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2021-03-27 11:54李向利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双元制口腔校企

李向利

(朝阳市卫生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德国职业教育的基石是“双元制”,这种培养模式的应用为德国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理论和技能的双重培养,使就业和生产岗位完美衔接,是为未来学生就业而工作的一种教育模式。推进“双元制”培养模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我校因地制宜、以专业为依托,有的放矢地开展“双元制”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共享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

一、省内外现状述评

近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然存在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德国“双元制”职业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体现了其强烈的实用性、岗位性、技能性、综合性等特征。在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在职业教育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程的学习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上偏重理论知识,缺乏对实践技能的有效设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弱,技术单一,技术面窄,通过传统职业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与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存在很大的断层,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归根到底就是所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用人的真正需求,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九十年代,我国就开始派人去德国取经,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中央、地方省市的教育部门陆陆续续派人赴德国学习深造,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也加强了与德国职业学校合作,各式各样的“双元制”班不断出现。2016年,鞍山市作为国家首批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为了有效解决人才培养和企业的供需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鞍山市现代服务学校创新性地建立了职教与企业相结合的“双元制”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岗位零距离对接。2019年6月28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连下三城,主题都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关: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署了《关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华晨宝马培训中心”揭牌、与沈阳市9所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签署10项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协议。通过校企有效合作、工学交替,形成“双元培养、合作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和有效供给。

二、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开始迅速发展,义齿加工业的发展也呈现了良好势头。我校开设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多年,2015年与北京笑傲卓美有限公司开始合作办学,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新篇章。但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较大的招生规模使专业师资出现缺口,原有的专业教师工作量加大,甚至出现一人教授多门专业课程的现象。

第二,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缺乏铸造机、打磨机、喷砂机等最基本的实验设备,数字化技术设备更是空白。

第三,由于教学设备不足,且现有实验设备也存在老化、落伍,不能使用,导致学生对所应掌握的雕牙、灌模型、常规义齿制作等基本技能不熟练,给学生实习也带来很大的压力。

第四,虽与北京笑傲卓美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六年,但也仅仅是向他们推荐实习、就业学生,笑傲卓美有限公司的“师傅”并没有亲自到我校授课参与教学。

三、构建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输入到企业中,只有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符合企业要求。在理论课程设计上,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以职业需求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和选择课程内容,理论课的内容不仅要覆盖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还要面广,深浅度适度,综合性强,更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以顶岗学习为主,企业的“师傅”全程参与学校和企业的实践教学。对所有的课程按照学期细化,无论哪一学期的课程,始终都是从泛到精、由浅入深。课程内容的设计都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编排,整个课程的设计更加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无论课程的设计还是实施过程,校企双方全程密切合作。

1.重新认定学校与企业职能

讲授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是学校的主要职能;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接受实践技能方面专业的职业培训。以育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课程思政教育要贯穿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教学全过程。

2.校企合作,引入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企业与学校密切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实现工作与学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学校学,在企业中用,将课本上枯燥、乏味、不好掌握的知识通过在企业实际操作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3.两类教学内容双重培养

学校的理论教学内容和企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是职业学校的两类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渗透终身教育理念,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效结合,最终形成学生、学校和企业发展的有机一体化。

4.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

学徒不能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顶岗实习过程中要保证学徒接受必要的、符合就业需求的学习与培训,学校要联合企业、行业共同制定一套统一而规范的培训考核标准。借鉴英国的《学徒制框架》、德国的《职业教育条例》和《框架教育计划》、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学徒培训标准,对教学评价的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5.探索1+x证书制度

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口腔技工证、口腔治疗师资格证和口腔修复工艺师资格证,拓展就业创业渠道。

6.学校实行双导师制

学生在校期间以师傅多对多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训中,师傅手把手教学生,无所保留地把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加强实践操作练习,加快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

7.建立“学分银行”

加快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定学分学时记录规则,指导学生建立个人学习账号,记录、存储学习成果,积累技能财富。我校将按照相关规则研制具体的学习成果转换办法,按程序受理学分兑换申请,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免修部分课程或模块。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依据相应的规则,结合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对X证书体现的学习成果提出建议学分。学分经过组织核定后,认定该学习成果对应的学分值。我校和培训评价组织根据X证书及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按照有关规则研制具体的学习成果转换办法,并在学分银行备案发布。

8.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开展技能大赛重构学生自信,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发展。

四、重新进行课程规划,分阶段进行人才培养

第一阶段: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培训。学生首先在学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时间为两个学期。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三学期,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以实践任务为载体,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第四学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专业实训基地,轮转不同实训岗位,完成生产实训。

第三阶段:职业综合能力培训。第五、六学期,学生完成在北京笑傲卓美义齿有限公司8个月的顶岗实习。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的反馈,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和所取得的经验,开发出适应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职业岗位的分析为基础,以工作领域、职业岗位要求的任职资格为主要依据,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与实际工作任务的高度一致性,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性,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高度一致性。

五、建立“校企互动”的师资队伍

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建立“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管理制度体系,创新教师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建成一支“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同时,通过主题研讨、专题报告、国内外进修等途径,加强教师综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职业教育呈现出教育优先,就业优先的发展趋势,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路径。“双元制”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寻求企业的意见,推进多元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确保了学校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使学生能顺利地从教育系统过渡到职业系统,在职业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元制口腔校企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