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档案管理的创新性发展论述

2021-03-27 11:54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科室

孙 丽

(淄博市中心血站,山东 淄博 255000)

一、概述

血液是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血液关系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采供血液的质量关乎人的生命。血站档案是记录在采供血全过程中最原始、最真实的资料,是血液管理的基础资料,是血液质量的真实反映。因此,血站档案也同样关乎着人的生命健康。进入新时代,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迅猛发展,也将档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血站档案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展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二、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执行力

虽然在血站档案管理中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了各科室的档案管理员等相互协调配合档案管理组织架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档案管理机构与各科室协调、配合不够,导致资料上传不及时、上传资料不完整、资料质量不高、档案整理归档不及时的问题。尤其是对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要求上执行的不够坚决,执行力不够。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血站档案管理人员兼职过多,有的身兼数职,加上有的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致使不能够专业的、专一的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二是作为提供档案基础材料的各业务科室,由于业务量大加上人员流动快,也很难做到专人专管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和整理归档及上传工作,执行力就无从谈起了。三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有的工作人员没有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之上的理念,服务群众意识差。四是工作纪律意识淡薄,有的工作人员工作消极懈怠、不思进取、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看待,敷衍了事、粗枝大叶现象普遍存在[1]。

2.约束力不足

近年来,对于如何保证档案真实、完整等方面制订了各种制度,甚至有法律层面的规章制度,但由于没有约束力,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责任追究,致使执行制度只停在表面上。在采供血过程中,特别是个别的业务科室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只重视业务,对于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认识不清,在基础资料的填报、存档、上传上存在着记录不完整、归档不及时、上传有误差等问题,有的基础资料记录敷衍简单;有的随意涂改明显;有的漏填漏记严重;有的数据代填或代签名;有的提前记录或事后补录;甚至有的数据、血型出现偏差。部分工作人员主要对于记录具有的法律效力认识不清,认识不到对自己在记录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以及未正确履行职责出现问题所面临的责任追究。管理者也存在着失职失责行为,没有从思想上足够的重视,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发现,或发现了问题怎么处理没有明确的意见。对出现的一些一般问题只是简单的说说,甚至连批评教育都没有。对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也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分别进行处理。问题不了了之、大而化小现象突出。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相关人员也同样没有给予相应的追责和处理。工作人员的问题意识不强,总觉得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出了问题也无所谓。即使处理也处理不到自身,没有敬畏意识、责任意识。

3.标准缺乏统一性

血站作为采供血专业机构,其业务工作具有特殊性,与其他卫生医疗单位工作性质完全不相同,其独有的特殊性决定了血站档案管理的特殊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血站档案管理尚未有规范的标准,现有的卫生医疗单位的档案管理模式,对于血站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完全适用。目前在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归档资料的标准、内容、范围和管理利用等,其规范化、标准化很难实现,不能完全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归档。这种不规范、不标准的建档方式对于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产生了影响。

4.利用价值不高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是存在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它处于静止状态,其价值和作用没有被发掘和利用。只有在使用查阅使用档案时,档案价值和作用才能显现出来。不能让档案处于经常闲置的状态,淹没了档案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档案的管理水平,档案是否完整、齐全,档案的质量也影响着档案的价值体现和利用。血站档案是珍贵的历史记录,不单单记载采供血的过程,也记载着血站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历史进程。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只重视档案的上传、整理、收集、保管,对于档案信息利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档案被搁置,许多历史档案资料沉睡在档案室内,体现不出任何价值,失去了存在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1.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要改变过去档案管理的旧模式,树立崭新的管理服务观念。不能墨守成规,只是整理、收集、保管,要有创新理念。要牢固树立档案服务的理念。档案是一项基础工作,要把无偿献血的事业作为档案管理服务的首要任务,要为采供血的质量和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撑,建立满足采供血需求的档案管理模式。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下档案管理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对象,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促进无偿献血的事业发展。

2.运用现代化手段

要将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要建立以现代科学手段支撑的档案管理方式,以满足新形势下采供血的需求。要对档案管理进行现代化技术革新,通过现代化手段,提高血站档案管理效率。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掌握采血的源头及献血者分布等情况,掌握供血的去向,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3.创新管理手段

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与时俱进,要打破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和方式方法。一是加强业务科室基层档案管理的建设,配备专业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档案的质量,提高档案的上传效率,保证基础资料记录不出错。二是加强站档案人员的管理,要树立大局意识,配合意识,一盘棋的思想,站在全站的角度考虑问题,统筹血站统计档案、人事档案、设备档案、血液档案等各个方面,纳入统一的档案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安排,一体推进。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建立考核责任制,实行量化管理。区分档案管理工作中,干好干坏一样,干与不干一样的传统观念,实行激励机制,与工资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对成绩突出、责任担当、效率高、干事创业表现好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实行奖励。对于工作中责任心不强、马马虎虎、拖拖拉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实行惩罚。四是加强监督,实行责任追究。要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档案管理日常工作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按档案管理规定进行记录、整理、归档、分析、上传。对出现的一般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对出现的严重问题进行问责。实行责任追究,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还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科室主任甚至领导进行问责。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科室和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

4.找准目标定位

要改变过去档案管理那种只为领导服务、只为上级报数字的传统观念。档案管理也不只是为了存档、查询。档案管理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原则,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时刻绷紧血液质量安全这条生命线,保证档案管理不出错,尤其是血液的档案管理、血液的血型记录要保持零差错。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要改变服务方式方法,把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要主动指导各科室开展档案的归档、记录、整理、上传等工作,主动将档案成果报告给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要主动跟踪重大项目,及时收集、记录、归档,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充分挖掘历史档案的价值和利用

必须开拓创新,采取措施,让领导和业务工作人员走近档案,接触档案,认识档案,充分提供机会,最大限度地开发和使用档案资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用现代的方法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充分挖掘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目前正在开展党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不忘初心,汲取前进力量,激励我们前行。同样,血站的历史也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同样走过艰难的历程。早期的血站建设,没有资金、没有人员、缺少政策支持。老一辈血站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了卫生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财政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一边建设,一边发展,砥砺前行,践行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段历史是珍贵的、难忘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充分挖掘这段历史,搜集当时的历史资料,建立完整的历史档案。虽然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血站的责任没有变,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理念没有变。要充分把老一辈血站工作者的干事创业精神传承下去,充分利用这段历史档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这段光荣传统,继承这段优良传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职责使命,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用传承的力量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地履职尽责,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再创辉煌,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再发展。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唯有提高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

猜你喜欢
采供血血站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