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应对5G时代的策略研究

2021-03-27 11:54寿文星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时代

寿文星 肖 洁

(银川市图书馆,宁夏 银川 750001)

一、5G时代与图书馆

1.5G来了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即4G、3G、2G系统之后的移动网络延伸。主要致力于提供更高速率、更短时延、更低功效、泛在的网络[1]。2013年2月,欧盟宣布,将拨款5000万欧元加快5G移动技术的发展,那时5G对我们来说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概念。2019年6月,国家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了5G商用元年。

2.5G意味着什么

5G技术是一项基础性技术,并非提供特定具体的某项服务,但是它又无所不在,是科技和社会的支撑性技术。如果说过去的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目标就是为了面向每一个人、解决点对点的通信问题,那么5G已经在技术上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他需要面对的将是所有的产业,解决的将是整个社会互联、连成为一体的全新技术问题。对几乎所有产业门类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消费娱乐等各个方面[2]。

3.5G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深刻影响

3.1 读者阅读行为的改变。2017年“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68.2%,比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手机阅读率达到66.1%,连续8年增长[3]。数据表明,大众的阅读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4G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拉低了全国图书馆的借阅总量,到馆读者人数也呈下降趋势。读者的阅读方式逐渐倾向于移动化、碎片化。5G技术使得手机上网速度与之前比较有百倍的提升,浏览图片、观看视频会更加便捷流畅,读者的休闲时间可能会有更多的分配途径,图书馆与多种媒体并存,对读者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

3.2 带来新的技术,新的机遇。任何事物都有正负两面,5G技术一方面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同时,也会给图书馆行业带来新的科技,开辟新的服务天地。业内专家对5G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分析多以应用场景展望为切入点。无感借阅、导览导航、超清全景互动直播、智慧书房、智慧场馆、云课堂、精准推送、机器人服务、智能安防监控、区域联盟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应用5G技术可以发展的方向。

二、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起步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面对5G的到来,我们可否跟上时代的脚步,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梳理西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应对策略。

1.资金投入不足,与中东部图书馆服务水平差距持续增大

资金不足是制约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图书的购入与维护、各种讲座推广活动、设施升级与维护等都需要资金支持,尤资金不足引发的图书馆资源建设落后、设施不齐全、员工培训滞后、群众满意度降低等问题不会是单个出现,而是会衍生出一系列的负面因素形成恶性循环。2014—2016年各地区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西、中、东部地区的增长率分别为25.3%、28.3%、30.6%,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本身在基础设施、馆藏资源等方面已落后于中东部,资金投入增长跟不上将会继续拉大与中东部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差距。5G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某些方面会降低成本,但是引进智能设备仍然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2.人力资源疲乏

首先,高端技术人才缺乏。西部地区相较中东部地区高校数量少,本身地区人才储备已处于劣势,加之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死板、工资收入低等因素,使招不到、留不住高端技术人才成为西部公共图书馆的通病。缺少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型人才使得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核心乏力。

现有从业馆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思想僵化,对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强。年轻馆员多被行政事务所累,深入服务一线的机会少,对图书馆事业难以产生感情,使图书馆人才梯队断层。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科技加思维的转变,缺少核心引领和馆员群体服务思维的突破也是阻碍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奔向5G时代的主要绊脚石。

3.移动服务开展不深入,缺少互联网思维

西部地区县级以下的小型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进程缓慢,仍以传统的建书屋、阅览室为主,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陈旧,网络多半不通,基本没有向边远乡镇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通常可以提供APP、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等移动阅读服务,但是服务的深度还有待提高。西部公共图书馆很少有自属的APP,多是借助超星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无法附加个性、便捷的服务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推送频率低、互动性差;微博的粉丝数量也很有限。

移动服务开展的现状不够理想,最主要还是意识和思维的限制,领导层面和多数馆员不重视移动服务,认为这只是个别人的工作任务,工作重心还是放在传统借还书业务上。而东部一些省份,如浙江省在2015年就联合全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发布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开始了将互联网思维从意识到行动的转化。相比之下,我们的互网络意识与东部先进省份还有较大差距,“互联”“共享”的理念还多是停留在口头上。

三、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面对5G时代的应对策略

1.关注行业和社会的科技发展动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特色

1.1 关注业界的发展动态。我们要了解5G是什么?图书馆行业可以利用5G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也就是去关注5G在图书馆行业的应用场景和东部发达省份的实践成果,结合我们各馆的实际情况和服务群体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服务特色,并以此为主导思想配置资金和人力等现有资源。

4G 时代应用商已经开始向我们兜售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资源和电子产品,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数据库、图书下载机、阅报机、盲人听书机……有限的资金怎样在众多的资源和产品中分配?西部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中可能更多感受到的是资金捉襟见肘的艰难,也有时是一笔突如其来的经费不知该花在哪一项上更合适。5G技术使网络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必将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物流、智能服务空间构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用户的社会教育等方面,也会出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应和读者不断变化的服务需要,必须有贯穿始终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特色,才能做出合理的配置选择,资源才不会是简单没有灵魂的堆砌。

1.2 关注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向。5G将是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新生事物和新的思维方式将层出不穷,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其他行业的新动向,也许会和图书馆服务碰撞出新的火花,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比如4G时代在线共享、租赁商业模式(如共享单车、云计算)的推广使得共享租赁的理念已植入人心,5G时代如果物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进一步衍生,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有可能导致所有带有移动网络功能的设备共享免费化,这无疑会引起公共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且远比5G速度上带来的提升更加深刻。

2.学习科技、活跃思维、塑造图书馆“新人”

新时代图书馆变革的基础是,我们要有学习能力强、对新生事物和科技感受敏锐、思维活跃并有图书馆情怀的馆员,这是图书馆事业推进的核心力量。高端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仍然需要不断争取引入,但是打造团队学习求知的氛围,对现有馆员群体加强业务培训、鼓励其对各种有益的新事物进行尝试,用科技和专业知识“洗脑”,激活整体的创造能动性,塑造图书馆“新人”似乎更加迫切。

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提供新的学习平台,网课、直播等教学模式被加速普及,也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媒体融合的进程。西部图书馆员不应该再抱怨没有学习交流的平台和资源,只要有开放接纳的心态,学习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同时,5G技术是万物互联的基础,生活中将无处不在,图书馆员首先是社会的人,应该被鼓励体验各种新的科技和文化形式,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因为这在将来也会变得没有明确界限了。万事皆学问,鼓励馆员体验各种新生事物也是在为公共图书馆可能的服务转型做好最具体的铺垫。

3.图书馆服务回归人文关怀

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中,我们有时会一味地追求新技术,忘记了图书馆服务的人文本质,5G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智能设备将会投入应用,发展速度可能超过人的适应能力,人们会倍加怀念带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和慢节奏的生活。图书馆在拥抱新时代和新技术的同时也一定不能丢弃传统阅读服务,重视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5G技术可以运用在读者需求分析、沉浸式阅读体验、智慧场馆的打造等方面,目的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全方位的满足,而不是拥有这些技术和设备本身。

结语

综上所述,正在到来的5G时代将孕育一场全社会各行业的深刻变革,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怎样在原本劣势的发展境遇中异军突起,因地制宜地将新科技运用于服务实践,回归图书馆服务的人文关怀,完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变革,这将是西部图书馆人努力求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时代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