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

2021-03-27 11:54邢沙沙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目标

邢沙沙

(青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山东 青州 262500)

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意义分析

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是当前财政管理体制重要的管理形式,对当前落实节约型、服务型的政府建设工作有相应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各区域政府财政收支面临较大的平衡压力,同时,随着当前供给结构关系的改革,以及相关工作持续的深入,再加上减税、免税工作的持续进行,使政府以及相关行政单位的财政收入不断地减少,而此时相关部门对于相关资金预算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大,造就在新时期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开展相应的政府管理工作,有较大的工作管理难度,因此,必须要实现对相关工作管理进行有效的编制和预算管控,以此来解决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所存在的矛盾问题[1]。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支出结果为主要导向的工作管理形式,来实现对相关预算支出的责任管控以及效率提升。在相关管理工作中,主要是落实对项目资金预算的编制以及预算管理的执行、审核、监督、反馈、应用等一系列的管理过程。通过此类管理方式,能够全面提高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透明度,以此来实现相关部门长远的发展。随着我国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不断制定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当前绩效评价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由于其面临的评价对象多样且复杂,使对应的评价管理工作时刻处于复杂的管理程序,以及烦琐的管理体系中,从而导致评价工作失去了其原有的评价管理效果,同时,由于相关信息反馈不及时或不充分,导致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还存在相应的欠缺。

二、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状况分析

绩效评价主要是参考已设定的绩效管理目标,结合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模式,以及相关指标体系、管理标准,对各项财政支出和产出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和管控。

1.拓宽绩效评价范围

在当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地依照财政部门的工作管理需求,对项目支出状况落实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在具体的评价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落实对项目属性考量的工作,实现对项目信息的一次性自评工作。同时,基于项目的资金,相关工作人员在绩效评价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对金额较大的项目侧重进行绩效评价管理,以此来实现对整个项目有效的管控。随着当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对象以及相应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也为当前落实高质量、高效率的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管理数据,为后续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2]。

2.规范绩效目标填报

落实绩效目标的管理工作是开展绩效评价相关工作的基础所在,在对相关绩效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具备相应的指向性,确保对应的绩效评价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绩效目标要从原本单一的产出指标全面地转换到项目工作实际的产出和效果指标共存的评价考核工作中,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工作,对现有指标数量进行合理的管控。

3.整合绩效评价指标

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对现有绩效目标达成的状况进行阶段性考核的主要工具。由于各部门及业务开展存在相应的差异,以及不同的项目需要具备不同的工作需求,因此,在对应的指标管控工作中也有相应的差距。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在进行绩效指标的设立过程中,应当合理地对现有的指标进行归纳和整理,确保对应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对应项目的实际状况。

4.组合绩效评价方法

在进行绩效评价管理的过程中,要适当地选取绩效评价的方法,避免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出现单一的评价管理工作,从而给当前的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以及评价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尽可能选择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来确保评价管理工作具备基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尽可能采取组合绩效评价方法的形式,尽可能弥补单一方法所存在的工作管理缺陷。

5.推进评价结果反馈工作

项目绩效评价结果通常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相应的信息反馈。具体来说,以报告表格的形式向相关财政部门以及上级部门进行信息回馈,或是以公开、透明化的形式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反馈,或是以公示制度向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反馈。总之,项目评价结果需要接受社会各部门的监督,并且在反馈过程中,时刻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绩效目标设定不清晰

对绩效目标进行有效的设定,是落实绩效评价工作的首要前提,是相关绩效目标填报质量的管控、也会影响着评价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果。从现阶段实践工作中可以看出,落实对绩效目标有效的设定,可以全面确保绩效管理评价工作有效地进行,但是现阶段绩效目标在设定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绩效目标设置不明确,导致出现相关目标存在误填、漏填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对项目比较设置过程中还存在不合理。具体来说,相关绩效目标还不能够对现有的长期目标以及年度目标进行设立和区分,结合对应的滚动预算项目管理的工作形式,对现有的长期任务以及短期任务进行制定。最后,对应的绩效指标在细化以及量化工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项目绩效目标表设计缺陷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通常是结合评价以及自评的工作,但是在该过程中,通常是以部门自评为主要的工作形式。在对应的评价工作中,项目绩效目标表主要是对现阶段资金的使用综合状况,以及具体绩效指标设定为主。但在对其进行设计、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应的缺陷。比如,存在资金使用设计不全面的状况,表格只能够反映出资金的完成率,而无法全面地展示出资金具体的使用过程和状况,以及工作项目的实际执行效果。从而导致在相关工作管理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资金浪费。

3.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

落实对相关评价指标的设计工作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所在。由于每个部门的工作开展都具备相应的特殊性质,因此,相关部门很难以建立统一的指标,来衡量相关工作以及项目的具体执行状况。总体来说,当前评价指标的设计还存在不全面的状况,无法对项目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评价,同时,在评价指标设置过程中,其对应的个性指标的选取和占比还存在不确定的状况,从而导致对应的评价结果不具备真实性和合理性。

四、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对策分析

1.前置绩效目标申报

绩效目标申报工作是相关绩效预算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整个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具体来说,对绩效目标管理要做到统一的设立以及相应的分解,做到对相关同一类项目绩效目标的统一设定,落实科学化、规范化的对比和管控工作。

2.完善目标申报设计

在落实项目目标设计过程中,若存在相应的缺陷,则导致对应的项目评价结果会存在相应的偏差。在落实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全面体现出项目实际的状况,突出项目的重点,并且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融合其中的差异,对其开展相应的设计。在设计环节需要尽可能弱化资金的执行率,尽可能对相关项目的执行结果落实考察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并且包含工作管理的重心。在项目目标申报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动态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设计管理形式。

3.科学设定评价指标

在落实绩效指标的设定过程中,需要全面以科学、合理、客观的工作形式来确保相关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出项目的实际状况,同时,对应的评价指标还具备相应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在对评价指标进行设定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以项目作为根基,完善对应的设计框架,细化框架内部项目的类别,对现阶段以及过往同类型的项目其所包含的指标进行归纳和总结,确保对应的指标设立具备公平性和公开性。也要在长时间的指标设立过程中不断地完善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指标设定工作。在设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积极地设定备选的指标方案,为后续的年度项目目标申报工作提供相应的便捷。

4.优化评价方式的选择

在当前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主要是结合财政部门来主导相关绩效评价工作。同时,落实相应的部门自评以及第三方辅评管理工作,尽可能避免在自评工作中出现舞弊的现象。因此,在评价方式的选取方面,尽可能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评价形式,实现对整个项目支出的有效评价和管控,对其中的重点项目开展阶段性的评价,引入第三方的机构进行复核,尽量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评价工作不能够正常开展的现象。并且对于第三方评价工作,应当是在相关财政部门的直接任务下达的前提下,来开展相应的工作。此外,还需要对相关部门的自评可信度进行有效的复核,以确保相关评价方式具备基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强化监督问责机制

在当前绩效评价工作中,由于绩效反馈无问责是导致其对应的评价管理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该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将预算资金、支付进度与项目的执行进度相互融合,并且定期地报告给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实时的项目监控。根据各阶段的评价结果对整个项目落实问责管理机制,尽可能凸显出绩效考评工作的具体工作意义以及项目绩效考评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该过程中,首先需要以预算单位的视角,对于相关预算绩效管理不达标的部门以及项目开展约谈工作。此外,对应的项目承担部门还需要对未达标以及未完全执行的项目进行相应的整改。

结语

总体来说,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到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合理地制定项目管理目标以及项目管理指标,以确保相关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项目实际的执行状况,以此来提高相关绩效管理工作的最终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目标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