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3-27 11:54孙国芳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突发性突发事件政治

孙国芳

(东营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1)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衍生事件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突发事件的种类越来越多。要提高对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首先应该对突发事件有所了解。突发事件的类型有很多,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当产生突发事件时,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很有可能会扩大事态的严重性。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主要是由自然天气造成的,例如,台风、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基础设施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等事件。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以及设备故障等。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出现的频率较低,主要包括交通车辆内部乘客拥挤造成的踩踏事件、恐怖分子袭击以及连环车祸等。公共卫生安全类突发事件是指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事件,比如,污水、有毒气体等废料的大量排放、黑心厂家在加工商品时,在商品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等类事件。在各类突发事件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将风险降到最低[1]。

二、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规划中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不用说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完美融合。授课讲师与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度都不够,授课教师主要任务是完成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课程考核,学生主要将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人际交往上,一些学生甚至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习其他科目,对思政课程的学习与考核都是敷衍了事。部分高等院校以就业率和升学率为首要目标,提高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压榨其他核心素养发展课程,甚至有些高等院校都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即便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无法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2]。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现状之一就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学生与教师在这方面都有责任。

三、加强思想教育建设,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等院校有责任引导学生的思想信念,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要加强学生对于思政政治的理论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高等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刚成年的阶段,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还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在刚步入校园的时候,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齐,避免误入歧途,学校应该也有责任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体系的培养。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设,对学生应该多加勉励,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及时开展突发性事件思想教育主题的活动。可以在学生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开展一系列以思想教育为主题的宣传讲座,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安排,安排学生参加主题讲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接收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也可以安排入学的积极分子进行思想建设相关主题的演讲,可以安排每一个班级选取20%的学生参加这个演讲比赛,通过聆听同龄人的演讲,刚入学的学生更能共情,能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教育建设的重视度。同时,也要发挥鼓励教育的力量,为参加思想教育建设主题演讲并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思想教育建设先锋”的奖章,鼓励学生多参与配合学校组织的思想教育建设活动。学校也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工作,可以在学校官网的通知栏发表学校组织的思想教育建设活动信息,避免学生出现消息不灵通的情况。再进行了一阶段的思想教育建设以后,学校也可以在校园官网上面发布考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进行考核,可以设定一定的考核标准,如果考核结果达不到80分,则需要再次参加思想教育建设活动,直到测试通过为止。学校应该大力宣传思想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就能树立理想目标,充分利用大学的课余时间。

四、将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迅速,教育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都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高等院校将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融合是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传统教育观念中,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更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只具备高技能显然不符合新时代对高知人才提出的要求。高素质不应该只体现专业技能方面,还应该体现在个人思想方面。例如,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处理突发性事件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与方法应对突发性事件。这些问题都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每个人可能会遇到的突发性事件各不相同。只有从处事原则、心理教育以及应对能力方面进行培养教育,才能使每个学生具备较强的突发性事件应对能力。在专业课中引入突发性事件政治思想能够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十分有利[3]。

在教育的过程中加重思政课的分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引导学生主动去关心国家命运与社会时事,只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牢牢结合在一起,才能树立远大理想,在个人成就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高度符合的。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所以,将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年龄阶段,还未与社会进行接触,个人独立自主能力与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大,教师与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性实践活动,为思政教育注入活力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只有理论内容不足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应该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4]。还应该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模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实践性活动以在校内举办思政活动和在校外走访为主。实践出真知,思想政治教育性实践活动能够为思政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可以举办重走红色之路的思想教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旅游胜地并走访革命老兵。在组织校外实践活动时,首先一定要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教师应该事先设计出游路线与出游方式;走访过程中,学生也应该听从教师与当地工作人员的指挥。在参观红色旅游胜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该旅游胜地背后的时代故事与宝贵的民族精神。比如,在参观延安长征之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奋勇长征的事迹,用英雄人物的亲身经历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组织走访革命老兵的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老兵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比如,可以组织革命老兵与学生参与击鼓传花游戏,停止击鼓时,手中有花的人要为大家讲述一件新鲜事。革命老兵可以为学生讲述革命时的经历,学生可以为革命老兵讲述新时代的发展,革命老兵与学生的互动将中国的昨日与明日连接在一起。

六、提高学生抒发思想感悟的自由度,激发学生对于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潜力

任何领域的教学都不应该是填鸭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在经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学习后,内心应该积累了许多感悟,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觉悟抒发舞台。学生在抒发思想政治感悟时,可以以演讲比赛和翻转课堂的形式。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抒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这门课程的开设才更有意义。

高等院校每学期可以开展一到两次大型翻转课堂活动,要求以思想政治领域为活动主题,可以单独组队,也可以多人组队。学生每一学期开始的时候,就可以着手准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翻转课堂,经过小组讨论后,向教师汇报翻转课堂的主题与人员分工。活动实际进行过程中,每一小组拥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讲述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文件来丰富整个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于该活动的感悟写一篇日记,字数不限。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辩论比赛,比赛的题目可以以“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方式”为主题。我思故我在,辩论场上双方都需要众多论点与论据来说服对方,在准备辩论比赛的过程中就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训练。比如,学生可以就思想政治问题进行辩论,双方队伍人数不得超过六人,由教师作为评委。学生可以从社会热点中寻找辩论赛主题,例如,“是否应该延迟退休”“是否应该提高纳税门槛”,也可以由双方自拟主题。辩论双方需要自行协商正反方,并向学院申报辩论赛活动。辩论过程中,抽选一名学生对双方辩词进行记录,供日后所用。

结语

高等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其教育的低实效性。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切实对学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政治思想从内心深处觉醒,并构建一个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猜你喜欢
突发性突发事件政治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