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概念教学,探索高效课堂

2021-03-19 23:41顾艳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高效课堂

顾艳

[摘  要] 通过提出多种且具体化的策略,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从多角度对数学概念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了表述。文章提出了以下策略,即“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数学概念”“利用直观教学,补充深化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不断再现运用,理解概念本质”,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概念教学;高效课堂;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作用,现以小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为例,谈一谈教学实践中具体策略的选择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把握小学生自身思维特点,把握概念形成的客观规律,经过归纳总结,形成理性认识,达到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概念的目的。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数学概念

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从而更好地将数学概念进行延伸,凸显出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的教学优势。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围绕着多种可以利用的数学概念进行讲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对更好地引入数学知识点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概念本身可以划分为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从而形成本质性的反馈。所以,能够充分理解并且熟练运用数学概念的基本,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当然,数学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逻辑依旧处于具象化的发展环节,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也就是说,为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成果,遵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习惯,以实践总结为目的,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水平,加快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推进。

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初接触的数学内容,就是数手指个数,知晓简单的数学概念,随后在生活中了解如何运用,从而实现更多的知识技能的积累。通过从生活实际中挖掘小学数学概念,全面且细节化地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好地讲授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概念。小学数学中,比较数值大小的教学内容,是最为基础的教学知识点。例如,当比较“2”和“3”的大小时,借助于书本将数学问题进行日常生活转化,演变为比较“2本书”和“3本书”的多少,询问学生为什么“3书本”较多。通过将数学知识关联学生的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数值大小的理解,更好地讲授比较数值大小的数学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利用小学生生活中常见且熟知的东西,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完成相应的数学概念的总结,有效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或目标。对于几何图形的知识点的讲解,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分别用两组(每组3根小棍)长度不一的小棍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自行判断是否能够组成三角形。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讲解过程,借助实际的具体事物,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或是让学生主动地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数学概念,总结三角形独有的几何特性。

二、利用直观教学,补充深化概念

如何通过利用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已成为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选择适宜且高效的课堂主题导引,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热情,促使其能更好地投入当堂数学课程。数学概念教学是在总结原有教学经验的前提下,在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训练的同时,大大增加了课堂中教师教学指引的功能效用,最终直观的反馈于在学生能否理解所讲授的数学概念且掌握程度如何。数学概念本质上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教师通过日常的生活实践出发,挖掘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发学生和教师对数学知识和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并且以此作为课堂或课程开展的切入点,更好地为之后数学概念的讲解铺垫基础。因此,教师充分应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各种行为方式,完成教学模式实践的综合性探究总结,由此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授的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直观教学,增进自身的教学元素,更有利于带领学生沉浸在课堂之中,进而深入地探究思考。例如,规范关于“锐角与钝角”数学知识的概念课程,随着学生对角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进而延伸多种特殊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设定直角的判断活动,引入锐角与钝角,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形成角知识内容的概念体系,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角的理解。教师在课堂初始阶段,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引出角和直角等一般概念,应用提问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强化各类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升学生本身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展开逐条递进的回顾思考,包括角的构成、如何绘制出角,以及角的大小如何判定等内容,最终补充提出特殊角,即直角的数学概念,为接下来的“锐角与钝角”学习奠定良好的课程开展基础。通过以直角作为锐角与钝角的判定标准,更具优势地完成数学概念补充深化的教学任务。

三、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知识点很多都是基础性内容,教师在强化数学概念教学指引时,必须注重思维逻辑的发散性培育,广泛借助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习惯,以具体化的方式突出表现数量关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具象化的事物,更好地关联数学知识点。化抽象为具象的教学方式,优先展示当堂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并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特殊标注,促使学生建立当堂数学课的知识点框架。相较于其他科目,小学数学由于包含大量的抽象理论和数理逻辑,由此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理解和掌握的困难。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就是通过设计数学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关注,有所侧重地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因而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突出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逐步延伸为素质教育改革阶段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限制了其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显得相对简单、直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方位地看待各类问题,存在思考评估方面的缺失。

任职教师要更好地响应新课程教育标准改革,进一步加快教学频率和教学强度。因此,需要在相对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专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于小学阶段的代数运算教学中,乘法交换律的讲解需要设定相应的现实化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多向的逻辑思考,渗透数学概念的生活化讲解,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比如提出问题:文具店内的作业本按照包装进行售卖,一包有5个作业本,一个作业本是1元,那么购买6包作业本需要花费多少钱?邀请学生上黑板进行课题计算,可能会出现两种计算方式:其一是学生先计算出每一包作业本的价格,再计算出总体数量的作业本的花销,具体的计算公式为(1×5)×6=30(元);其二是先计算6包有多少本作业本,然后再计算出总共的价格,此时的计算公式为1×(5×6)=30(元)。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情境模式,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具象变化,帮助学生清晰地知晓数学知识。

四、不断再现运用,理解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的形成能够有效地降低数学学科的教学难度。概念本身作为思维逻辑形成的基础,不能明确各类数学概念,就难以应用自身的思维逻辑解决各类数学问题。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重要的作用。多次回顾,重复再现数学概念的核心价值可以认定为现代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发散性思维的逻辑训练,凸显出创新教育的先进性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总结训练。该方式不仅能从根本上实现数学概念的回顾巩固,也有利于小学生强化概念理解的深度,依照概念本质的教学特定和内涵的规律性,帮助学生带动大脑运转,集中注意力,调动自身的知识内容的积累,发挥出卓越的想象力,将抽象的逻辑理论具体化,从而引导且鼓励学生敢于冲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内容。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反复的概念的应用,专注于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意识,降低新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新旧数学概念的关联性,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预先完成知识概念的规划方案,设定具体的教学情境环境,引导学生很好地参透数学概念本质。例如,在讲解“垂线”概念的过程中,过往教学经验,学生更容易理解由上至下的垂线的特点,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开展数学概念教学时,随机绘制斜线,并在斜线的上方和下方、左边和右边的四个方向设立“点”,以该“点”为起点,向斜线引垂线。通过设定该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加深对垂线知识的理解度,更为全面地知晓和掌握垂线。由此,以便于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垂线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为平行线作垂线,或为几何图形中的三角形的各边作垂线,不断刷新小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认知,持续扩展并应用数学概念。

五、总结

总之,在结合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数学概念的应用策略,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方法的选择和探究分析,以便能够更加贴合当前的实际教学环境,最终达到增强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

3893500559539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高效课堂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