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摇篮 滋润梦想

2021-03-28 01:12翟春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儿童诗作用问题

翟春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诗歌短小精悍、意义深远、启发性强,能够开启幼儿的心智,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儿童诗  作用  问题  对策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因此,好的诗歌,可以成为幼儿心灵上的一盏明灯,为儿童的成长照明,为儿童的发芽照亮。儿童诗是幼儿心灵上的灯塔,一首符合儿童的诗歌既能够为一个孩子的一生增添色彩,还能够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涂抹光晕,伴其一生、与其共生,其作用如下:

一、幼儿园儿童诗教学的作用

(一)幼儿园儿童诗教学能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后肯定也是一个有是非观,有性情的好人”。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语言将诗歌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儿童诗的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引起儿童的求知欲,还有利于儿童学习新知识。例如《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上,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春天在竹林里,春天的雨一阵又一阵,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浅浅的诗词、简洁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一副美丽的春生图,还能够通过对诗的了解,感悟到万物的变化。

(二)幼儿园儿童诗教学能培养素养、健全人格

诗歌以其浓郁的情趣深入人心,陪伴儿童成长。从古至今,我国教育家致力于诗歌,将其作为官方之教材、教育之基本。诗歌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从诗歌的字里行间中感受事物的美、体验人生百态。组织幼儿朗诵多元诗歌,体会人间至纯之美。例如《我扶起一棵小树》中“一棵小树长在草地上,就像掉队的战友,我轻轻地扶起它”。

(三)幼儿园儿童诗教学能增强语感、表情达意

苏联艾达科菲斯基说过,要让儿童健康地成长,就需要让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通过让儿童反复朗诵诗歌,体会诗中的内涵,感受作者传递的意义,能够不断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儿童的语感,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比如:尝试让幼儿分散朗诵、集体朗诵。

二、幼儿园儿童诗教学的现状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而其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重结果,轻过程

孩子,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是祖国明日的朝阳。尊重儿童,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自由成长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而儿童诗的开展中,教师一味追求结果,忽视孩子的感受,使活动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例如:学习《小小的船》,教师首先朗读《小小的船》,然后让幼儿反复朗诵,最后讲述船的形状。在此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忽视了幼儿对船的理解,抹杀了孩子的学习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可能会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二)重讲解,轻体验

布鲁纳指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最好方法”,让儿童自由地探索奥秘,发现规律,是使儿童智力和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对于儿童诗的讲解并没有选择合适的方法、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可能就会适得其反。比如《悯农》,这首诗是每个人都比较了解的,而教师在教学时,就只会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复让幼儿诵读,然后告诉幼儿,这首诗的讲述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简简单单地言语讲解,其实幼儿并不能够真实体验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不妨让儿童亲身体验芒种的辛苦和乐趣。

(三)重形式,轻积累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幼年期的儿童喜欢探索新事物,喜欢模仿,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因为儿童是好动、好模仿的,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儿童的模仿心理,能够将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而很多幼兒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时,注重的是教学任务地完成,忽视了教学的策略和组织。教学的方法是语言陈述,连动画、ppt也没有,更别说创编诗歌了。

三、幼儿园儿童诗教学的策略

儿童是具有巨大潜能,处在发展中的人,在恰当的引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我们作为一名现代化教师,理应让不良影响远离孩子们,让儿童在良好的氛围中感悟诗歌,驰骋在诗的海洋中,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感受童诗、滋润心灵

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首诗歌都需要去感受、去体验。懂得教育的老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感受诗歌的美。比如《大树与小鸟》,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大树和小鸟的故事,应该创设优美的情境。因此在导入活动时,可以用一首《自然》的纯音乐来渲染氛围,小鸟生动的叫声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进而开始聆听“大树和小鸟”的故事。整个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领导者,他们陪伴着儿童成长,指引着幼儿自己去发现,去聆听,既集中幼儿注意力的同时,又给予了幼儿美的体会、领悟。

(二)体验意境、润泽思想

诗歌不像文章那样冗长、繁杂,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不拘一格的用法、充满童趣的词汇、浑然一身的个性,所叙之处尽显童真。诗歌就像大海一般,自由、广阔,能够让孩子们尽情地在这里徜徉。重视对诗歌的体验,让儿童感受其意境、朗诵其内容,对于丰富儿童的经验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让儿童更好地感受意境,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学识,尽可能用多种词语表示诗歌的内涵。例如:教师用表情来表现作者所要传递的意思。

(三)创编诗歌、表情达意

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启蒙者,承担着传递文化的责任,周秋梅老师在文中说到,儿童诗的尴尬之处在于(1)儿童文学家庭里的失宠儿;(2)新诗家族里的流浪儿。在儿童诗创编匮乏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首先: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喜爱,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时请幼儿用一句话像诗歌那样说出来,并给予表扬和赞美;其次教师要学会聆听幼儿的声音,听听幼儿的内心,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而作为老师就需要具有一颗童心,聆听孩子们的声音、赞扬孩子们的创作、尊重孩子们的诗歌。

(四)童诗摇篮、建筑美梦

家庭是每个孩子心中最温暖的一处地方,在这里可以自由玩耍、自由奔跑、自由自在。家长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积极探索,鼓励孩子团结合作,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的脑袋中有了内容,他们就有了想象的翅膀。

儿童诗是最纯真、最稚嫩、最珍贵的,最符合幼儿天性的。简洁明快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心中的小树苗,使其茁壮发芽,最终结成果实。

参考文献:

[1]查煜玲.经典儿童诗绘本多元化阅读的教学策略微探[J].名师在线,2019(34):53-54.

[2]束沛德. 评说金波的儿童诗:礼赞童年、母爱、大自然[N]. 中华读书报,2019-11-27(016).

[3]沈莉.呵护童心  放飞想象——儿童诗教学漫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9(28):34.

[4]刘建军.用诗歌润泽生命——我的儿童诗教学之旅[J].华夏教师,师2019(27):62.

猜你喜欢
儿童诗作用问题
教案《创作儿童诗》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