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研学思路构架和探索

2021-03-27 11:54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旅研学旅行

谢 帆

(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重庆 400014)

研学旅行主要是以中小学生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将集体旅行生活作为发展载体,借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和道德素质。在多种社会旅行支持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具有体验型、教学性和研究型的教育学习活动。近年来,研学旅行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都开始关注教育加旅游的新型学习发展模式。在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文旅融合时代的发展阶段,部分公共图书馆开始积极探索研学服务的综合发展措施和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将主要从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发展措施,如何促进在公共图书馆中进行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研学实践教学方式的发展

1.研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发展,中国相关的实践学习课程模式教学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发展形成性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促使学生可以灵活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上中国的研学旅行初始形态在孔子时期就已经出现,但真正发展成为现代的教学模式还是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纲要提出的“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作为教学模式发展的初始阶段[1]。

2.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发展由来

在2016年到2017年发布的相关教学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其实是通过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利用集体旅行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而且在指导意见中还指出了各中小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旅游情况,将研学实践课程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安排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规划合理安排研学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研学评价机制[2]。

从相关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研学实践教育相比之前的延伸教学更具体明确。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的规划教育环境不同,研学旅行的教育重点在于旅行,目的是在旅行中获取知识;而研学实践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教育,目的则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这种不同也表明在进行活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教育环境并不一定必须局限于单一的形式教学。

二、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性质和社会教育职能要求公共图书馆承担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服务职责。公共图书馆需要将推动和引导作为服务核心,承担起服务全民阅读的职责以及提供相关免费公共教育文化设施;并且坚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主要发展观念,明确定位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职责。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根本内涵就是在课外进行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其主要发展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目的和要求相一致。因此,在发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方面可以结合公共图书馆的教学和服务职责,推动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也针对图书馆和学校的工作连接关系作出相应的规划和调整,要求公共图书馆为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服务支持,加强与学校的协作交流,建设互助联合的服务机制。

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读者群体,而且中小学生也是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3]。公共图书馆通过参与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读者队伍,还可以顺应教育部门的政策号召,优化公共图书馆内部服务空间场地,从而提升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的活动水平,社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2.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可能性

首先,公共图书馆有独立的服务空间和相应的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等,可以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开展独立、专业的服务。其次,公共图书馆有专业的服务型人才,具有相应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服务人员。另外,公共图书馆还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增加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图书报刊和数字资源等图书资源的采购和收藏,以便中小学生和其他读者群体的参考阅读。最后,相关公共图书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都有长期为中小学生服务的经验积累,而且相关图书馆与有关博物馆和文化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合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加强了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服务的优势基础,扩展了研学实践教育的参观学习场所,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发展基础

1.空间场地发展

公共图书馆想要坚持做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服务,就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发展特点和根本情况开展服务。同样是为读者群体服务,但为来馆研学的师生开展服务和为普通中小学生读者群体服务是不一样的。首先,在场地需求和场地安排上,日常接待普通读者群体并不需要确定专门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场地,因为普通读者常常是以个体为单位入馆;而来馆研学的读者群体则常常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入馆,这种就需要图书馆提前规划阅读空间和阅读时间来接待一定数量的读者群体。其次,在公共图书馆相关人员进行规划安排阅读场地时,更需要明确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以便有效整合学校和图书馆的社会职责和社会观念,将基本服务活动积极融入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也就是说,图书馆在规划安排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场地的时候,需要坚持馆内空间设施布局适应研学活动安排的根本原则,以不影响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职责为发展原则。

2.文献信息资源重组

在主题图书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研学活动,是一种深度延伸、可以高效实行阅读推广,不仅可以突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和服务优势,还可以在不影响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原则下,坚持以图书馆加阅读学习为发展原则的活动形式。按照研学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安排需要规定活动主题,以方便组织收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例如在图书借览室,将体现活动主题的图书挑选出来,在研学活动的场所集中展放使用。根据主题活动充足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其发展目的更利于读者的学习开展和书籍找寻。

3.研学课程研发工作

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其重点在于研学课程的研发工作。想要有效开展这项重点工作,首先需要深入学习领会相应文件政策的指导深意,再根据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原则和中小学生研学的实践教育活动,有效结合内容和实际条件,最后研究组织相关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课程。

课程研发工作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图书馆独立研发开展,也可以是图书馆与学校或相关社会教育机构等联合开发组织。研发课程并不局限于单一化的教学设计形式,既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是单一的。在课程研发工作中可以将课程设计和研学活动线路结合考虑进行设计,推动研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发展,通过图书阅读的内在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思路从阅读起源发展,形成多种活动形式,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体系,并充分发挥研学实践的教学作用。

4.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

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服务,实际上是一个新型发展课题,在发展初期,缺少专业的服务型人才。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关键。从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原则来说,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服务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图书馆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并且清楚了解中小学的主要教学规律和教学政策等。想要建设专业性人才队伍和提高相关服务人才的专业水平,就需要图书馆组织开展员工专题培训活动,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培养,还需要图书馆针对自身内部进行调整,合理调配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并将合理的空间场地规划调配到适合的部门进行使用和管理,同时,赋予研学活动服务和图书馆基本借览工作有机结合的职责任务。可以成立专业的研学服务部门,以合理调配和对接与研学活动相关联的各项基础工作,减少出现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浪费情况,合理调整人才队伍。在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基础上,图书馆还可以与社会进行积极接触,与社会相关机构形成互助机制,从而加强图书馆内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变革和发展,文旅创新融合的发展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公共图书馆作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需要积极地投入探索发展的实践道路中。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学活动的服务开展就是探索文旅创新融合的一个重要发展渠道。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具有其独特的发展特性,因此,在实践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充分结合公共图书馆的相关特点和发展情况创新优化,推动公共图书馆和文化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有效缓解社会方面对研学旅行的观点,调节公共图书馆文旅文化服务之间的供给矛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延伸,进一步发挥社会文化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文旅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研学之旅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