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分析

2021-03-19 22:01陈槿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

陈槿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下,一些数学教师对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认知不足,以致在操作过程中走样。为此,研究者首先进行了数学生活化课堂的价值解读,再提出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的策略,即通过生活场景,充分激趣;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思维;借助生活习题,学以致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价值解读;生活实际;學以致用

一、提出问题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展示数学的生活味,可见,关注数学生活化课堂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课堂已由教师“灌输式教学”向学生“主动发展”的模式转变,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虽然学习活动多了,但学习激情仍然没有;虽然思维活动多了,但数学智慧依然缺乏;虽然问题回答多了,但质疑依旧少见;虽然自主探索多了,但创新仍旧缺失。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在于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枯燥无味的“纯数学知识”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更不要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课堂教学生活化来培植学生的兴趣,滋润学生的心灵是十分必要的。

二、生活化的价值解读

数学生活化是将生活融入数学教学的根本问题,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也是由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不同解读将直接影响该教学理念及教学实践。从本质上来说,数学知识并非独立于生活的“外来物”,也不是由抽象符号合成的“客观事实”,更不是封闭的“知识系统”,它们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寻到实体模型,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数学生活化课堂具有促进知识理解和能力生长两方面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还原知识的现实意义,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究和积极思维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为学生创意意识的培育助力。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1. 通过生活场景,充分激趣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学习兴趣大多源于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好这一特点,以贴近生活和时代且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原型,创设生活场景,以此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案例1  复式统计表

师:大家请看,这是什么?(教师PPT展示肯德基广告)

生:肯德基的广告。

师:除了肯德基以外,还有一个西式快餐品牌是什么?

生:麦当劳。

师:那你喜欢肯德基多一些还是喜欢麦当劳多一些?(学生叽叽喳喳地谈论着,课堂气氛热烈)

师(拾级而上):老师忽然萌发了一个念头,迫切地想要知道你们当中喜欢肯德基的多一些,还是喜欢麦当劳的多一些,该怎么办呢?

生1:可以统计啊!

师: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次统计任务吧!哪位同学愿意帮忙呢?

……

设计说明: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是一种宝贵的数学资源,推而广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引出课题,看似简单,这些生活场景却恰恰是给予学生切身体会的载体。数学教师沿着生活化的方向教学,可以给予学生好的学习体验,学生沿着生活化的方向进行探索,可以探寻到数学本质,提升学习效率。

2. 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思维

数学中一些数学概念和定理较为抽象,而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无法很好地在头脑中建构概念的表象,也无法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因此,教师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真正意义上领悟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本质。

案例2  面积和面积单位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大小约为1平方厘米?哪些物体的表面大小约为1平方分米?又有哪些约为1平方米呢?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去观察和探究。(学生进行观察和判断,很快形成了一定的认识)

生1:老师,你看!我的衣服上的这个方形纽扣大约1平方厘米。

生2:我的手掌面大约为 1平方分米。

生3:我家里的地砖每一块约是1平方米。

……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时刻联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主动参与和深入观察中获得直接经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以上案例中,面积单位的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也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在生活中已对其有了认知基础,因此,教师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感受各种面积的大小,从而形成深刻且生动的认知,感受面积单位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借助生活习题,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传统数学教学更加侧重于知识的讲解和习题的训练,对知识的应用很少涉及,导致学生无法建立对数学的系统认知,“学以致用”更是无从谈起[1]。当前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以生活习题载体,将所学数学知识融入生活问题,进而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让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案例3  平均数

师:今天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可以达到90分以上!下面请你当评委,为老师今天所上的这节课如实打分,你会打多少分呢?

生1:今天的课让我们对数学的兴趣又增加了一分,我觉得特别好,我打95分。

生2:我喜欢数学,因为老师非常风趣,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时间也过得特别快,所以我打88分。

生3:我几次举手,老师都没给我发言的机会,我不开心,我只给老师打76分。(全场爆笑)

生4: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就把作业全部完成了,为我课后看书预留了很多时间,我觉得特别好,我打84分。

生5:今天的上课内容是我感兴趣的,我打92分。(还有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

师:好了,刚才有5位同学打了分,分别是95,88,76,84,92。(教师板书)

师:若衡量老师在一节课中的表现是否优秀的标准是85分,那今天這节课老师达到优秀的标准了吗?

生(齐):达到了!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76分也是优秀的吗?

生6:单看最高分95和最低分76当然不行,需要计算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95+88+76+84+92)÷5=87(分),87>85,可见今天老师这节课就是优秀的。(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事实上,这里加上“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就更好了……

设计说明:以“平均数”的知识为例,教师将“评价教师”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平均数的丰富含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身边存在如此之多的“平均数”的痕迹。这样的习题设计,迎合了学生的喜好,很好地将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解题动力,同时也充满了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到解题以外的数学魅力。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少学生依旧会想到如今日一般用数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一些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升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提倡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灵活而深入的运用,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2]。教师应以打造生活味的数学课堂为目标,创设生活场景,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习题对学生进行实践性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蔡丽丽.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J]. 当代教研论丛,2018(09).

[2]  梁凤梅.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积极运用与合理引导[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3).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
让数学回归生活,展现自身魅力
学好高中化学之四建议
试论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小学思品教学要与儿童身心体悟相融合
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学怎样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