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治理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与路径研究*

2021-03-27 11:54冉玉嘉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劳动质量教育

冉玉嘉

(西南石油大学 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引言

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从顶层设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进行了价值引导和政策支持,同时,也对地方和高校提出了要树立先进劳动教育理念、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深入,国家制定了与“教育质量”相关的政策若干。作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时代意义[1]。

一、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治理的现实意义和内涵

开展高校的劳动教育质量治理是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提出的,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治理是高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2],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和全面人格的主动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新方向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展党的教育内容和目的的重要途径[3]。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已被完全纳入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与“德智体美”四育合并成为民族复兴的基石。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使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要从生产服务性劳动、思想改造性劳动、手脑并用型劳动、全面发展型劳动和创新创造型劳动等的传统质量标准迈向新时代的高度[4],即从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重塑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在牢牢把握新时代的使命和任务的基础上树立劳动教育的新思想和新任务。

2.新时代劳动教育质量的新内涵

要厘清新时代劳动教育质量的新内涵,要清楚教育质量治理的本质。教育质量治理本质是将提升教育质量作为目的的教育行动,其中追求高等教育往更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是教育质量治理的重要目标,而促使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称为“治理”[5]。因此,劳动教育质量是指以新时代的阶段发展任务为指向,在综合新时代的主要社会元素、职业元素和教育元素的基础上,建构与新时代发展相匹配的劳动教育场景,推进与之相适应的劳动教育过程,在劳动育过程中满足学生成为新时代优秀劳动者需要的程度。

二、质量治理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模式构建

1.主体作用机制分析

质量治理视角下的劳动教育强调承认和面对多种质量主体和客体的存在,在综合考虑影响质量的多种要素,厘清其以学生为主体,其他利益相关者为支持主体的劳动教育模式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这里的支持主体主要涉及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公众等。要加强和推进劳动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其他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地位、角色、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劳动教育中的诉求,并深入细致地做好各主体的诉求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把促进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劳动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2.模式构建

作为劳动教育实施主阵地的高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作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构起全方位、立体化劳动教育模式[6]。因此,高校在构建劳动教育模式时,要将提升劳动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目标,同时,把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作为劳动教育开展实效的评价指标,即在质量治理视角下以“体验”为切入点,“实践”为突破点,“融入”为关键点,“课程”为着力点,构建具有普适性并整合能力体系、知识支撑体系和实践体系的高校劳动教育模式。

在能力体系构建方面,主要关注劳动教育受教育主体素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学校可以联动家庭、学校、企业共同加强大学生的劳动素质培养,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家长微信群,由各班辅导员或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联络,向家长传达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一些必要的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和学校基建处、国资处、后勤等部门合作共同为大学生在校内提供专业劳动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日常劳动;通过和校外企业共建的生产实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社区服务基地,借助社会资源定期合作,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主题公益活动、技能培训等,加强大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

在知识支撑体系方面主要是通过整合建构主义中的“学、思、知、行”思维,落实劳动教育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是指,以“学”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理念的正确树立;以“思”凸显劳动教育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巩固学习成果,切实领悟劳动教育的要义;以“知”促进劳动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注重学生对劳动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知,尤其是对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把握的好坏;以“行”确保劳动教育的长效性,指导践行劳动教育,磨炼劳动意志。

在实践体系方面主要是指联合社会、家庭共同搭建劳动教育模块实践体系,共建劳动教育大环境。对“内”要挖潜。一是设立专门劳动实践课程,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明确分层次的设计劳动实践内容。二是结合专业实践课程,分年级制定实践方案,在低年级专业认知实习环节,提升专业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在高年级的高年级的专业课和实践环节,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打造劳动教育社团,在现有的学生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7]。对“外”要开源。一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生产实习基地”,鼓励企业接纳更多的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校外的劳动资源,与学校周边社区共建“社区服务基地”;与革命老区、红色革命基地加强协作,为劳动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还应向学生家乡、家庭延伸,在拓宽劳动教育内在资源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即时体验、强化意识。

三、质量治理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实现和演化路径

1.实现路径

通过研究推进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并提供长效服务和激励机制来探索质量治理视角下地方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1.1 制度保障

高校需大力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在管理决策、岗位聘任、党建工作、师德师风、人事考核,教师发展、学生活动等多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或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和办法。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立劳动教育学生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相关项目申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创新。

1.2 组织保障

1.2.1 建立专门的领导工作机构。各高校应建立校院两级劳动教育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考核劳动教育开展的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建设方向,部署实施劳动教育的重大事宜。

1.2.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专门的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中,通过不断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和观念,从而提升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完善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师选拔管理制度,实施师资公开选拔,跨学科连聘,鼓励建立由劳模教师、思政教师等组成导师组,对年轻教师开展培训。

1.2.3 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保障。学校应高度重视各二级学院劳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为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各高校可面向各自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示范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示范点”的培育和建设工作,对二级学院的劳动教育开展工作具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

1.2.4 与其他单位的密切配合。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心健中心等基础学科教学单位以及艺术文化等通识教育单位的合作,探索形成全课程、全方位的劳动文化、价值取向的育人体系;建立与后勤宿管、图书馆、保卫处、食堂、志愿者基地、实习单位等多部门联动机制,采用多形式多内容的服务体系,把劳动教育深入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1.3 硬件与资金保障

1.3.1 提供相应场所和硬件的保障。各二级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党团活动室以及学生文化园区等场所,作为师生发展与服务、文化建设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活动园地,具有会议、培训、休息、阅览、上网、视频学习等功能。在保障现有场所的设备更新、硬件维护、书刊订阅等基础上,各二级学院还可进一步打造更有学科特色、功能更加多元的各类教育基地,用以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1.3.2 多渠道给予资金的保障。按照劳动教育试点改革计划,依据师生人数规模设立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项经费。根据学校的经费支持情况,缺口资金由学院自筹,确保完成建设计划,纳入学院专项经费预算,专款专用。

1.4 质量保障体系

1.4.1 加快完善劳动教育“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第二课堂”育人形式。课堂教学是各式教育开展方式和途径中的核心,要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质量,就需要新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下,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完善课程系统设置、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教学方式,使劳动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殷实,提升教育实效。

1.4.2 完善评价体系,加大劳动评价的占比。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育人特点,理应同其他教育形式一样进行效果评估。因此,为保障劳动教育的质量,需构建完善的系统综合评价和考核机制,而涉及考核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方面,应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纳入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范畴,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应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可以将学生的劳动态度、参与劳动情况、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等进行量化或质性评价,从而给学生提供发展和改进方向[8]。

2.演化路径

研究高校劳动教育从质量监控、评价到质量治理的演化路径,阐明质量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目标是保证和提供劳动教育的质量,途径是通过多个行动主体相互协调、遵照共同规则和制度安排来达成提升质量的共同目标。因此,从简单的强调劳动教育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上升到具有共享特征的质量治理,实现对劳动教育质量的静态描述上升到可操作的动态规范。

在质量监控方面,依托我国相关政策与实施原则,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与可靠经验,通过对政策、项目、文献开展分析,并结合专家论证、社会调研等方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与丰富,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劳动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教育模式,通过总结梳理,得到能够量化的指标与无法测得的变量,最终构建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在质量评价方面,首先是对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以及工作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包括是否在活动中渗透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想,是否在教学中涵养了正确的劳动理念和劳动价值观。而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查看学校、各二级学院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也可以查看教师、专家、劳动等群体有关劳动教育的知识讲座,组织技能比赛观察学生的熟练态度情趣、熟练程度等。在课程落实方面,可以检查劳动教育必修课和实践是否保证了学时量。评价形式可以是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成效展示,查看党支部、团支部活动中劳动教育的内容,查看劳动实践活动基地的利用情况,活动成果展示等。在开展校内外劳动方面,评价标准可以是利用各种劳动教育契机开展劳动主题活动,在学校日常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可以是了解学校劳动教育的丰富性、适当性和真实性。了解学校劳动任务中学生承担完成比例;学生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与劳动相关的社团活动、主题活动情况;了解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情况;了解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情况等。

在质量治理方面,质量治理是系统工程,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治理中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的质量治理是以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为目标的治理行动,旨在凝聚全社会关于劳动教育质量的价值共识,消除多元主体的价值与利益分歧,努力形成促进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合力。为使劳动教育质量治理达到“善治”的标准,需要劳动教育各参与主体相互合作、共同推进,着力构建多元协同、多维支持的劳动教育质量发展体系。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劳动教育质量治理是一个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离不开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和家庭多个行动主体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共同参与、持续互动。并且需要这些主体同时发力、共同构建才能促进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形成,继而挖掘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适应各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劳动教育模式和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劳动质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