他多边形的直观比较,让学生头脑中初步生成圆的表象,既突出了圆的特殊性,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关于平面图形的认知结构,还能顺其自然地引出新课。

二、学习新知,探索发现

1. 寻找生活中的圆

引入:其实圆一直悄悄地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如图2)

提问:你找到圆了吗?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圆?

2. 交流画圆方法

提问:你能想办法用生活中的物品畫出一个圆吗?

学生讨论交流。

(1)拿一个圆形物体,沿着它的边画一圈。

(2)一根绳子,一头按住不动,一头拴着笔,旋转一周。

(3)圆规画圆。

……

出示圆片。

引导:如果要画一个这么大的圆,哪种方法更方便?

小结:为了正确、规范、方便地画圆,数学家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3. 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引导:拿出你们的圆规,看一看。

提问:谁愿意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圆规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总结画圆步骤

引导: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圆规,你能利用它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板演画圆。

提问:我们用圆规画圆要分哪几步?

交流总结:遵循“定点→定长→旋转一周”这三个步骤就可以画上一个圆。

(3)独立画圆

引导:掌握方法了吗?自己在活动单上试着画一个圆。

提问:你们在纸上画圆的位置都一样吗?画的圆大小都一样吗?

启发:为什么会位置不同,又为什么所画的圆会有大有小呢?

小结:定点,确定圆的位置;定长,确定圆的大小。

(4)交流注意点

思考:想一想,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①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不能移动;②圆规两脚间距离不能改变,保持定长;③旋转一周时,手可以握住圆规手柄,稍稍倾斜,这样更容易画圆。

【思考】 在以上片段中,学生共有三次“画”圆的机会:第一次是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生活中的物品创造圆;第二次是通过学生的板演,明确操作步骤;第三次是尝试独立画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交流画圆的方法,培养发散思维;另一方面,又在画法的多样到优化的逐层递进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优化意识,并不断丰富对圆的特征的感知。

4. 小组合作学习

(1)要求:先自学书本上关于圆心、半径、直径的知识,再在小组中交流。

展示:4人小组在黑板上的圆中画出相应线段并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2)要求:在自己画的圆上,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指出:画圆时定点和定长,其实就是分别确定圆的圆心和半径。

【思考】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在自己的图上画圆心、半径和直径等过程,让学生在多维互动中不断丰富对圆的感性认识,逐步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也为理解同圆内半径、直径分别相等知识做好铺垫。

5. 组织练习

谈话: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三幅图(如图3),你能找出它们的半径和直径吗?

全班交流,并说明理由。

6. 小组探究圆内部特征

(1)引导:同学们,半径、直径中还蕴藏着许多规律呢,拿出事先剪好的圆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并完成研究单。

(2)组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3)追问:这些结论正确吗?怎么验证的?

强调:①“同圆或等圆”中;②可借助画、折、量、观察、推想等方法验证;③引导学生用字母公式表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条对称轴?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7.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收获?

【思考】 之前的学习已经让学生对圆特征有了很多具体的感知,由此构成进一步探索圆特征的基础。所以,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设计了研究单,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发现规律,感悟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提升数学思维。

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 提问:刚刚我们不仅学习了画圆的方法,也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还知道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那下面这张表格(见表1),你能很快填完整吗?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根据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其中一个,就能推算出另一个。

2. 要求:这是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如图4),你能以O为圆心,再画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圓吗?活动单上画一画。

学生展示。

指出:像这样两个圆的圆心在同一个位置,我们就称它为同心圆。

提问:这两个圆哪个大一些?

指出:圆的半径大小不一样,画出的圆大小就不一样。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 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著作中这样描写,“圆,一中同长也”,其中的一中指什么?同长呢?

小结:看来我们古人很是了不起,用“一中同长”四个字概括了圆的最本质的特征。

2. 谈话:一位数学家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欣赏)

通过刚刚的欣赏,我们发现,圆不仅美,还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呢!看!这两种车轮——三角形的和圆形的,哪个更实用?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留着你们课后去思考思考。

3. 提问:最后我们回望一开始的神秘信封,第三个信封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除了可能是圆,还可能是什么图形呢?

这些图形又会藏着什么奥秘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去探索、研究,正所谓——学无止境!

【思考】 通过欣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圆的美、圆的实用。结尾处再次回顾信封中的图形,和开头相呼应,再次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也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的知识和智慧得到自然生长。

【教后反思】

圆是小学阶段,继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后认识的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所以这节课笔者从“唤醒记忆—感知研究圆—探索圆的特征—实践应用”这几个层次分别引入。

1. 密切联系生活,提升思维水平

以生活场景为起点,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圆的概念,并联系圆的基本特征思考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如车轮的使用,感受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既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在思考中提升思维水平。

2. 注重操作实践,聚焦合作交流

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与图形有关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课中学生通过看、画、折、量、比等方式,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获得关于圆基本特征的丰富体验,在交流中,发散了思维,掌握了方法,让学习顺利展开,让知识不断生长。

3734501908203

猜你喜欢
圆的认识小组合作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作文评改“五步曲”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