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1-03-31 12:09陈剑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创新研究人才培养

陈剑英

摘要:新时期下文旅融合对旅游人才发展要求更严,文旅的结合也带动了经济的动能,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文旅的深度融合也让大众对文化产品有更多的了解。文旅融合的形势下,仍揭示了不少的难题,尤其是综合高端人才的匮乏,这也让旅游发展陷入窘境,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想要跨过阻碍,不断向前,就必须要从教育内容与体系等多方面展开研析,不断优化整体培养模式,革新旧式教学体系,为旅游人才的发展奠定雄厚的根基。鉴于此,笔者主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创新进行探究,以期能为发展出力。

关键词: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引言

文旅融合这种新兴模式的兴起,给整个旅游业带来了质的变化,但其还需人才的保障维持其发展,构建有效衔接的内外配置,使文旅业真正提升为强硬的实力产业。现如今,文旅业已成为一种标志,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所需,文旅融合显然是迎合社会发展的,利于传承文化,为文化發展迎来转机。因此,培养高精尖的旅游人才,全面研究新颖模式,能让文旅融合发展有新的动力。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

首先,人才的培养为文旅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内旅游行业的兴盛也让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参与,这一盛况也必然会让人才管理有优化,为了迎合时代所需,保证文旅融入管理教学上,实施创新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文旅融合也让整个人才管理环境有一定的优化,随着教育教学的革新,国内旅游红利政策频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有所改善,更多的资本将投入到文旅发展中,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产业扩张。高校相关负责人更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支持,并对其需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强调综合性教育,从而推进整个人才培养的优化发展[1]。最后,旅游人才的管理培养,也催生出其他产业模式,侧面来看也助推了文旅产业的变革,尤其是旅游者的意愿的变化,高校更要增强相关专业的课程,对客户的需求负责。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

各校在课程设置上极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整个课程极不合理,尤其是在旅游规划与分析上,内容重复多。同时,社会各行对人才所求面无异,这也需要对旅游专业课程上做调整,向着新颖的方向跟紧趋势,转变新思维,谋求新课程内容。当然,文旅融合的发展,还需复合人才的支撑,既需要专业知识铺垫,也需要懂得如何管理发展,而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严格追求,也衍生了新兴的行业,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人才还需不断摸索。经济的发展也让信息技术应用较广,但就实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对于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不高,整体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健全,也未真正落到实处,难以与学生的日常接触相碰撞,很难看到学生整体能力擢升。

(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少

大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自身水平这方面,还不够下功夫,整个教学思维也跟不上时代前沿,这让学生学习的兴致大大减弱。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培训方面是较少的,导致很多教学方法也较落后,使得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两者背离,这样是行不通的。同时,国内旅游专业教师在队伍上不协调,人才市场缺乏严重的时候,教师也发挥不出其辅助力量,学生在课程框架认知上,知识也不够牢固,偏离了教学的真正定位,学生的综合实力也有所欠缺。教师整体师资水平的不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与时代不相符,与社会所需不相融,考核过于简单。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旅融合是现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想要培养出好的人才,真正为企业出谋划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从根本上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不断革新吸纳新知识,对旅游行业的整个动态轨迹全面把握。只有专业教师的水平提升了,高精尖的专业人才才能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大展宏图,而师资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辅助,政府要鼓励教师去看外面的世界,吸引精英人才愿意成为教师一员,不断的建设智慧囊团队。在整个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方案设置是首要的,教师要将课程内容与社会所需相融,将方案优化更合理,不断调整创新方案,争取做到契合高度化重合。

(二)健全文旅管理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内涵的知识储备需丰富,各校要破除原有的旧式教学方案,结合文旅融合的现状发展,不断创新管理教学体系,增加相关的课程知识内容,并借助新兴技术去不断整合教学资源,为后期教学添砖加瓦。文旅融合是国内旅游发展向前跨越的重大一环,优秀人才的培养需与产业岗位相契合,教师要针对此去调整主副学科内容,并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进行合理搭配,让整个旅游管理教学体系都处于行业前沿状态。健全旅游专业教学机制,就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到融合的意义,及其带来的真正价值,以更好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各地政府机关也要定制相关的政策,明确职责,将跨区域的产业优化整合,统筹利用,打造科学化的体系。

(三)优化课程设置,重视拓展实训

课程的优化设置更利于人才的培养,国内经济的助力发展,也让大众的消费追求美好化,紧跟旅游发展态势,并进行综合考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这对于课程设置有指向性引导。国内大多课程设置往往是基础课与技能课的综合化模式,但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于人才需求大的同时,也要求更高,所牵扯出的知识面是很宽泛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不仅需懂得基础的方面,还需要有综合性的能力[2]。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还需根据行业实况出发,不断的优化改进,以满足现今旅游发展所需。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这也说明了重视拓展实训的必要性,学生接触的多了,自然而言整个实践能力也会有改变。

四、总结

总而言之,旅游专业并不是单一的学科性质,其横跨的学科性较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结合现今实况,紧跟社会所需,更利于创新人才的衍生,助推经济的发展。当然,在培养过程中还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重视拓展实训活动,以此推进更多人才的引出。政府相关教育部门更要以此为戒,不断加强引导,为文旅业倾灌新活力。

参考文献:[1]任志艳,梁颖.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商情,2021,5(2):191-192.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创新研究人才培养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