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探究

2021-03-25 08:53张生君
新课程·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张生君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的提升同等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动手实践的环节,对于学生能力提升以及知识运用的熟练掌握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也是动脑动手、学好数学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动手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把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引入了课堂教学。这从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是一个大的改革,因为无论是动手操作还是生活经验,既是学生学好数学、运用数学的主要途径,也是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鲜活的方法。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动手操作环节,引进生活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生动鲜活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主动合作、动手实践,并理解知识,建构自己知識体系的关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背景知识,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唤醒各种感官,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挥和提升,既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也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更能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借此,笔者就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认识,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探索动手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

1.查阅、搜集、探索动手实践教学理论

当下这个时代从各个方面方便了我们的学习,不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见识,还能让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技巧。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能更好地把动手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可以通过书籍、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于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教学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也能根据自己班级学生进行筛选、整理,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保证教学效率。

2.选择适合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

动手操作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既能活跃气氛,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但是结合小学数学内容来看,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比如,两位数减两位数这样的内容就不适合动手操作,如77-56,让学生用小珠子数来数去,太浪费时间了,还会影响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效率。

3.课后调查、反思,保证动手操作教学的作用

课后反思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运用动手操作教学时,教师更要通过课下与学生交流,问问他们对于动手操作的哪个环节不满意,哪个环节比较感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有没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等,然后结合课堂上提问和与学生交流的情况等,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实现的目标进行反思,及时做出调整,使以后类似的课堂教学更有保障,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和设计

任何教学内容与环节都是有设计性的,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面对的都是六到十二三岁的小学生,更在乎设计性了,尤其是动手操作的环节。首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知识水平,设计最优的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带动学生,让学生融入其中;其次,要注重动手操作教学方法方面的设计,比如比赛、小组合作等,这样才更可能实现动手操作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1.利用学生手边的东西,激起学生的动手热情

笔者发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动手的意识,不用一些专门的学习工具,比如,学习用的纸币、时钟、小算盘等,就让学生用手边的书、本子、尺子、纸等,就可以满足动手操作学习的需要。如在认识图形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心目中的三角形、长方形、多边形、正方形等;在学习对称图形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手边满足对称图形条件的一些学习用具,也可以用纸折叠一些对称图等。学生不但能对课堂上学习到的对称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课堂上画过、折过、用过的对称图和一些学习用具等都有一个认识,且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有意识地对应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条件,认识身边对称的一些物件,从而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

2.培养学生动手学习的习惯

在阅读中我们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者认为,在数学学习中也应该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用心听,积极思考,还要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问题,剖析知识内容。还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勤于动手操作,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大家的奇思妙想都记录在笔记上。还可以主动对小组讨论进行评价、总结、分析,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其次,在独立学习的时候,也要勤于动手。比如,在做家庭作业时不懂的要及时翻书,重温概念,看例题解析,也可以翻课堂笔记,争取把不懂的通过家庭作业弄懂、学透。对于一些需要验算的题,要充分利用草稿纸,多画、多算,唤醒一些潜在的意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已经成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本着唤醒学生各种学习意识和兴趣的目的,在教学中结合内容设计动手操作环节,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操作,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从而保证教与学的效率,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忠循,唐凤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11):9-10.

[2]胡利华,谢应兵.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新校园,2016(6):87.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兰州市教师个人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探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