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常规在中等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21-03-27 11:54李风华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考勤教室常规

李风华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引言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其日常管理工作是非常琐碎繁杂的,为了管理好班级,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建立健全班级常规并能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持教室秩序,对班级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常规,简称班规,是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要求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学生在教室内日常生活应该知道的,而且确实应该遵守的,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适当地处理教室中人、事、物等因素,使教室成为适合学习的环境,从而达成教学目的的一套规则。好的班级常规与好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班级常规管理能够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明快高效。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中等职业院校。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这些学生在心智发展上、基础知识上、学习动机上、学习习惯上,养成教育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那么班级常规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考勤方面的班级常规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方面比较差,对自己的自控能力普遍不强,存在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旷自习等问题,需要班主任通过建立考勤方面的班级常规加强管理和引导。

首先,要建立课堂的考勤制度,包括任课教师上课的日常点名和班级考勤员的考勤双管齐下。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班主任首先要保证学生在上课方面的出勤率。对于迟到、早退、病假、事假、旷课的学生,一方面,任课教师要根据上述情况,在本门课程的日常考核分数上给予不同扣分,旷课达到十次将取消本门课程考试。另一方面,班级考勤员也要根据上述不同情况做好记录,纳入班级日常量化积分考核中。

其次,要建立晚自习的考勤制度。由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通常是全省招生,大多数学生都住校,他们不同于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强,学生上晚自习是学校的硬性规定。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晚自习上完成当天布置的课程作业,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因此,晚自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要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学校、班级的一些活动,如各种主题班会、每日一页字帖,课外读书活动,周记等等,只有保证出勤才能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常规时,需要明确晚自习的考勤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对于学生迟到、早退,旷自习等行为,班级的考勤员也要记录并纳入班级日常量化积分考核中,确保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相关行为的错误和后果,自觉杜绝上述行为。

最后,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奖惩手段。奖惩是处理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奖惩的标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商讨,做到公平公正,使大家心服口服,这样对于班主任日后执行时,做到有章可循。一方面,对于违反班规条例的同学,要严格按照班规约定执行相应的惩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奖励的激励作用,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的年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一味地惩罚会激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抗,班主任要对出满勤的学生,在班级量化积分考核上予以加分,并给予及时表扬和奖励,让他们在班级中形成示范效应,实现班级管理的正向运作。

二、建立课堂教学方面的班级常规

课堂教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班级常规中有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规定能够最直接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能够依靠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建立完善的班级常规从而得到解决。

课堂教学方面的班级常规是指教师和学生进入课堂后,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一,课前准备要求。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应进入教室,准备好各种学习用具如书籍、笔记本、文具等,并且保持教室的整洁与安静,等待上课。

第二,课上要求。上课铃响后,教师应立即进入教室,教师登上讲台后,班长喊“起立”口令,向老师问好,教师回礼后,班长喊“坐下”口令。上课期间,学生不允许随意调换座位、睡觉、玩手机、随便说话,学生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先举手,答问要起立。

第三,下课及课间要求。下课铃响后,教师应及时下课,不要拖堂,经班长喊“起立”口令,教师答礼后,学生才能离开教室。课间不得在教室或走廊大声喧哗和追逐打闹。值日生做好值日工作,保持教室清洁,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是否擦黑板。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制定课堂教学常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班主任要正确理解课堂控制的含义及偏差行为的性质。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班主任由于缺乏对偏差行为性质的正确认识,把妨碍教学过程的各种偏差行为都简单化地视为学生故意捣乱,于是在班级常规中采用惩罚的方式加以制止,但效果往往不佳。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课堂偏差行为的性质并不像我们设想的那么严重,而仅仅是这个时期学生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的逻辑反映。例如,课堂随便交谈是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碰到的最多的偏差行为,如果在这方面制定过于严格的常规,有碍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对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负面影响会超过维持纪律的正面影响。

其次,班主任在制定课堂纪律班级常规时要坚持健康课堂管理思想,实施健康课堂纪律。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正确对待学生的客观问题和缺点,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放弃任何学生,而应看到他在课堂学习态度上的进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改正不良习惯,培养积极的态度。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立、自强、自尊的心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交往多方面的健康。

最后,班主任在执行班级课堂管理常规时应当实行民主管理。师生间高度的信任、尊重和以诚相待,是成功控制课堂的重要原则。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学生的成熟程度和原有基础的不同,班主任在面对不同学生时,其领导作风不应千篇一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民主”“放任”和“专制”的最佳程度,并决定在哪方面可以放松一些,哪方面则需要严格一些,从而使自己的领导作风和班级常规更好的配合,使教育工作在民主式基调的基础上与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保持动态优化的发展关系[1]。

三、班级常规的执行

在完成班级常规的制定后,班主任必须要将其彻底落实于班级之中,以期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强化日常规范,达到班级常规制定的目的。此外,班主任平时应该随时给予学生指导和纠正,使师生共同建立起的各项班级常规能够获得维系,让班级常规内化于学生心中,使其愿意持续不断遵循。教师进行班级常规的执行与维系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班主任要提供一个具有支持性的班级环境,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及各科教师所付出的用心与关心。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与学生维持良好关系,促使班级常规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效用。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情感活动广泛且丰富多彩,表现出很明显的心理年龄特征。班主任要善于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包括能够保持正确的理性认知,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宣泄自己的情绪。班级常规的执行就是一个帮助所有学生调节情绪,保持理性,遵守纪律的过程。

其次,要让学生沉浸于教学活动之中。减少学生违规行为的最好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喜欢学习和上课,这不仅仅是帮助班级常规建立并执行的好办法,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的心思和时间就会用于各种学习活动,违规行为也就无由产生。想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热忱,以此感染学生,可使全班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上课更专心,学习效果更好。

最后,班主任在监督班级常规执行时要做到公平一致。班级常规的执行过程需要以坚定的态度前后一致的执行,否则即使班规制订得再好,教导的再完善,若班主任未能以坚定的态度前后一致的执行,常规将形同虚设。此外,教师在执行班级常规时公平对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做法不应因时间、空间或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尤其是因违规而施行的惩罚,要让学生觉得教师的做法是公平、公正的,并且得以贯彻执行的,而不至于心生质疑,进而产生严重的不当行为[2]。

结语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管理手册行为规范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的班级常规,不仅对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班级其他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良好班风形成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许多棘手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期开始之初,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班级常规,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且贯彻执行而得到解决,这不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

猜你喜欢
考勤教室常规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最严考勤”难留学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