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

2021-03-27 11:54孙千民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想思维数学

孙千民

(克什克腾旗芝瑞总校,内蒙古 赤峰 025365)

前言

不能只注重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培养,而应注重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培养的数学思维习惯,构建自己的数学学习思想体系。新课改后,这点成了目前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数学思想开展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懂得数学思想。

一、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分类思想

数学对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对有关概念有充分的认识,习得各种算法的运用。

初等教育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入分类探讨思想,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分类思想中要明白问题的本质各有不同,需要按照情况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说明。与此同时,老师也要善于把类似的题型组合起来,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认识这些题目在解题中所产生的细微差别。这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全面性、缜密性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极限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生活中各种事情都可以用到极限思维。例如水滴石穿,绳锯断裂。把极限思想带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极限思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如何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去把握极限思想的思路和方法则是最关键的。日常教学研究中,数学教师应对极限思维在数学课堂上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取长补短,找出最优方法。

3.符号化思想

使用特殊的符号表示要说明的数学内容,如字母、数字、图形等各种特殊符号,这种思想就是符号化,简单而快速,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4.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充分利用“形”的表征形式,使数学关系得以生动表达。比如,通过一段直线长度或三角形的面积图,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数量关系。

5.教学预设中对数学思想予以明确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属于基础类的,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情况需要教师按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这些都需要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明确数学思维方法的任务。慢慢地从内心深处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课程解释的时候,老师要恰当地介绍数学思想,与此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把新的、有弹性的因素纳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下让学生理解、把握数学思维[1]。

6.转化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

因为小学生自身缺乏对抽象数学问题的转化的经验,所以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适当地对这种方法进行讲解,通过举例,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转换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最能体现转化思想应用的数学题,题型不能太难,可适当提高题型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探究转变思维时,还可以对以前学过的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回顾,一举两得。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通过构建教学目标进行数学思想渗透

制定教学目标对指导教学工作的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是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来制定教学目标。但在把数学思想融入教学工作的实践中。

首先,要使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目的之中。其次,要在教学目标确定阶段在教学中注重渗透数学思维。最后,确保数学思想在处理数学问题上有一定的用处。从整体形式上看,按照教学目的设计对应的数学概念,这是小学教学的总趋势。

2.巧设情境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能充分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能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好的教学工作,能让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后续培养,都能有充足的精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发展方面,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工作,这一定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因此,情景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绝对优势。与此同时,在对场景的渗透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情景创设也可以方便地在课堂中引入数学思维。初等数学教材的分析,其中有很多元素有助于教师构建情景模式,不管是对于大卖场的折扣,或者是在低年级的分辨方位问题上,都能很好地运用这些要素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3.把握时机,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关键,适时渗透数学思想,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学习任务量。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解题等教学环节上,只有适时地把握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合理选择思想方法,高效解决问题

解题过程中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数学思想,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小学的数学,教师应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例,从数学问题入手,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从而加快学生解题速度。

5.明确数学思想的设计步骤

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不应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随意设计,而应遵循基于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步骤,以此作为标准,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以数学思想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一是要准确地发现教材中隐藏的数学思想,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这就是数学思想的隐蔽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发现,在教材上寻找数学思想,在教学设计上围绕它展开。二是明晰各个数学思想的教学要素,教师在找出隐藏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后,需要对每一个数学思想进行剖析,明确每一个数学思想的教学要素,使教学成为主线。三是把数学思想渗透到知识学习中。认识与领悟是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数学思想的渗透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多设计与数学思想相关的思维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回顾了数学思想形成的历程;随着数学思想的形成,知识的形成过程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需要设置一个环节,使学生追溯思考,即回忆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最终设计练习巩固了数学思想,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思想的实用性。

6.把握数学思想的关键环节,循序渐进

当教师根据数学思想基础明确了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确定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确定了教学要素后,就是要进行数学思想基础上的教学设计。要使数学思想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始终,必须做到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明确每一个渗透环节应是前后衔接,突出重点,突出数学思想的关键环节。例如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就是一种模式思想,学生可以掌握模式思想的一般步骤,但对模式思想的难点在于第一步要找出题目中的等效关系。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一旦这个步骤完成,数学思想的深入理解也就无法完成。作者在讲授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在符号化思想的渗透方面,笔者将第三层次的学习全部由学生自学完成,尽管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他们对符号化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还不能完全适应。所以,教师要注意到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是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的,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漏,都会使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不够透彻。剖析每一种思想渗透的关键在于教师,从关键处入手,循序渐进,加深对数学思想的理解[2]。

三、将数学思维,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

1.数学思维渗透与备课教学

数学观是对数学科学思想进行提炼、归纳、论证,有效地提升了数学教学知识,这是数学知识的一个整体系统的归纳、概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思想,还属于浅薄的知识点,但在小学数学的表面化过程中已有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运用课堂教学内容挖掘数学思想的闪光点,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完善课堂教学策略,以达到思想的渗透与转化。初等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多种数学思想,在某一节课中突出地表现为一种特别的数学思想,而且不同学龄阶段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慎重考虑,尽量选择符合数学教学需要的课件与教学资源;依据年龄、年龄特征,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切实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这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基础。

2.在数学思维和数学活动教学中进行整合

小学数学讲堂上,教师应秉承“数学化思想为根,数学活动为干,数学化知识为叶”的教学思想,将数学知识活动串联起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有效诠释、升华教学思想、促进新课改中“数学基础活动”加入数学课堂活动所需达成的目标。

3.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思维的提炼与归纳

常规课堂教学中,复习、强化课堂教学知识点,要求进行多次的数学习题重复练习,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畏惧心理,这对从表层次到深层次的知识的转换是不利的。初等数学教师应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思想的提炼和归纳,推动数学思想深度转化。

结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理思维方法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渔”式教育,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这是保障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深入教材,提炼其中的数学精华,然后在随后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