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策略

2021-03-26 18:55
畜禽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源规模化畜牧

蔡 洁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畜牧科技推广站,云南 东川 654100)

0 引言

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对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科技辅助下,畜牧养殖规模化成为常态,并在提升养殖户收入的基础上实现了精准扶贫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促进了养殖业的多元化发展,并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探讨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具体应对措施,以实现畜牧养殖的绿色生态化。

1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1.1 土壤污染

规模化畜牧养殖是科技发展的成果,能实现畜牧养殖的快速发展,并依托技术实现养殖的现代化、规范化。但规模化畜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对养殖区域及周边区域的土壤造成污染。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一部分可以被土壤分解和吸收,但是其中的有害物质不会被土壤吸收,且会一直存留在土壤中无法释放。有害物质存留于土壤中,会逐渐改变土壤的结构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而造成土壤的永久性且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发展。

1.2 水源污染

规模化畜牧养殖除了对土壤造成污染,还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规模的畜牧养殖会造成区域水源的大量蒸发。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水源蒸发明显。夏季,温度升高,水源蒸发速度较快;冬季,降水量少,水源蒸发也会加快,进而导致区域空气水分含量低,使得区域气候干燥,降低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和生活质量。畜牧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其对饲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饲料的大量使用会对区域水源造成污染。特别是以牧草为食的养殖业,为了灌溉牧草,会使用大量水源,进而导致区域地表径流发生变化,最终减少水资源,威胁人们的用水安全。

1.3 空气污染

规模化畜牧养殖除了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畜牧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排放的各种污染气体也逐渐增多,进而影响空气的洁净度。特别是在畜牧养殖发达区域,大量养殖动物排出的粪便形成的有害气体,会直接造成区域空气质量下降,进而对人类生存环境形成危害。

2 规模化畜牧养殖影响环境的原因分析

2.1 环境保护意识弱

规模化畜牧养殖主要是由企业实施,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弱。国家虽然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对畜牧养殖环境保护做了一些规定,也对部分区域的畜牧养殖进行了规划,但地方在执行时由于指向性低,导致畜牧养殖企业环保意识弱。畜牧养殖过程中形成的废物等随处丢弃,由于管理权限划分不明,导致处理不当,最终形成对环境的污染。

2.2 养殖区域分布不合理

部分养殖企业为了交通便利,选择市中心或人口密集区域作为养殖基地,忽视了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导致养殖区域空气及水源质量下降。畜牧养殖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病菌,如果处理不好,会污染人们的生活用水,进而对人们的生活安全及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畜牧养殖区域选择不合理,是破坏环境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2.3 无害化处理设备不完善

在规模化畜牧养殖过程中,无害化处理设备是减少养殖环境污染的重要帮手,能对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废气等进行处理,进而实现对环境的净化,最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无害化处理设备能从根源上控制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但是由于养殖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对无害化处理设备的配备不完善,导致无法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气进行处理,进而形成环境污染。

3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改进措施

3.1 科学选址,完善配套设施

规模化畜牧养殖,选址是关键,是减少污染的重要路径。在选择地址时除了要考虑交通因素,还要考虑环境因素,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选择地址,并对养殖场进行合理规划,以实现畜牧养殖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在选择地址后,要对养殖过程中的各种设施进行配套,目的是依托科技手段对养殖过程中形成的废物废气进行处理,在二次利用的基础上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规模化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首先,配置完善的废物排放和处理设备,以实现对养殖过程中废物的无公害处理,进而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其次,按照国家对养殖业的规定,完善消毒设备的配置,并结合废气处理设施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要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依托科学的消毒制度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再次,规模化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的粪便是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粪便进行科学的处理,依托粪便处理技术,在实现二次利用的基础上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3.2 加强环境监督,改善养殖技术

在规模化畜牧养殖发达区域,环境保护部门要和农业管理部门等一起开展对环境的监测,目的是通过对畜牧养殖企业的监督,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降低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监督时,对环境保护意识强、保护措施做得好的企业,要进行物质奖励,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环境保护意识差、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处罚;对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另外,要不断改善畜牧养殖技术,如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发酵床养殖技术、资源互利养殖技术等,并针对不同养殖动物品种选择不同的养殖技术,以实现生态养殖。动物粪便的处理,是养殖技术研发的关键,目的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对水源的污染也是畜牧养殖污染之一,可以依托生态处理技术处理好污水,使水源实现二次利用,在减少污染源的基础上保证水源的纯净。

3.3 树立生态养殖理念,加强生态治理

在规模化畜牧养殖过程中,要树立生态养殖理念,对不同的养殖环境要进行不同养殖品种和资源的整理,目的是通过优良品种的繁殖打好生态养殖的基础。在养殖过程中,要对饲料、配方等严格把关,目的是减少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的量。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性,利用绿色饲料保证动物排出的粪便能经过处理进行二次利用。在此基础上,要对养殖周边环境进行针对性生态治理。如利用除臭剂等对环境进行合理保护,实现生态畜牧养殖,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养殖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统一,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科技发展背景下,规模化畜牧养殖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畜牧养殖企业及人员要树立生态养殖理念,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依托科学选址、完善配套设施、选用生态养殖技术、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等对规模化畜牧养殖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规模化畜牧养殖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水源规模化畜牧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保护水源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南水源头清如许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