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03-25 08:53徐巧萍
新课程·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古文小学教学策略

徐巧萍

摘 要:大家都知道,古文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哪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古文内容,因此,古文贯穿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在讲授古文内容时,都会对古文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讲解,这样不但能对学生学习古文有所帮助,也能加深学生对古文内涵的理解。就小学中年段小古文教學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语文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质量在新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语文小古文的教学环节却一直不容乐观,文言文的教学往往处于投入大、收效低的状态。因此,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刻不容缓。所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是语文教师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环节。

一、以读为本,强化古文学习

小古文,归根结底还是文言文,和现代文有很大区别。“读”是小古文教学的一条主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注重“读”,实现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小古文朗读。初次读通,再次读准,然后领悟情趣,读通升华。在初读中教师应要求读对,再读时读准节奏,有效停顿。阅读方式比较多样,可以是自由阅读、指名读、节奏读、配乐读等。比如在《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以读带讲,理解文意”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合作读译,自由读好节奏,采用分组接力读等方式,来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初读的目的是读懂顺义,初识大意,后期教学中阅读的目的更是为了理解人物形象。如在本课教学中的“意象感悟”这一教学环节,通过阅读故事情节、朗诵原文来感悟意象,使意象的感悟由虚变实,由隐变隐,由虚变隐。所以,读应该是小古文教学的基础,要达到阅读的韵律和韵味,要有层次,有形式,有力度。

二、查询古文创作背景,强化古文学习

在古文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教学要求就是不仅需要学生去理解背诵这些古文,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了解什么是古文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宋词时就需要老师向学生充分地解读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以及宋词独特脱俗的神韵。宋词自古以来与唐诗并称为中国古代诗歌文学中的两大特色。最早的词在隋朝初年被创立出来,刚开始是服务于达官贵人人。它是休闲娱乐时,精通音律的舞女演唱音乐曲调中特有的曲子词。后来随着后代诗词作者的不断改进,在唐朝中期白居易、刘禹锡、张志和等诗词作者把词这一文体由最开始的官场娱乐项目逐渐引入文坛创作中。这是词第一次以正式的文体登上属于诗人们的大雅之堂。例如在晚唐时期,著名的诗词作者温庭筠所创作的花间词派为后来的宋词逐渐成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了解古文创作背景,可以加强学生对古文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古文学习的有效性。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所说的小古文,其文章所讲述的人和事与现代大不相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用现代的思维和方式去感知古文,再加上语言的表达和使用,以及当今社会的不同,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手段,根据所学教材内容为学生创造一种上古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两小儿辩日》时,老师在课前就让学生感受古文的真正意义,并在课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古人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知的精神,以求认识自然、寻求客观事理,同样也表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来营造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展开小组合作,强化古文教学

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古诗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古诗文研究的机会,让学生积极探究古诗文的创作背景、作者感情、写作风格和内容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例如,以古诗词《望天门山》为例,这首诗描述了舟行江中顺流而下,向天门山眺望的情境。前两句用铺叙的手法,描写了天门山的雄伟壮观和江水浩荡的气势,后两句则是从两岸青山中间眺望过去,表现了一种动感的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风景的描写,歌颂了大自然神奇的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茅庐时乐观向上的豪迈,展现了自由自在的精神风貌。它的创作意境宽广,气势恢宏,动静虚实相映,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意趣。当语文老师教完这堂课的内容后,可以以“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从尚未学过的、与情境描述有关的古诗中挑选出一篇来,对其进行分析品读。为减轻学生的难度,教师可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共同完成活动任务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指出,教师需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对所选的古诗文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分享合作成果,并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分工讲解小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小组提问,以碰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古诗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技巧,使学生摆脱学习压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阅读能力,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的,提高小古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追.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文理导航,2014.

[2]周训平.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种方法[J].读与写(上,下旬),2015(10).

[3]王蕴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4]董承英.小学小古文教学实践初探[J].名师在线,2019(19):17-18.

注:本文系2020年度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小学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小古文小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古文,打亮学生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