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中蜂养殖及枇杷花蜜概况

2021-03-28 14:42柯亚露王伟黄峰徐浩王康蔺哲广吉挺
中国蜂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吴中区蜜粉花蜜

柯亚露 王伟 黄峰 徐浩 王康 蔺哲广 吉挺│文

1 苏州市吴中区畜牧兽医站,苏州215100;2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

《苏州农业志》中记载,吴中区枇杷集中成片种植量多,冬季采酿的枇杷花蜜,为蜜中上品,具有显著的止咳功效[1]。枇杷花蜜主要是由分布在我区东山镇和金庭镇的华中中蜂在冬季低温下采集,呈浅琥珀色,不易结晶,具有浓郁的苦杏仁味,深受消费者和制药厂家喜爱[2]。当地中蜂饲养历史悠久,养蜂模式成熟,枇杷花期杂花少,生产的枇杷花蜜中单一花种纯度极高,波美度高,但枇杷蜜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发挥吴中枇杷蜂蜜品牌效应,加强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一、吴中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概况

苏州市吴中区地处江苏苏州市南部和西部,位于长江中下游,据太湖之滨。全区陆地总面积(不含太湖水域面积)745km2。太湖水域面积广阔,共2425km2,其中属于吴中区的约1486km2。东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为低山丘陵。金庭镇和东山镇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处亚热带地区,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常年受太湖调节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3]。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当地养蜂生产。但随着工业化加剧,太湖水污染也给当地中蜂保护带来影响。

二、吴中区中蜂饲养历史

吴中区饲养蜜蜂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明代,崇祯《吴县志》中即有“蜜蜂山中多蓄,取蜜可食”的记载,说明吴中区开始利用野生中蜂生产蜂蜜。民国初期,随着西方养蜂技术传入,当地蜂农逐步采样活框蜂箱饲养、转地放蜂和手摇取蜜等现代养蜂技术。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农业部在吴中区(原吴县)西山镇投资建立苏州蜜蜂原种场(后更名为吴县蜜蜂原种场),向全国提供优良蜂种。1979年,吴县蜜蜂原种场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三大蜜蜂原种场之一,蜜蜂良种化程度大大提高,蜜蜂繁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由于种间竞争,压缩了中蜂的生存空间,中蜂数量大大减少。2006年国家将中蜂列入国家畜禽资源保护名录,中蜂资源保护得到重视,由于中蜂对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适应性强,稳产且适合定地饲养。近年来,在东山镇和金庭镇饲养的中蜂群数在稳步回升,维持在2万群以上。

三、蜜粉源植物概况

吴中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蜜粉资源较丰富。根据蜜蜂使用及采蜜的情况,可将蜜源植物分为主要蜜粉源植物与辅助蜜粉源植物[4]:其中主要蜜源3科3种包括:油菜、柑橘、枇杷等,而茶花花粉则是晚秋主要的粉源。辅助蜜粉源32 科69种,主要有:窄基红褐柃、毛瑞香、檫木、大豆、水稻、玉米、马尾松、花生、蚕豆、柿树、荆条、毛栗、乌饭树、各种瓜类、野菊花、三叶草、紫苏、核桃、棉花、冬青、乌桕、女贞、苜蓿、草木樨、益母草、蓼草、马兰头、瓦松、蒲公英、杜仲、梅、海棠、合欢、决明、皂荚、大戟、盐肤木、金丝桃、野胡萝卜、夹竹桃、马鞭草、杜荆、丹参、薄荷、江香薷、枸杞、酸浆。

四、中蜂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我区主要饲养品种为华中中蜂[2]。经鉴定我区中蜂蜂种种质特征如下:工蜂头部为黑色,覆盖有灰黄色绒毛,腹背部有五个黑色环与深浅不一的黄色环相间。雄蜂全身呈黑色。蜂王体色黑,头胸部呈黑褐色。工蜂右前翅长0.786±0.033cm,前翅宽0.278±0.013cm,吻长0.372±0.057cm,肘脉指数3.439±0.716,第3、4背板总长为0.343±0.018cm。该蜂种群势相对较强,蜂群最强时平均群势可达6~7框。相较于其他地区华中中蜂,分蜂性较弱;行动敏捷、嗅觉灵敏,善于发现与利用零星蜜粉源。抗逆性较强,善于利用冬季枇杷蜜源,但在越夏阶段仍需要进行饲喂。对欧洲幼虫腐臭病、胡蜂及巢虫等中蜂常见病虫害有较强耐受性,但对中囊病耐受性较差。

五、吴中枇杷花蜜特性

枇杷属于蔷薇科,苏州栽培枇杷起源很早,久负盛名。《吴县志》载十世纪中期,枇杷始在太湖洞庭地区栽植。吴中区是我国枇杷四大主产区之一,主栽品种有白玉、冠玉、青种。集中种植在东山镇和金庭镇。枇杷种植面积达3.86万亩,占全区面积37.22%,取代柑橘成为了我区果品第一大产业。枇杷花期在10月下旬~12月中旬。当地蜂农多在枇杷开花前繁殖蜂群。每年气温差异,枇杷花有时开至1月上旬。

枇杷花期自然界杂花少,蜜质纯净,不像春节和夏季生产的蜜中多有其他花蜜。且枇杷蜜属于果树类蜂蜜,营养价值较高,有润肺止咳功效。曹炜研究发现,较荆条、党参、枸杞和黄芪等4种珍贵单花蜜,枇杷蜜中酚酸含量最高,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最强,还原力最强,抗氧化能力也最强[5]。卢珂研究发现,枇杷蜜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Fe2+和H2O2诱导的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体系中,能够抑制丙二醛的生成,减缓脂质过氧化。在Fe2+、VC诱导线粒体肿胀的体系中,能够降低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减小线粒体肿胀度[6]。

六、吴中区中蜂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在吴中枇杷花蜜销售情况进行调查,我们认为,虽然目前该地区中蜂产业发展基础情况良好,但是充分发挥其品牌价值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中蜂种质资源保护有待加强

枇杷花蜜的采集蜂种为中蜂,东山镇和金庭镇未设立中蜂保护区,外来西蜂涌入对中蜂造成威胁。每年9月下旬,外地蜂农进入我区枇杷集中饲养地,其饲养蜂群多为意蜂,不仅影响我区中蜂,还人为喂糖取蜜使得假蜜现象严重。

2.环境污染危害中蜂生存繁育

吴中区植被茂密,蜜源丰富,野生中蜂资源原先十分丰富,但是该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化加剧对环境危害极大。随着农药的使用数量与范围的不断扩大,在消灭有害昆虫的同时,污染环境,使蜜蜂采集含有农药的花粉、花蜜,影响蜜蜂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死亡。

3.盲目引种与育种造成遗传漂变,优势特色基因发生改变

随着吴中区蜂群数不断上涨,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引种和人工干预过多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蜂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7]。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提升我区中蜂产业应做好以下几点:(1)切实做好中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在蜂农9月份繁蜂时为其提供优质蜂王,避免其从外地购蜂造成蜂种退化严重。(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夏季蜜源种植面积,在蜂场附近禁止使用农药,提升中蜂存活率。(3)申请吴中枇杷蜂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效保护特色产品,促进中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相信随着我区中蜂产业质量提升项目的深入开展,定能有效保护我区中蜂种质资源,发挥枇杷蜜品牌价值,提高养蜂生产效益,促进中蜂产业提升。

猜你喜欢
吴中区蜜粉花蜜
苏州吴中区下好安全宣传“先手棋”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苏州吴中区坚守学训制度 实现动态夯基强能
我国蜜粉源植物种类的统计与分析(下)
大双领花蜜鸟
为什么花儿会有花蜜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续)
吃花蜜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蜂蜜是怎样酿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