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研究

2021-03-26 09:14李静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亳州市市民分类

李静雨,刘 璐

(亳州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垃圾分类是实现保护环境、重复利用、节约资源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做到将垃圾分类,直接突显出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生态文明素养。从这个角度来说,垃圾分类在今天更潮流,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笔者以亳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 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早在1996年12月,我国就开始了垃圾分类工作,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居民是第一批将垃圾进行分类的居民。此后,我国第一个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上海,也拉开了垃圾分类的帷幕。亳州市也在2017年4月正式启动了农村垃圾分类项目,同时也开展了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业务培训,让各个乡镇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己环境改造的垃圾分类方式。

2019年12月,亳州市政府根据农村垃圾分类项目实施后的状况,印发了《亳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中指出,到2025年,亳州市将建成与先前混合式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不同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在2020年12月,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覆盖到市区的公共机构及普及到一些农贸市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同时,也会在谯城区和经开区各建1个垃圾分类管理站和建成一片示范区。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这一年时间里,作为示范引领阶段,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专业化服务公司,推行社区、公共机构、学校以及餐饮行业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2025年是巩固提升阶段,对已推行垃圾分类的场所进行经验总结,便于将经验有序并稳步的试行在其他片区,希望借此逐步提高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覆盖率。同时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条例、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也会建立和完善,建成带有亳州市特点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方案中还针对具体垃圾处理现状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法,该方案指出:对于垃圾处理方法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减少塑料的使用;另外还指出把垃圾分为四大类,并按照四类分别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垃圾的最后处理阶段也进行严格把关;最后还要将垃圾分类的责任详细划分到个人,以便管理。

2 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2.1 垃圾种类具体概念模糊,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垃圾分类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在政府颁发的《亳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中,生活垃圾主要被分为四大类,但调查发现,有市民仍对垃圾种类不清楚,75.34%的市民只有模糊的概念;而就垃圾要不要分类这个问题而言,91.78%的市民认为非常有必要,8.22%则认为垃圾分类这个问题视情况而定,无人认为垃圾是不需要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垃圾会不会丢进正确的垃圾桶内,有68%的市民是会正确投入垃圾桶,还有22%的市民表示想起来时就会,剩下10%直接表示不会(见图1)。在回答问卷的市民们有67.12%的市民具有大学学历,高中学历也有17.61%,初中学历占有15.07%。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在提高,但垃圾分类却得不到有效地重视,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见图2)。

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个人素质似乎有所下降。在2018年3月,市城管执法局联合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委机关办公楼和鲁班紫荆花园小区举办了一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一些真实情况向小区居民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益处及其相关知识,同时发放了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指导手册。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市民们垃圾分类意识,另一方面也希望市民们能够将垃圾分类落实到行动中去。此外,2019年的12月,在校园内还举办了垃圾分类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垃圾分类穿插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做家庭垃圾分类的倡导者、监督者。但以上活动,都收效甚微,垃圾分类依旧得不到市民们重视。

另外,垃圾的倾倒也是一个问题。在市民们倒垃圾时,有62%的市民选择将垃圾随意丢在一个垃圾桶内,有7%的市民会将垃圾倒在空地或者一个堆有垃圾的地方,而选择将垃圾扔进正确的垃圾桶内的只有31%的居民,这也体现出市民们薄弱的垃圾分类意识(见图3)。

图1 市民丢进正确的垃圾桶的情况调查

图2 市民文化水平情况

图3 倒垃圾地方的情况调查

2.2 垃圾分类的设施不完善,处理系统存在漏洞

图4 垃圾分类意向

垃圾分类这一举措,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重视。但在国内,仍是一场持久攻坚战。虽然亳州市早在2017年4月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但效果并不特别理想。从图4中对于问卷的回答中能够看出,有13.7%的市民愿意响应政府以及社区的号召把垃圾进行分类,由于硬件设施得不到保障,即使进行了分类,最后也是殊途同归,市民们便打消了这种想法。从一些小区居民的反映来看,垃圾得不到分类的具体原因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设施,小区内分类垃圾桶都无法保证,垃圾分类进程由此被阻碍。

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垃圾分类慢慢被大众熟知。但亳州市因为垃圾设施的不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垃圾分类进程受阻。至关重要的环节无法保证,垃圾分类就得不到保障。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垃圾在被转运的过程中,比如,厨余等垃圾,由于没有做好封闭措施,再加上天气炎热等一些原因,垃圾被腐蚀,运输中造成二次污染,这不仅给市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工作量。而垃圾在回收站处理过程中,也没有得到正确地处理,垃圾达不到回收利用的最大化,同时还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3 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缺口较大

对于将垃圾进行正确分类的做法,市民们能否做到?有69.86%的市民表示有无法律都会遵守,仍有15.07%的市民表示若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会遵守。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会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体现,也能够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但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存在很大缺口,会有人钻法律的空隙,做一些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事情,对其他市民的生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地影响(见图5)。

图5 垃圾分类的态度

虽然亳州市前几年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法律政策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得到相关部门重视。

3 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在亳州市垃圾处理办法颁布后,垃圾分类依旧得不到市民们的重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仍然存在着市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比较模糊及对垃圾分类的不重视等问题直接导致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不顺利。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市民选择将垃圾丢进任何垃圾桶内,将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垃圾处理方式也会存在不妥。这些问题的出现还是归结于市民较弱的环保意识,所以垃圾分类的益处还是有必要进行宣传,让市民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对于垃圾是否有必要进行分类、能否分清楚垃圾的种类这两个问题而言,发现有91.78%的市民是赞同垃圾分类,仍有8.22%的市民是无所谓的。而对于能否正确分清垃圾的种类,则是有75.34%的市民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由于亳州市市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弱,垃圾的种类分辨不完全,市区街道、社区、村镇应该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口号和介绍垃圾的种类,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活动,通过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小视频、快手App、微信公众号或是小程序等一些线上活动或是线下活动的抽奖活动、文章、有奖问答等对垃圾分类的种类、相关政策等进行宣传和普及,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希望市民们能够正确将垃圾分类,保护社会生态环境。

3.2 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和设施的投放

各片区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推动垃圾分类系统建立,完善垃圾桶的投放设施。初期,首先从小区着手,要求居民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分装不同种类的垃圾,并且小区内放置与垃圾袋颜色一致的垃圾桶,居民根据颜色丢垃圾。其次,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垃圾的分类,物业在向小区居民普及垃圾的种类的同时,告诉居民用颜色分装垃圾。就像德国部分地方的生活垃圾收费及“三桶模式”或者“五桶模式” 的垃圾分类模式。另外,还可以借鉴日本的垃圾回收方法,将垃圾的回收设定时间,在每周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只对一种垃圾回收和处理。最后,物业可以在小区内的垃圾管理站内设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除了能够帮助居民正确的把垃圾分类并且进行丢弃之外,还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在居民适应将垃圾分类后,就正式实行,但颜色不同的垃圾袋需要居民自费购买,物业会对垃圾分类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

但不管怎样管理,都要求对于本小区的垃圾分类设施进行完善,对小区在持续推动和完善垃圾分类后续工作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垃圾分类的进程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垃圾的回收与处理系统是垃圾分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多数的处理方式就是统一收集后直接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虽然这种方式简单方便易操作,但是在便捷生活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就更有必要建立垃圾分类体系。要建立完整的垃圾分类体系,亳州市政府不仅要加大对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还要让垃圾在回收、转运、处理等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尤其是转运和最后处理过程中,更要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垃圾收集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定时、定点的方式,以防止垃圾乱丢弃现象的发生。

垃圾在回收、转运、处理等过程中会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如处理不完善,不仅会对环境再次污染,也会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所以垃圾的处理更要得到保证。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研发和升级,让垃圾的处理技术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可以利用市场的力量,采用与利益相挂钩的方式,让垃圾分类被重视。推行源头治理的方式,要求企业对商品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利于回收利用。政府可以采用与市场相联合的方式,将垃圾分类工程公开向社会招标,利用政企联合的方式来推动垃圾分类体系的建立。

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亳州市要加快垃圾分类法律体系的建立,并且要对已有的法律进行完善,明确社会各主体责任,让垃圾分类方式及处理方式都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可以借鉴上海、武汉等一些试点大城市的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奖惩制度,居民按照要求丢弃垃圾,否则按照法律予以一定的处罚。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奖励。制定垃圾分类相关的制度、法律条例和标准体系,让垃圾分类有法可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垃圾分类的进程。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在15.07%的市民认为,如果有法律要求垃圾分类,他们也是愿意执行的,但是,也有15.07%的市民认为,就目前来说,几乎没有垃圾分类相关的制度标准,也就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做到将垃圾正确分类。在推动垃圾分类进程的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4 结束语

垃圾分类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给市民们提供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生活环境,正确的将垃圾分类处理能够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也希望能够在宣传环保知识过程中,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也能为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出一份力,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废品重复利用率,对于一些产品的原材料的需求也会减少,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总之,垃圾的正确分类,是百利而无一害。

垃圾,随时都会产生,处理恰当就是财富,否则是灾难。尤其是在这个全球命运共同体,疫情肆虐的全球大背景下,在对于卫生要求极高的条件下,垃圾分类在所难免、势在必行。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率先开始垃圾分类的活动,那么作为众多中小城市之一的亳州市也要开始行动起来。垃圾分类是个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应该得到重视,与潮流共同进步,才不会被落下。亳州市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自己的垃圾分类计划,有条不紊推进垃圾分类进程,相信在未来,垃圾分类终将成为常态。

猜你喜欢
亳州市市民分类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分类算一算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说说分类那些事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防止溺水】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发展研究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