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军乐社会功能的文化阐释

2021-03-27 11:54崔金静高荆梅
中文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军乐团礼乐官兵

崔金静 高荆梅

(火箭军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5)

军乐,是社会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表现出特定时代的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它也是民族精神艺术化和人文化的表达形式;它也是人类精神宣泄的途径,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基因和长远发展的力量。它号称礼乐之神,主要用于军队的行军、校阅及战斗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在隆重场合,典礼、司礼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上。我军的军乐艺术自建军以来就具有双重身份,在国家和军队的大型庆典、迎送外宾等重要场合中作为礼乐制度发挥重要作用;在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重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以及对外艺术交流中实施着重要的影响[1]。

一、具有政治交流与参与功能

《乐记》是我国首部音乐经典著作,文内已经将音乐的社会功能——歌颂文德武功的展示出来了。“进旅而退旅,和正以广”,“止乱以武,治乱以相”,体现军威,而“修身及家,平均天下”,则是体现国威。一个国家政治力量的彰显主要靠军威和国威,才能保证国家在各诸侯国之间的实力地位[2]。

第一,发挥司礼功能,营造仪式庄严氛围。从我军军乐建雏开始,军乐艺术就在庄严肃穆的场合发挥着司礼功能,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的形式存在着。延安时期,乐队的建制尽管不够健全,演奏人员的水平也不高,但是在重要的集会场合,军乐队的司礼性演奏随处可见。解放战争胜利后,在盛大的北平解放入城式上,初具规模的华北军区军乐队的演奏,在一定程度上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增添了新的气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各个重大政治历史场合,我军军乐的司礼演奏,更是不可或缺。比如,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不同寻常历史时刻,毛泽东同志器宇轩昂地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军乐队奏响了临时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展现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百折不挠、永远进取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国庆阅兵仪式上,军乐队从不缺席,当奏响雄壮有力的乐曲时,节奏铿锵有力,音响威武雄壮,人民军队迈着坚定的步伐,如排山倒海般展示壮观威武的部队,鼓我国威军威;军队在集会时,比如各项庄严的仪式上、出征前都要演奏或者播放军队演奏的《国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听党指挥》等军乐曲。这不仅体现出军乐作为艺术载体给军队带来的凝聚力,也给人们带来震撼力和安全感,而且更能体现出军乐在重要场合、关键节点上的司礼作用。

第二,发挥外交功能,密切国际友好关系。作为对外交流的一种有益载体,军乐见证了很多重大外交历史时刻。比如在中美关系外交史上,总理了解到尼克松喜爱音乐这一特点,就在他访华期间安排军乐队演奏了美国乐曲,比如《牧场上的家》,尼克松激动地表达,他在外国从来没有听到过演奏得这么好的美国歌曲。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后, 中国也积极地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军乐团也开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展现魅力。1987年11月,我国军乐团赴泰国进行了首次出国访问演出,获得好评。此后,军乐团开始了外访之旅,屡屡获得其他国家的赞赏[3]。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军乐团在重大场合、重要时刻完成了司礼演奏任务7000余次,充分发挥了军乐的社会功能。我国军乐在实施外交功能过程中所注重的实用价值,是在表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心声基础之上的国家声音,是为了更好地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在尊重具有共同利益的国际朋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这种礼乐文化窗口,传递友谊,谋求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共同的承诺和追求。

从我国军乐团完成的司礼演奏任务和军乐参与国际交流与传播来看,军乐的政治交流和参与功能远远超出了其他体裁的艺术载体。

二、具有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

军乐作品多是以基层官兵的练兵备战、军事训练、和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比如表现火箭军特点的《点火》《火箭军进行曲》;比如反映军事训练的《练为战》等等;比如反映准备打仗的《当那一天就要来临》等等,这些军乐作品不论从歌词内涵上,还是从音乐旋律上都具有表现人类庄严、崇高、昂扬奋进、雄壮威武的情感和情绪的特点,有壮国威扬军威的作用,对于官兵具有教育引导和激励功能。

1.发挥教育功能,培塑爱国情怀

其一,我军军乐的节奏相对较为单纯,主要以进行曲节奏为主,这是因为军乐原本就有调整统一步调这种基础作用和需求。这种统一协调的步调节奏是是军队作为战斗集体具有严明纪律性的鲜明体现,因此,具有天然的严肃性和庄严性。军乐大部分都以进行曲的速度和节奏来演奏,象征着国家和民族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浩浩荡荡、绵延不绝的前进,英雄的军队威武雄壮地昂然行进,可以引导官兵在理解节奏时感受军乐的昂扬和奋进,体会军队的庄严和神圣,使官兵从心底产生敬军、爱国的情感,产生奉献军营的理念,筑牢听党指挥的信仰。其二,可以强化官兵的“尚武”精神。“尚武”精神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奋进精神。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要素。青年官兵成长于新时代,从未经历战争,尚武精神稍有弱化。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口水歌和赚人眼球的短音频视频。而军乐所展示的肃穆、雄伟、豪壮、庄严、崇高等这类情感,不是一般音乐能表现出来的,它肩负着体现崇高情感的艺术表达使命。因为缺乏尚武精神的民族是会被征服的,缺乏尚武精神的文化是萎靡的、文弱的,没有震撼力的。军乐的美才能展现我们民族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使我们民族的精神审美更加充实和完善。所谓“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说的是通过音乐完善民众的审美追求,让人们趋向更高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合情饰貌”教化功能的实现,观察人们遵守礼乐的程度,从而推断国家的政治治理水平,“审乐知政”。中国礼乐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载而不息,成为一种载负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多种社会因素的文化形态,最根本的原因是音乐本身所承担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即具有教育引导的功能。

2.发挥激励功能,提升部队士气

军乐在基层单位的演出活动,其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部队官兵的士气,确保顺利地完成各项使命任务。一是音乐教育间接促成官兵使命任务的完成和实现。他们可通过鼓舞士气的演奏,以音乐振作军心,间接促成使命的实现。二是直接到偏远基层单位为官兵现场演出,传递包含自豪、鼓舞、团队精神、凝聚力以及关怀的信息。在士兵处于高压力的状况下,现场音乐表演帮助士兵转移注意力,放松自己。在持续不变的训练坚守环境中,音乐为士兵提供了一种与正常生活的常态联系。军乐自建立之初就一直有这样的功能,历经沧海桑田也未有改变。

三、具有完美和谐与统一的功能

“和谐为美”是古希腊哲学家的经典观点,以和谐作为美是一切艺术的最高追求、最高理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中西古典文化艺术中审美观念最一致的共同点,核心就是以能否和谐与不和谐来评价事物,和谐作为最高准则。音乐是跨越国界跨越时代的存在,是人类文明与自然世界连接的最和谐的产物。人类在自然界中,往往能感受和谐的境界,那便是音乐追求的最高峰,而且经常是以有限的时间性来展示永恒世界的一种象征。儒家学者很早就发现了音乐的特性,在培塑宗法社会的道德要求时倡导以“礼”的方式将人们的行为方式接纳进来,规范伦理社会的秩序,并通过音乐将礼制内化为君子的修养,将君子的人格价值取向与文化审美要求统一起来,来获得心灵世界的和谐,寻求内外一致致中和的统一。儒家以礼乐为教,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调节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对稳定社会结构有积极作用。

欣赏军乐演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但凡有过此种经历的人必有体会,军乐以其雄壮的音响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到气势磅礴的氛围中,这是其他音乐难以媲美的。其他音乐需要一个基础一个过渡,而军乐完全不用,不论你在欣赏之前是悲伤、忧愁,还是郁闷烦躁,但是只要你听了军乐演奏之后,就不由自主地融入它雄壮威武、波澜辉煌的音响表现中了,似乎被铺天盖地雄壮气势裹挟了,唯有跟它保持一样的节奏方能和谐。真可谓天地万物之间,高低长短皆不同,但都依据礼制而运行;万物缓缓而行,齐一和谐,靠音乐来实现内部的统一。

虽然军乐作品能产生这样势不可挡的气势,波澜壮阔的氛围,但是军乐演出时并不是依赖声响,依赖器乐,特别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这是军乐演出的灵魂。站在C位的指挥就是“一”,服从一个指挥,服从一个节拍,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统一”的情境,这就是说,军乐能给融入其中的人一种统一与和谐的情绪定位。这就是统一的积极作用,千头万绪皆有“一”指挥,“嘈嘈切切错杂弹”方能成为其中的音符。正是因为“一”的统领和指挥作用,才能和谐军队的情绪,统一军队的步调,统一军人的意志,产生威武雄壮的效果。小小的指挥棒就是军乐的灵魂,也体现军乐比其他音乐形式和体裁上更能实现认知统一与人类文明和谐的功能。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适应军队改革潮流,更充分地运用和发挥好军乐的功能,从艺术上、功能上让军乐的发展更符合强军文化的需求。

猜你喜欢
军乐团礼乐官兵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瑞士军乐团联合音乐会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