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站位”问题研究

2021-03-28 13:26张涵
教育传媒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站位问题

张涵

【内容摘要】本文从大众传播学等视角探讨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站位”问题,指出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站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学传播;站位;问题;对策

一、引言

“站位”这个词原本是体育比赛用语,用来代指在体育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所占的位置,一般多用于羽毛球比赛。其实,岂止是体育比赛中存在着“站位”问题,科学传播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站位”问题。“站位”得当,可能其所传播的作品不仅能够风靡一时,而且还能够影响长远,而“站位”失当,则不仅有可能一时受挫,而且还有可能抱憾终生。所以,我们完全有必要对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站位”问题进行多视域、多角度的研究。

二、科学传播过程中“站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科学传播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站位”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各种角度加以观察与扫描。本文拟从“态度”“力度”“高度”“准度”等四个维度来对这些问题加以扫描。

(一)“态度”问题

这里所说的“态度”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对于是否主动站位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种种原因,某些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往往认为科学传播就是科学传播,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了科学传播而科学传播”,自以为科学传播可以在一个非常纯粹的“真空状态”中进行,对于涉及到其他领域的“站位”问题态度暧昧。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迷失了方向,不仅自误而且还有可能误人!这里所说的“大是大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二是涉及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大是大非,三是涉及全民族乃至全世界都应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大是大非。在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方面,有些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科学传播时,往往对自身的传播有可能危及到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漠然置之。比如说有一篇谈论中国国土地理的科学传播文章,在引用中国地图的时候,就将没有标注“南海九段线”的地图错误地引用并放到网上进行传播,结果被国外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别有用心地加以利用,给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伤害;所谓涉及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是大非,指的是有些行为主体在开展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想到自己所进行的科学传播如果搞得不好,有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比如说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有些相关行为主体在开展相关药物治疗新冠肺炎病毒的科学传播过程中,贸然发布了某些没有经过“科学共同体”验证的信息,导致相关药品被抢购一空,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所谓涉及到全民族乃至全世界都應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大是大非指的是科学传播不能违背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全世界都应共同遵守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伦理道德。比如说前几年有一种所谓的新的“基因编辑”技术问世,当时有一些科学传播工作者不假思索地写成文章对这种所谓的新技术加以传播甚至赞扬,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弹!反弹者认为,这种不加辨别地对基因编辑婴儿性别的所谓科学进行传播的“科学传播”,实在是有害于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

(二)“力度”问题

这里所说的“力度”的“力”原本是指“力量”的“力”,但是本处特指“能力”的“力”。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站位”确实涉及到“能力”的问题。“能力”有很多语义指向,这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政治能力、政策能力、文化能力、社会能力等等。所谓“政治能力”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应具备应有的传播能力外,还应该具备政治眼光、政治意识、政治思维、政治观察、政治敏感等等能力;所谓“政策能力”,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应该具有政治能力之外,还应具备把握作为政治的当下化、具象化呈现的政策的能力,对于政治的当下化、具象化呈现的政策要随时关注,敏锐感知,精准把握;所谓“文化能力”是指要对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比如说制度文化、器物文化、饮食文化等有敏锐的感知与精准的把握的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要具备能够随时随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能力,①这种能力有助于科学传播工作者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敏锐地把握到社会的需求,做到喜社会之所喜,怒社会之所怒,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科学传播行稳致远,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能够同时确保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站位”准确。电视体育比赛解说员可以视为是某种意义上的借助电波介质来开展科学传播工作的科学传播工作者,中国曾经有一位非常出色的体育节目解说员,此人当时在中国电视界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主持人,但是这位主持人在2006年却黯然离场,黯然离场的原因,就是他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阵澳大利亚的体育比赛解说或者也可以叫作科学传播的过程中不讲政治,对比赛场上意大利队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选边站,高呼“意大利万岁”,结果差一点引发了一次政治外交风波。没有办法,他只能选择离开中央电视台。这个所谓的“解说门”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科学传播必须讲政治,不讲政治就会出现“站位”错误。2020年11月2日,中国资本市场突然传出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此前似乎被许多人看好的一家巨无霸企业蚂蚁金服在上市前夕被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内的4大监管机构监管约谈,②蚂蚁金服之所以被监管约谈,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可能与他的创始人马云先生口无遮拦地进行所谓的“科学传播”有关。可能是因为阿里集团的成功,所以,除了运营企业之外,马云先生似乎更愿意扮演一个“启蒙者”的角色,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到处兜售他的所谓思想或观点。前些年任何一位中国旅客假如乘坐中国航班在中国各大机场的连锁书店内可能都能看到或听到马云先生的各种各样的“高见”!古人云:“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乃生一弊”,可能在马云先生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科学传播”工作者,自己所进行的都是非常神圣的具有启蒙性质的“科学传播”工作。于是乎,就有些忘乎所以,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发表了自己的“科学观点”。本来中国的资本市场管理层乃至中国高层都非常强调一个理念,叫作“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三令五申地提出要想方设法避免或者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而这位马云先生却在他自以为的“科学传播”讲演中对中国大陆的金融是不是有系统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国大陆的金融根本就没有系统,何来系统性风险?!甚至非常刻薄的说,中国根本没有银行,有的只是当铺等等!③这样的言论自然引发了管理层的震怒。不仅蚂蚁金服上市遥遥无期,而且阿里公司在海外的股票市场也急剧缩水,据说一天之间就缩水了近千亿美元!④上述事件,其实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科学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和发自内心的敬畏,不能也不应以一己之力来挑战整个国家和体制,那样的结果只能是鸡蛋撞石头,自身被撞得粉身碎骨。

(三)“高度”问题

这里所说的“高度”是指科学传播工作者进行科学传播时所站的位置。科学传播工作也是需要站在一定位置进行传播的。出现“高度”方面的问题,其原因无非有两點,一是相关行为主体“有心无力”,二是相关行为主体“有力无心”。“心”就是相关行为主体的态度和意愿,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此处不赘述。这里所说的“力”当然是指“能力”。这种“能力”有很多语义指向,既包括“政治能力”,也包括“学术能力”。⑤无论是“政治能力”还是“学术能力”,往往都取决于相关行为主体的视野、眼光和胸怀。而相关行为主体的视野、眼光和胸怀,往往取决其头脑中是否有更宽广的空间意识和更长时间的时间意识。换言之,就是是否具备从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自己的科学传播。有些传播从局部上看没有任何问题(至少相关行为主体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放到更加宏大的政治时空或者学术时空来加以考量,就会出现问题,这一点,应当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很多惨痛教训。有一位专家曾经罗列了科技类图书容易出现的九点政治性错误,分别是:所传播的内容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时不准确不完整、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国家名称不准确、有损于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宣扬伪科学、以所谓“科学”名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泄露国家地质矿藏机密、违反我国的民族政策等。⑥20世纪80年代有一家出版社在出版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杂志的时候曾经刊载了一篇如何做好猪肉菜肴的文章,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科学传播作品,文章文笔还是不错的。但是负责这篇文章编辑工作的责任编辑和该杂志的主编却因为刊登这篇文章而受到了查处。之所以受到查处原因在于,他们错误地将这篇文章与一篇介绍伊斯兰教的文章放在了同一个版面,结果被一些有心人解读之后,认为这是对忌食猪肉的伊斯兰教信徒的一种不敬乃至亵渎,结果遭到了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的抗议,最后有关方面不得不从讲政治的高度对文章的责任编辑及主编进行了组织处理,应该说,教训还是非常深刻的!而2017年国家工商总局对上海一家机构开出的100万元罚单则是因为这家机构在发布类似于科普作品的广告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未将国界线完整、准确的标示,损害了国家尊严及利益。且当事人在以后的相关广告设计中,在已知其广告地图绘制错误的情况下,仍未将我国领土标示完整、准确,客观上持续了违法行为,放任了危害后果的继续发生”,⑦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

(四)准度

所谓“准度”是指科学传播过程中对于需要把握的相关核心要素把握得不够准确,从而导致的科学传播的“站位”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其科学传播内容的不准确等问题。⑧这里所说的“科学传播过程中对于需要把握的相关核心要素把握得不够准确”中的“核心要素”有多种语义指向,包括但不限于政治要素、科学要素、文化要素、经济要素、历史要素等。这些要素是需要“吃透”的。所谓“吃透”就是要下一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笔者注意到,2017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召开“科学传播工作会议”,该院负责人在讲话中一再强调“科学传播工作人员应切实加强学习与调查研究,吃透中央精神、地方政策和中科院相关要求,并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⑨以往,由于没有吃透相关精神,所以,有些科学传播的行为主体可能会出现“站位”不准的问题,出现一些“低级红、高级黑”之类的作品。比如说,扶贫是一项由国家大力倡导的德政工程,全国上下无数人都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有的人却对于扶贫工作的精神实质缺乏精准的把握,于是乎就出现了为推进扶贫工作,“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⑩这样的文章虽然不是科学传播作品,但却并不意味着科学传播过程中不存在此类的问题,比如,为了提升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些地方开展了“煤改气”工作,由于时间比较紧,在“煤改气”之初冬天出现天然气气荒,百姓挨冻了,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写了一篇谈“煤改气”的科普文章,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虽然暖气暂时供应不上,但国家的政策是温暖的”,结果遭致一片嘘声。

三、科学传播过程中提升“站位”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站位”问题事关科学传播作品乃至科学传播工作者本身能否行稳致远,可谓“兹事体大”!在认真总结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端正态度,规避风险,化被动为主动,努力避免因不重视“站位”而导致的科学传播失误乃至科学传播行为主体的不能行稳致远

科学传播也是需要端正态度的。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那么套用这句话说,“科学无国界,科学传播工作者应该有态度”,这里所说的“态度”包括“政治态度”“道德态度”“伦理态度”“文化态度”等等。不端正这些态度,就有可能出现相应的“政治风险”“道德风险”“伦理风险”“文化风险”等等。所谓“政治风险”,就是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因为没有重视或者说没有意识到政治站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讲政治,结果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用一位伟人的话说,你不去找政治,政治会主动来找你。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和教训。所谓“道德风险”,指的是科学传播应当像科学研究一样,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这里所说的“道德”包括但不限于科学研究的道德和科学传播的相应道德。前几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闹了一个非常大的笑话,导致了很多人的冷嘲热讽,其原因就是因为她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读书时候的博士论文存在着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最近这几年,媒体时不时爆出国际一些知名学术杂志对中国作者进行批量退稿的新闻。为什么会批量退稿呢?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没有遵守科学传播的学术道德,使用了大量虚假数据。所谓“伦理风险”中的“伦理”指的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可能并不像法律条文那样具有显性的约束力,但也从隐性的角度对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具有非常强的约束作用,如果罔顾这些伦理约束,就有可能会招致社会的强烈反弹,构成“伦理风险”。比如说人是需要两性结合之后才能够繁衍生息的,如果写一篇所谓的“科学传播”文章,专门探讨怎么样通过克隆技术实现人的无性繁殖,就极有可能会招致伦理风险,再比如说人类胎儿的性别也是自然选择形成的,如果采用所谓的基因编辑技术对胎儿的性别进行所谓的“编辑”也极有可能会招致巨大的伦理风险,并且招致社会的强烈反弹,这就是前几年有所谓的“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编辑胎儿性别的时候,受到社会一致谴责的原因之所在。所谓“文化风险”中的“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所有经验和智慧的总和。这些经验和智慧既不可能全都是精华,也不可能全都是糟粕。20世纪初,曾经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新文化运动”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确实起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不是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值得反思的就是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棍子打死,一概否定,结果带来了很多后遗症!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中国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强烈爱好,实际上可以视为是对此前对传统文化一概否定的一种强烈反弹,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不重视传统文化,有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总而言之,科学传播必须端正态度,这样才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够努力避免因态度不端正导致的“站位”不准造成的科学传播失误乃至科学传播行为主体的不能行稳致远。

(二)提升能力,从正、反两个方面,多种维度来吸纳必要的养分,以增强自己“站位”的本领

这里所说的“正、反”两个方面其中“正”的一面是指有字的和无字的相关载体所承载的相关有益经验。所谓“有字的材料”中的“字”乃是一个比喻用法,既包括以文字作為载体在报纸、杂志、图书上刊登的可资借鉴的相关文字经验,特别是领袖人物的言论和名人传记等,也包括以电波作为介质的广播、电视媒体中播放的相关内容,还包括以赛博时空为介质刊播的相关经验,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这些载体所承载的这些经验都应该作为可资借鉴的养分加以认真吸纳领会揣摩。除了这些有“字”的材料所承载的内容以外,要提升自己科学“站位”的能力,还必须提升自己从“无字的材料”中汲取正面养分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无字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交八方友”,就是一切没有呈现在“书本”等有形载体上的经验,这些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不宜言传的经验和呈现在“书本”等有形载体上的经验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有很多正面的经验,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者不宜言传的。所谓“从反面汲取养分”是指通过从前人以各种方式记载下来的失败的教训中吸取教训,或者自己从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到的前人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人因为没有科学站位所导致的失败教训中吸取教训,这些对于提升科学“站位”能力也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前车之覆,后车可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反面汲取相关养分,无非也是“从有字处读书”和“从无字处读书”两种路径。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种种路径来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自己科学“站位”的能力,避免重走别人走过的不成功的老路,重蹈别人的覆辙,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别人吃堑,我长智!当然,在汲取相关养分时,无论是从正面汲取养分,还是从反面吸取教训的时候,都应该有一颗辩证思维的头脑,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应当充分地认识到无论是以有“字”的形式,还是以无“字”的形式承载的相关内容,无论这些内容是记载的前人的经验教训,还是同时代的其他先行一步者的相关经验和教训,都各有其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不能也不应盲目照搬。当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之所以最后不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不加选择地运用到中国,没有经过任何本土化的改造,结果,使得红军和中国革命都遭遇到了极其严重的危机。应当说这方面的教训还是非常深刻的!

(三)妥善地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传播“站位”水平,以努力避免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失误

科学传播是由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我”来完成的。这些“小我”虽然每个人都“寸有所长”,但是也都“尺有所短”,这一点是无庸讳言也不能讳言的。要避免科学传播过程中因为“站位”高度不够导致的传播失误,就有必要妥善地处理好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大我”既是“小我”传播的背景和语境,同时,更是“小我”进行科学传播的目的和动机及归宿。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呢?应该说,路径有很多。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要努力避免片面、孤立、静止地进行科学传播,所谓“片面的科学传播”,是指相关行为主体没有把自己的科学传播与自己所在的社会、民族、国家的具体语境及需求联系在一起,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是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整体,没有对所要传播的对象进行科学全面的把握;所谓“静止的传播”,指的是没有建立动态的观点,相关行为主体往往认为自己的科学传播就是代表了终极真理,没有认识到真理都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着绝对真理,人类永远都只能无限趋近和逼近真理。发现真理、传播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也不应墨守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从“传播伦理”的角度来说,要妥善地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就要至少遵守以下各种伦理:一是政治伦理,二是社会伦理,三是历史文化伦理。毋庸讳言,政治是非常重视伦理的。中国政治一向遵循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样的政治伦理,作为“小我”的个体传播者,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就有必要时刻谨记这些政治传播伦理,自觉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样的道理,社会也是有伦理的,这个伦理主要就体现在一些公序良俗上,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来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并渐呈燎原之势,如何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规避“信息时代的道德风险”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和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非常语重心长地要求“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所谓历史文化伦理,是指由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而造成的“过化存神”,从而形成的图腾与塔布,或者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说,就是相应的历史文化潜规则。以中华民族为例,这些“潜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仁、义、礼、智、信,长幼尊卑有序,忠于家庭、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等等,这些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应该而且必须时刻谨记的,只有认真遵守并严格践行这些历史文化伦理,才有可能确保站位时的高度,从而避免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出现因站位不高而出现的失误。

(四)在“甚解”和“精传”上下工夫,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准度”,以尽可能避免因为站位不准而出现的科学传播失误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陶渊明说过的话,有人因为喜欢陶渊明所以爱屋及乌(当然也有别的原因),往往就把“好读书不求甚解”当作自己不对所“阅读”的“阅读客体”进行准确理解的托词,这是不对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甚解”呢?笔者认为“甚解”就是要对所“阅读”的“阅读客体”做由浅入深、由表及理的一番解读。仅以阅读书面材料为例,就要既要看到单个字词的含义,也要看到整个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的含义,就是要将一个字放到一句话中,把一句话放到一段话中,把一段话放到一篇文章中乃至一本书中来加以解读。“甚解”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要从字面的表层含义,看到它的深层含义,古人所说的“春秋微言大义”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谓“精传”就是要在两个“提炼”上下工夫,这里所说的两个“提炼”,一个是指“基本提炼”,一个是指“附加提炼”或者“增值提炼”。所谓“基本提炼”,就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相关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要在字、词、句、段、篇上下一番提炼的工夫。所谓在“字”的提炼上下工夫,就是指“炼字”,对所创作作品所用的文字进行必要的提炼和推敲。这方面中国古人留下过很多佳话,唐代的贾岛原本并不是一流的诗人,但是他却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在写一首诗的时候,因为使用一个字苦苦琢磨不已,无意中甚至冲撞了当时的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韩愈,结果二人在一起反复琢磨,最后决定放弃“推”字,使用“敲”字,并且因之留下了“推敲”这个佳话。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中国古代“字”与“词”往往难以截然分开,所以,我们不妨将“炼词”和“炼字”视为同一回事。说完了“炼词”和“炼字”我们不妨再来说说“炼句”,所谓炼句可以和“炼段”“练篇”放到一起说,这几种“炼”其实都是强调在把字词组合成句子的时候要做千锤百炼的提炼,比如说不同的短语组合成句子,不同的单句组合成复句,如果语序不同,有可能会造成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这方面古人也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据说太平天国起义之初,曾国藩率领他临时组建的湘军去与太平军作战,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每打一次仗都以失败而告终,可谓是“屡战屡败”!如果将这四个字如实地写到奏折里面上报给皇帝,估计定会引发皇帝的龙颜大怒!曾国藩手下的一个幕僚对这句话做了一番有意思的提炼,最后上报给朝廷的奏折中还有这四个字,却不但没有使皇帝龙颜大怒,反倒使皇帝龙颜大悦,奥秘在什么地方呢?奥秘就在于这位幕僚下了一番“炼句”的功夫,将这四个字的排列顺序做了一番巧妙的调整,将“屡战屡败”调整为“屡败屡战”,这样一调整,一个字一个词都没有增加或减少,但所表达出的意义却完全不同了:前者“屡战屡败”,彰显的是曾国藩的无能,而“屡败屡战”则彰显了曾国藩及其团队不顾危险“霸得蛮”,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也要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勇气、态度和决心,自然会使皇帝龙颜大悦了!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炼句”乃至“炼篇”的重要性;所谓“附加提炼”或者“增值提炼”是指提炼创意、提炼智慧、提炼思想。创意也是需要提炼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好提炼创意的工作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好“加减乘除”。我们不妨先来说说“做减法”。所谓“做减法”,是指要在反复比较调研的基础上,大胆舍去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但不限于不可能的东西、做不到的东西、不现实的东西等等,这些东西在某时、某地可能是有用、有益的,但是在此时、此地却是不合适的,所以有必要大胆做减法予以减除;所谓“做加法”,就是在反复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新的可行的有益于现实的乃至有益于长远的东西;所谓“做除法”,是指要尽可能地“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各种有可能的创意中,各种表面不同的创意中寻找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谓“做乘法”,是指要充分借助乘法的“放大效应”,最终寻找到有可能会带来“放大效应”的创意,以便服务于自己的精准传播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科学传播的精度,从而避免因为精度不够而导致的站位不准造成的科学传播的相关失误;所谓“提炼智慧”与“提炼思想”,是指要妥善地处理好“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关系。“异中求同”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主流价值观的要求,要尽可能找到与主流价值观的共同点。但是,科学传播毕竟是一项智力劳动,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同中求异”的工作,也就是要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一个。要充分认识到“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两点间最近的距离并不一定都是直线”,“只要是能够过河,无论是架桥还是造船,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案之一”等名言的深刻含义,一句话,就是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好提炼智慧与思想的工作,从而确保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准度,避免因准度不够导致的站位不准而造成的科学传播失误。

注释:

①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I: Summary of a Colloquiu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https://doi.org/10.17226/18478.

②《蚂蚁集团上市前夕被约谈,背后隐藏的含义是什么?》,搜狐网,https://m.k.sohu.com/d/493896931,2020年11月3日。

③《马云: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腾讯网,https://v.qq.com/x/page/l3163ztrj9i.html,2020年10月25日。

④《蚂蚁中高层会议:重新上市至少推迟半年;美股收涨,阿里重挫逾8%》,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429359995_227348,2020年11月4日。

⑤Science audiences, m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Dietram A. Scheufele and Nicole M. Krause, PNAS, 2019, 116 (16), 7662-7669; https://doi.org/10.1073/pnas.1805871115

⑥杨丙德:《科技类图书的政治性问题》,《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第6期。

⑦《上海一公司广告未完整展示中国地图被罚款100万》,《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5日。

⑧The changing uses of accuracy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J]. Hansen A .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16, 25(7):760-774.

⑨周苗苗:《南京分院组织召开2017年科学传播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官网,http://www.njb.cas.cn/ddjs2016/gzdt/201712/t20171209_4910531.html,2017年12月8日。

⑩《湖北扶貧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一来二去便熟悉起来》,环球网,https://www.sohu.com/a/241632815_162522,2018年7月17日。

《“低级红””“高级黑”的十种表现及防范应对策略》,《九江日报》2017年3月7日。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the issue of trust. Weingart, P. and Guenther, L. (2016). JCOM 15 (05), C01.

详细请参见《百度百科》“伦理”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A6%E7%90%86/538。

曾建平:《信息时代的伦理审视》,《人民日报》2019年7月12日。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站位问题
提高政治站位的重要性
站位
爱的站位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