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在微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2021-03-27 13:44王微微袁建波徐运娥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8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涂片感染性

秦 欢,王 玉,王微微,袁建波,徐运娥

(遵义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贵州 遵义 563003)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以及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1]。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较早与临床疾病有紧密关联的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过渡学科。医学院校对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普遍分为理论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学习可为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实验教学是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学习中能够让学生掌握常见微生物学操作技术,也能让学生借助相关仪器观察到肉眼无法分辨的微生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1 案例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教学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态特点各异,逻辑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同微生物之间可能既具有共性又各具有特性。对不同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也有所异同,因此对学生来说,学习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常会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掌握。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塞式”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则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以学生为主导,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学生可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医学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4]。

2 标本库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2019年WHO公布的全球威胁人类健康前10位的疾病中感染性疾病占其中6项,表明目前感染性疾病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均极其依赖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与生物特性分析。细菌形态学涂片检查法是一种快速辅助诊断方法,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5]。如临床痰液标本,在涂片中未发现病原体,同时,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应考虑为病毒感染;抗酸染色如在镜下发现抗酸杆菌,提示样本很可能来源于结核病患者;如发现革兰阳性双球菌,矛尖相对,有荚膜则可能疑似肺炎链球菌感染[6]。大多数医院并未开展厌氧培养技术,对有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标本,单纯的需氧培养细菌可能并不能发现致病菌,此时涂片检查尤为重要,通过涂片检查可提示是否有厌氧菌感染。因此,临床标本库的建立为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提供了重要材料,对病原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及学习其判定方法在学生未来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临床检验专业学生今后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此外对临床医生来说,新病原体的出现、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条件致病菌的致病率不断上升等因素均使其在疾病的诊治及患者预后判断等方面对微生物检验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通过收集大量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涂片标本构建微生物学样本库,让学生更好地将镜下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其致病性相联系,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3 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及应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使抽象、枯燥的理论转变为生动、直观的案例,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通过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案例线索进行积极思考[7]。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将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点与临床案例有效联系在一起,学生不仅可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诊断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8]。通过与临床医院合作,获取多种临床案例记录,并针对病原微生物标本进行涂片染色,如条件允许还可通过影像学方式保存采集患者典型症状,方便显示将显微镜采集的涂片标本镜下形态与患者典型症状相联系,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患者可采集患者疖、痈、脓肿部位的脓液,进行革兰染色涂片标本的制备,在镜下可见细菌革兰染色阳性,成葡萄串样排列。又如淋病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而淋球菌是其致病菌,淋球菌镜下特征为革兰染色阴性,在脓液标本中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如在疑似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等标本中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是具有诊断价值的。不同临床标本,细菌镜下形态及排列方式可能会有差异,那么,可通过对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涂片标本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结合患者局部典型症状分析,加强对此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掌握,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需注意的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更新是一项细致和长期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补充的过程,需与临床紧密合作,获取丰富、典型的案例及样本,且样本库在建立过程中应遵循标准化、信息化等原则[9]。临床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对微生物学教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3.1完成实验室标本到临床微生物样本的更新 目前,大部分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主要示教实验室储存的细菌菌种的标本[10],这些标本与临床实际分离得到的细菌标本在形态、排列上有一些差异,不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而且目前存在微生物学标本数量较少、某些细菌形态不典型、标本种类较少、缺乏常见病原菌标本等问题。

3.2获得具有独立版权的教学资源 “互联网+”时代可轻易获取丰富的医学资源,同时,获取医学资源的渠道也有了很大扩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教学资源版权意识的提升[11]。作为独立的教学团队,拥有一套完整版权的微生物样本库(包含临床案例、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病原微生物涂片、对应治疗方案、疗效分析等)可为微生物学、检验医学、感染性疾病教学、临床各科室教学提供基本素材,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3.3提高教学质量 微生物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相关疾病一旦诊断,将具有较为清晰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这类疾病是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的较合适的案例来源,这类案例相对来说易于理解、分析。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可按病程和检验流程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病原菌特点[12]。这样可使学生免于复杂的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论依据探索,从而进一步解放思维,更好地探讨案例所涉及的医学伦理、临床沟通及社会问题等。

综上所述,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也是检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涂片镜检对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微生物涂片库的建立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重组性,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涂片标本用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交互性强,可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将病原微生物样本中镜下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与临床疾病相联系,更加巩固了学生理论课上所学知识。微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有力推动形态学科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涂片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思考心电图之17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