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能力提升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1-03-24 13:40向硕刘坪杨鑫何燕苏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油料系重庆401331
化工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质量事故油料军用

向硕,刘坪,杨鑫,何燕,苏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油料系,重庆 401331)

0 引言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油料专业的专业背景课程,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突出特征。该课程植根于《军用油料技术管理规则》《军用油料监督管理细则》和《军用油料质量管理细则》等法规制度,内容囊括军用油料的生产、运输、接收、储存、发出、加注和使用等环节中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学习军用油料质量管理法规制度,学员可以了解油料质量管理法规制度的发展动态和部队油料质量管理事故案例,牢固树立油料质量安全意识,具备分析和解决部队油料质量管理难点问题的能力[1]。近年的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学员不能利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完全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油料质量管理难题。因此,在今后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第一要务就是全力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提高学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油料质量管理难题的能力。

目前,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教学还存在教学内容规章制度多、教学模式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够完善等待改进之处。针对上述不足,急需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努力摸索出更适宜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一步增强学员分析和解决油料质量管理难题的能力,培养出适应部队转型建设的应用型人才[2]。

1 军用油料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武器装备用油的安全性

油料作为一类重要的军事物资,是保障武器装备充分发挥战斗效能的基础[3]。军用油料从炼油厂生产到武器装备使用,大多会经历运输、接收、储存、发出和加注等多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参加作业人员多,操作规程复杂,油料接触设备多,作业程序规范性、技术性强,若不加强有效的质量管理,就容易发生铜(银)片腐蚀、混入水分杂质和不同牌号油品混用等油料质量事故[4]。不同于地方油料,军用油料往往会进行一定时间的储存,但储存时间不能无限延长,因为油料在储存中会发生蒸发、氧化等现象,导致质量变化和数量损失,严重的质量变化会影响油料的使用性能,给用油装备带来危害。因此,重视和加强军用油料质量管理,对于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战技术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1.2 培养军用油料质量管理人才

作为军用油料技术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修订军用油料质量管理法规制度,可以进一步保障武器装备的用油安全。军用油料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油料质量事故案例[5]。目前,随着军队训练任务的增加,装备用油质量事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专业的油料质量管理人才匮乏所致,对军用油料生产、运输、接收、储存、发出、加注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各项法规制度理解还不够深入,未达到法规制度活学活用的实践要求。通过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的学习,树立学员的油料质量管理意识,熟悉先进的质量管理法规制度,合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油料质量事故难题。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法规制度多

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涉及油料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油料生产、运输、接收、储存、发出、加注、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油料质量事故预防等,理论性较强,现行教材未全面反映军用油料质量管理的现状。若仅学习质量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则达不到深入了解军用油料质量管理的实际方法和应用情况的目的。相较于实践操作,学习法规制度相对枯燥乏味,这也是导致不能充分激发学员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同时,为便于学员更好掌握油料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议将“文字型”的规章制度转化为“图表型“的质量控制流程图。比如,接收散装油料作为油料供应和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具有参加作业人员多、操作规程复杂、油料接触设备多、作业程序规范性和技术性强的特点。因此,为防止在接收环节发生质量事故,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但实际授课表明,学员对这些“文字型”的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效果不理想,将其转化为“图表型”的质量控制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散装油料接收质量控制流程图

2.2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该院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难以让学员吃透规章制度背后的质量管理“智慧”。鉴于此,虽然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问答互动环节,但这仍然不能达到完全调动起学员学习主动性的目的。因此,针对这种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可以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首先,让学员制作PPT结合自己的理解讲解规章制度的上下溯源,即“为什么这么规定?这么规定可以避免哪些质量事故?不这么规定可能会诱发哪些质量事故?”。然后,让有疑问的学员提出不能深入理解的法规制度,并让别的学员积极发言回答。最后,授课教员针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回答进行总结讲评,对发言积极和回答提问准确的学员进行表扬,并作为评判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这样让大多数学员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3 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课终考核作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可以帮助教员检验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考察学员对该门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6]。目前,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采用的平时表现成绩和课终卷面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前者占比20%,后者占比80%。课终卷面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易使学员养成平时不认真学习,课终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的不良学习习惯,对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利。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仅能反映学员对油料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死记硬背”的熟练程度,不能反映学员是否已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质量事故的能力。

3 军用油料质量管理教学模式改革

3.1 开展现地实践教学

若将授课重点放在学习军用油料质量管理法规制度方面,这将达不到为部队培养出急缺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这门课程侧重点应放在实践应用方面,这就要求授课教员除了熟悉法规制度之外,还应当定期赴相关任务部队调研油料质量管理情况,摸清部队用人需求,精心收集教学素材。同时,定期组织学员前往部队实地参观,向相关人员了解和学习如何保证军用油料在接收、储存、发出、加注和使用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明确军用油料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归纳总结部队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出具有创新的想法。通过前往部队开展现地授课,不但可以使学员对军队油料质量管理现状有一个初步了解,还可以加深理解油料质量的好坏对于武器装备战技术性能发挥的重要性。

3.2 引入案例教学法

结合前期在部队精心收集的一些典型油料质量事故案例,首先简要介绍质量事故的经过,并引导学员思考导致这些质量事故的原因;然后,交流和讨论处理此类质量事故的应对措施;最后,针对此类事故案例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得到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与实际操作紧密相关,将法规制度讲解与典型质量事故案例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在课堂中锻炼学员分析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预防措施,进而可以达到深入理解案例背后的法规制度的目的。

3.3 采取综合考核法

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课程考核,综合体现学员的平时表现、实践操作和课终考核成绩。同时,在课终考试题目中可适当增加一些质量事故案例分析题目的占比,引导学员结合法规制度,各抒己见,针对特定的质量事故案例发表观点,启迪学员的发散性思维。

4 结语

针对目前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规章制度多、教学模式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多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等教学改革建议,进一步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以及全面分析和解决难点问题的能力,激发学员发散思维,为部队培养出更多胜任转型建设所需要的军用油料质量管理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质量事故油料军用
大话军用卡车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战时复杂不确定条件下的油料配送鲁棒优化问题研究
基于排队论的油料装备维修保障人员需求分析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处理方法
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猜谜
施工质量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探讨
军用公文写作中语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