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及成本管理路径分析

2021-03-30 06:49刘伟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市政工程成本

刘伟

(长治市诚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6000)

0 引言

市政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内容,其整体质量关系城市建设水平、居民满意度。但随着市政工程数目的增多,市场经济下市政工程成本控制难度增加,导致该类项目经济效益无法保障。所以需针对市政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加大成本管理力度,持续改善市政工程成本核算方法,构建更完善的经济效益保障机制。

1 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对象

市政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核算、分析、控制措施,对项目成本投入展开科学管理行为的管理活动。成本核算内、成本规划、成本管控是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相关企业需基于市场经济环境、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积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市政工程建设所耗费的成本[1]。具体来说,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对象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成本、其他成本等。其中原材料成本是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的关键,在项目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材料规格、运输、质量、市场价都会使市政工程的材料成本产生变化。人工成本则是指项目中人才聘用的成本,该降成本的设置关系人员工程主动性、施工项目整体质量。而机械成本是市政工程项目机械设备采买、租用的费用,比如碾压机、吊车、挖掘机等。其他成本则是市政工程施工中人员出行、打印材料产生的琐碎费用。

2 市政工程经济效益的分析

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关人员需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手段,实现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目标。由此可见,作为贯穿市政工程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其管理效果直接关系项目经济效益,是提升市政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相关人员应严格控制项目投入、支出,准确核算工程项目所需成本,控制成本损耗[2]。一方面,为提高市政工程经济效益,应加强项目财务监督,重视资金利用的合理性。相关人员应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方案,灵活按照市政工程实际情况调整成本管理方案,随后利用恰当的资金预算、资金调配,提高市政工程财务资金利用率。

另一方面,应用各类先进施工技术、管理平台,汇总成本管理信息,以此提高成本管理期间信息数据的流通率,实时更新项目成本损耗,核算其经济效益。例如在某市政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人员可引进新型的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成本。该项目为道路工程,应用创新型的施工技术后,道路基础层、面层的材料损耗明显降低,且处理翻浆的时间减少,工程成本降低。通过具体成本核算可知,该项目在计算施工设计误差后,用8cm 的粗粒混凝土作为面层底层施工材料,成本预算为75.21 元/m2,平均摊铺厚度为7.7cm。相比传统施工方案,道路整体验收后,摊铺总面积为50129.21m2的市政道路工程,共节约材料成本88210.35 元。

3 市政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研究

3.1 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为保障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应健全该类项目的成本管理制度。制度的完善性会直接影响市政工程成本管理效果,部分单位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往往不重视成本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使项目成本管理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方法[3]。长此以往,出现各部门人才协调不到位、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人员成本管理责任不清晰等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基于市政工程的特点、施工环节,从立项、招投标、材料采购、施工设计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大成本管理控制力度,严格控制市政工程建设中各环节的成本损耗。

比如在市政工程成本管理中,相关人员利用项目工程量计算各环节的劳动定额。随后按照市场内的人力成本单价的变化规律,分别制定各项分项工程的人力成本管理方案。成本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提前核算项目工程量,分析市政项目中分项工程的施工内容,并按照固有的劳动定额、工程量信息,核算实际施工中的项目承包成本。通过相关成本核算可知,若分享工程土方量为27692/m3,其目标成本则为 25.2 元/m3,实际成本为 21 元/m3。按照该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后,若采用分包方式,土方量运输时可节约38289 元的人力成本。另外,建设成本管理制度时,相关人员还应明确其经济效益目标,并以此为核心,科学制定成本管理方法,有效协调市政工程成本管理、经济效益的基本关系,发挥成本管理制度的指导优势。

3.2 加大成本风险管理力度

在成本管理期间,相关人员还应加大市政工程的成本风险管理力度。提前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挖掘成本管理风险,更科学、准确地采集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信息,汇总真实的成本管理数据[4]。①相关人员应采用灵活成本管理形式,缩小项目实际成本、成本预算的差距,增强各部门人员本身的风险规避能力;②紧跟时代变化,将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在成本管理中,构建BIM 成本风险模型,合理划分市政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风险等级。从而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确保成本风险识别可靠性、全面性,保障成本管理质量,维护市政工程项目的核心经济效益;③针对成本风险管控中的细小问题,相关人员可采用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懂得利用新颖管理软件、管理方案,核算成本管理数据,借此通过更系统的风险防控机制,节约项目成本,实现市政工程经济效益目标。

3.3 关注成本管理人才培养

(1)成本管理人员在市政工程经济效益、成本管理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该项工作的主体人物。只有持续优化人员组织,提升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才能使其具备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满足市政工程成本管理需求。为此,相关单位、企业应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学习新颖的成本管理理论、成本管理技术,能够灵活运用成本管理方法,保障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2)在培养成本管理人才时,还应采用“培训+实践”的基本模式,协助管理人员积累实践经验。使其可以在成本管理中,持续降低管理误差,懂得按照市政工程分类,细化成本预算、控制步骤[5]。必要时,相关企业竞争上岗的方式,激发成本管理人员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活动,自觉学习成本管理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成本管理能。最后,为满足市政工程成本、经济效益管理的人才需求,在通过岗位培训增强人员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相关人员还应重点培养成本管理人员的“协作”“沟通”能力,多角度培养成本管理人才,为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工作高效完成创造有利条件。

3.4 明确政府监管责任

为加强市政工程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政府部门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应主动承担成本管理的监管责任,且通过“承担融资”的方式,缓解合作企业、单位的经济压力。具体来说,市政工程本身的融资方法同样会影响项目成本管理结果,所以政府部门还应借助多元化的监管方法,构建融资机制,减轻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为各参与主体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政府部门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工程融资模式,监管项目建设中的管理行为,引导相关人员依据市场规律防范成本管理风险;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通过合作管理、联合融资的方式,规范项目成本管理流程,打破固有的市政工程成本管理模式,控制项目融资成本,为后期成本管理打好基础。

3.5 重视市政工程的整体规划

为确保市政工程经济效益,还应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市政工程的整体规划。对此,政府部门在市政工程立项阶段时,应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前控制市政工程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在此期间,城市发展速度、经济水平不同,其市政工程规划内容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为有效落实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维护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府部门需树立全局观念,科学规划设计市政工程。①对于经济增长速率快、经济水平较高的“高配城市”,其在建设市政工程时,应坚持集约化原则,重点节约市政工程项目所占用的空间。同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科学安排各类市政工程项目的专项资金,加大成本核算力度,保证项目整体规划、成本控制目标的一致性;②对于“中配城市”的市政工程,在维护项目经济效益时,应关注工程项目的未来效益,准确分析其发展空间;③对于较为落后的“低配城市”,其在规划中需重视基础类市政工程的建设工作,并且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加强项目质量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为保障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还应加强该类工程的成本管理。为此,相关人员可通过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细化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案,从而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有效降低项目成本管理风险等级。在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核心效益基础上,减少市政工程成本,节约项目建设中的各类资源,为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市政工程成本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