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 年我国生猪市场回顾及20 21 年形势展望

2021-03-31 09:20虞丽娜
湖南饲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猪价进口量均价

虞 华 虞丽娜

(1.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江苏盐城 224005;2.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盐城市分公司,江苏盐城 224000)

2020 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受“新冠+非瘟”双疫情影响, 生猪供给大部分时间仍处于偏紧状态,猪价一度同比翻倍,生猪养殖企业鼠年交了金猪运,盈利大多表现靓丽,且不少企业还在继续扩大养殖产能。 2021 年,在生猪产能恢复大背景下,猪价高位震荡下行已经是行业共识, 但受母猪效能下降与疫情影响, 生猪养殖仍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1 2020 年国内生猪市场情况回顾

2020 年我国生猪价格变动基本呈“W”型,共经历了六个时期: 一是延续上年底启动的上涨行情期(1 月初~2 月中旬): 猪价从上年底的33.21元/kg 涨到2 月15 日37.46 元/kg; 二是春节后回落行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悬崖式下跌期 (2 月中旬~5 月中旬):猪价从2 月15 日的37.46 元/kg 跌到5 月15 日的26.41 元/kg;三是“开挂式”上涨期(5 月中旬~7 月中旬):从5 月15 日的26.41 元/kg涨到7 月10 日的37.81 元/kg, 涨幅超过四成,达到43.2%;四是高位震荡期(7 月中旬~9 月上旬):猪价基本在36.10~37.30 元/kg 之间震荡; 五是震荡下行期(9 月上旬~10 月底):猪价结束高位震荡进入下行通道, 猪价从9 月5 日的36.34 元/kg 跌到10 月30 日的28.50 元/kg(图1);六是季节性上行期(11 月~12 月):气温下降,消费回升,价格出现震荡上行(图1)。

图1 2020 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变化图(元/kg)

1.1 猪价、 肉价全年分别上涨59.7%和59.8%, 10-11 月同比由涨转跌, 12 月同比再度由跌转涨。 2020 年猪价最高点在7 月10 日,每千克为37.81 元, 距2019 年最高点 (10 月30 日)40.13 元还差2.32 元。 2020 年猪价最低点在5 月15 日, 每千克为26.41 元, 比2019 年最高点低34.2%,比2019 年最低点(1 月30 日)10.97 元高140.7%。 2020 年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千克为33.48 元, 比上年同期的20.97 元高12.51 元,涨59.7%; 比2018 年同期的12.36 元高21.12 元,涨170.9%。 其中:1 月份均价为35.42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1.90 元高23.52 元;2 月份均价为36.50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1.75 元高24.75 元;3 月份均价为35.42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3.74 元高21.68 元;4 月份均价为32.79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4.60 元高18.19 元;5 月份均价最低,为27.82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4.61 元高13.21 元;6 月份均价为32.32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6.06 元高16.26 元;7 月份均价为36.71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7.93 元高18.78 元;8 月份均价最高,为36.93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1.90 元高15.03 元;9 月份均价为34.70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6.94 元高7.76 元;10 月份均价为30.20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34.15 元低3.95 元;11 月份均价为29.35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4.79 元低5.44 元;12 月份均价为33.58 元/kg (图2), 比上年同月的33.22 元高0.36 元。 2020 年12 月28 日生猪出场价格每千克为34.78 元,比上年同日上涨了4.7%。 2020 年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平均每千克为45.01 元, 比上年同期的28.16 元涨59.8%;比2018 年同期的18.63元涨142%。 其中:2 月份均价最高, 为49.67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8.40 元高31.27 元,涨170%;5月份均价最低(图3),为40.52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0.54 元高19.98 元,涨97%。 2020 年12 月28日猪肉批发价格为44.36 元/kg, 比上年同日上涨了1.9%。

图2 2014 年以来全国生猪月度平均出场价格走势图(元/kg)

图3 2014 年以来全国猪肉月度平均价格走势图(元/kg)

1.2 平均猪粮比价超过15:1, 新增产能陆续释放, 四季度养猪利润明显缩减。 进入10 月后,生猪价格出现较快下滑的态势。 同时,玉米、豆粕、麸皮等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为生猪养殖利润带来双重利空影响。 10 月生猪养殖利润为2019 年3 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价格监测资料显示:2020 年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15.33:1,比2019 年同期的10.61:1 上升4.72 个点,高44.5%(图4)。 其中:最高点在2 月20 日,为18.41:1,最低点在10 月25 日,为11.83:1,11 月2 日比价为11.69:1。 按照10 月底价位计算,对于自繁自养而言,按照10 月底价位计算,全国自繁自养生猪头均利润约为1560 元/头,相较于今年7 月8 日的高点2920 元/头,一头猪利润缩水1380 元,缩减幅度达47%。从2010—2020 年的11 年间,全国猪粮比价平均为7.98:1,2020 年排第1 位, 第2-11位 分 别 为:2019 年 (10.61:1)、2016 年(9.58:1)、2017 年(8.20:1)、2011 年(7.46:1)、2015 年(6.68:1)、2018 年 (6.35:1)、2013 年 (6.31:1)、2012 年(6.03:1)、2010 年(5.9:1)、2014 年(5.36:1)。

图4 2014 年以来猪粮比价变化图

1.3 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 以国家统计局三季度末存栏量为基数, 按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环比数据推算,2020 年11 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4 亿头以上 (图5)、 能繁母猪存栏已超过4100 万头(图6), 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 这一轮猪周期交织了三大因素: 一是2018 年3 月份开始的养殖亏损,使养殖场户自发地调减产能。二是2018 年8 月份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疫情,与以往的疾病都不一样,致死率高,而且没有疫苗,所以对养殖场户的心理冲击比较大。三是因为近10 年生猪市场供应比较充裕,不少地区忽视了养猪业。 三大因素交织,导致这一轮猪周期产能下滑幅度比较大, 价格上涨幅度也就比较大。本世纪的四个猪周期,平均时长都是四年,下降两年,上升两年。 但是这一轮的猪周期,由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都下了很大功夫,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这一轮恢复得比较快一点。国家统计局调查监测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36186 万头, 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 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出栏同比由负转正, 增长15.1%; 猪肉产量2838 万吨,下降1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 个百分点。 到9 月底,全国生猪存栏37039 万头,比二季末增长9.0%,自上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加;比上年低点三季度末增长20.7%。

图5 2012 年以来各月全国生猪存栏数比较(万头)

图6 2018 年以来各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比较(万头)

1.4 玉米市场持续走强创6 年来新最;豆粕高位震荡, 短期仍有上涨空间。 12 月初开启了全国第9 轮饲料涨价潮,且12 月第四周仍有部分企业持续提价。回顾全年的饲料涨价情况,其原因清一色的“原料价格大涨”。其中,玉米涨价是原料中表现最抢眼的;截至12 月底,全国玉米价格已经涨至6 年来历史最高水平, 均价较年初暴涨700元/吨,较2017 年历史低点上涨超1000 元/吨。 面对如此强劲的涨势, 饲料生产成本势必会大幅增加, 企业频繁上调饲料价格也算是情理之中。 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粮食丰产消息:2020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 亿斤,比上年增加113 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 年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 但玉米产量确实出现减少现象:玉米产量5213 亿斤,比上年减少2 亿斤。在此之前,东北玉米种植主产区遭遇了三场台风,各方开始炒作“减产”话题,导致市场各方不断看涨玉米后市。由于各方对未来玉米市场看涨预期强烈,导致新粮一上市就引来了贸易商、 用粮企业的疯狂抢购。而且据了解,今年的中小型贸易商比之前明显增多。 所以导致贸易商之间、用粮企业之间、贸易商与用粮企业之间不断提价囤粮、抢粮,引发了2020 年玉米价格的大涨。 预计2021 年玉米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春节后以及2021 年5 月或将出现阶段性价格高点。价格调查监测资料显示:2020 年全国玉米价格平均每千克为2.21 元,比上年同期的1.97 元高0.24 元。 其中:1 月份均价最低, 为1.97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95 元高0.02元;2 月份均价为2.02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93元高0.09 元;3 月份均价为2.01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9 元高0.11 元;4 月份均价为2.05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89 元高0.16 元;5 月份均价为2.10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92 元高0.18 元;6 月份均价为2.12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94 元高0.18 元;7 月份均价为2.21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 元高0.21 元;8 月份均价为2.35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01 元高0.34 元;9 月份均价为2.33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01 元高0.32 元;10 月份均价为2.38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 元高0.38 元;11 月份均价为2.47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 元高0.47 元;12 月份均价最高,为2.52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99 元高0.53 元(图7)。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2020 年1-4 月份因担忧国外大豆外运受阻,国内豆粕一度恐慌供应不足,行情一路走高,从1 月2742 元/吨涨到4 月3092元/吨月度均价,涨幅高达350 元/吨;5-6 月份因进口到货担忧并没有出现,疫情下、中美贸易冲突下,巴西大豆进入中国量更是较往年突出,豆粕现货因供应充足,价格高位暴跌,连续两个月累计暴跌近400 元/吨,即6 月均价2704 元/吨;7 月份以后,整个下半年豆粕现货是一路向上,美农调低了大豆种植面积引发大豆总产下调担忧,之后因美豆出口需求旺盛、南美天气担忧不利大豆种植以及美国新一届总统拜登的当选将会有更多利好财政刺激政策等,国内豆粕现货跟随美盘持续走高,截至到11 月全国月度均价由6 月份的2704 元/吨,涨至3231 元/吨,暴涨526 元/吨,涨幅高达19.5%。 鉴于全球大豆库存紧缺、出口需求强劲以及拉尼娜气候等影响,预计2021 年全年美豆期价在1050-1150 美分区间活动的几率更高,除非南美天气有更加重大的利空出现。 那么全年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也将跟随外盘高于2020 年,豆粕现货在成本的提振下,还有一定上涨空间,但空间也不会很大,总体上缺乏大涨基础,主要基于生猪和家禽养殖量此消彼长的关联关系,随着2021 年生猪养殖的逐步恢复,蛋禽肉禽养殖量都将大概率下降,预测蛋禽养殖量同比2020 年下降5-8%个百分点,肉禽养殖量同比下降9-11 个百分点。 据初步分析预计, 2021 年国内豆粕价格大部分走势成U 型。 1-5 月由高走低,5-6 月份到达低点,6-10月走高,10-12 月份略有走低。 预估2021 年度均价较2020 年度上涨50-70 元/吨左右。 价格调查监测资料显示:2020 年全国豆粕价格平均每千克为3.24 元,比上年同期的3.04 元高0.20 元。 其中:1 月份均价最低,为3.08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15 元低0.07 元;2 月份均价为3.13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07 元高0.06 元;3 月份均价为3.17元/kg,比上年同月的2.84 元高0.33 元;4 月份均价为3.30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77 元高0.53 元;5 月份均价为3.18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86 元高0.32 元;6 月份均价为3.14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10 元高0.04 元;7 月份均价为3.17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03 元高0.14 元;8 月份均价为3.24元/kg,比上年同月的3.03 元高0.21 元;9 月份均价为3.26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12 元高0.24 元;10 月份均价为3.34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17 元高0.17 元;11 月份和12 月份均价最高,均为3.42元/kg,分别比上年同月的3.19 元、3.15 元高0.23元、0.27 元(图7)。 2020 年12 月第3 周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3.40 元/kg,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上涨10.7%。

图7 2014 年以来全国豆粕、玉米价格走势图(元/kg)

1.5 仔猪价格先涨后跌, 回归年初价位。2020 年上半年,各地为了完成生猪存栏指标,加大了激励措施,仔猪市场报价不断上涨。仔猪市场报价在2020 年4 月底突破“百元”关口后企稳,5、6月份基本维持在90~100 元/kg,7 月初再度突破“百元”关口后持续上涨, 9 月第1 周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每千克达109.07 元,后随着猪价下跌持续走低,12 月第2 周仔猪价格已跌到80.71 元,下跌幅度达26%,基本回归年初价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500 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最新数据显示,2020 年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每千克为84.25 元,比上年的48.26 元涨74.6%。 其中:1 月均价最低, 为76.91 元/kg;8 月均价最高,达108.64 元/kg(图8)。

图8 2014 年1 月以来全国农村集贸市场仔猪价格走势图(元/kg)

1.6 猪肉进口量同比翻倍, 全年或突破420 万吨。 发生非洲猪瘟以来, 猪肉进口量逐年攀升,2018 年猪肉进口量达119.3 万吨,2019 年猪肉进口量达210.8 万吨,2020 年1-11 月猪肉进口量累计达395 万吨(图9),较2019 年同期增加221.7 万吨,同比增长127.9%。 进入2020 年,猪价一路攀升至顶峰, 猪肉进口量也达到峰值,仅2020 年1-10 月的猪肉进口量就达到以往两三年进口量的总和。 从7 月份开始,进口冷冻产品陆续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中国开始暂停从国外企业进口冷冻产品,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截止11 月11 日,中国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 个国家99 家生产企业采取了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 从8 月份开始,猪肉进口量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从7 月份的43 万吨下降至8 月份的35 万吨,并在10 月份降至33 万吨。 猪肉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对猪价起到调节作用,尽管新冠疫情让猪肉进口的步伐放缓,但仍然比2019 年同期的进口量增长一倍多,很好的调控了猪价的飙升态势。

图9 2015 年以来各月猪肉进口量比较(万吨)

2 2021 年猪价整体走势: 高位震荡下行, 均价明显低于上年

进入2020 年12 月下旬,虽然,受储备冻肉投放影响,市场短暂呈现企稳的态势,但是,在冬至节气以及南方腌制腊肉的提振下, 猪价依然呈现出震荡上涨的行情。据对2000 家样本屠宰企业的监测数据,2020 年7 月生猪日均屠宰量为 47 万头,而12 月初大幅增加至73 万头(图10),这是12 月上旬最主要的价格拉动因素。 进口猪肉受新冠疫情影响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因为进口猪肉的占比一般只有2%左右。根据前期生猪生产恢复情况判断,2021 年元旦春节期间生猪出栏量将比上年同期增加三成左右, 猪肉价格应该不会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年初确立的“年底前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 的任务目标已基本实现。在元旦春节消费旺季,猪肉价格在正常年份都会上涨6%-10%(图11)。但是2021 年的供应形势要好于2020 年,或会“逢节不涨反降”的现象,所以广大养殖场户要顺势出栏,避免压栏。

图10 2015 年以来1-12 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各月屠宰量(万头)

图11 2011 年以来各季度全国生猪出栏价格比较(元/kg)

图12 2016-2020 年全国生猪同日出场价格(元/kg)比较图

图13 2010-2020 年全国生猪出栏平均年度价格比较(元/kg)

2020 年生猪供给紧张问题已得到缓解, 且生猪供给增加的趋势并未止步,2021 年的供给势必较2020 年更加充沛。 母猪数量恢复也处于较好水平,从规模场看,新建改扩建规模猪场加快投产复养。从散养户看,补栏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11 月份4000 个定点监测村生猪存栏环比连续10 个月增长,养猪户比年初增加了228 万户。 照此趋势,预计2021 年上半年产能即可完全恢复。按照6 个月的育肥周期,2021 年下半年, 生猪出栏就有可能达到正常年份的水平,2021 年生猪供应将大幅改善。

虽然非瘟定植、母猪效率损失仍存在掣肘,但在产能恢复大趋势下, 此轮猪周期已确认出现拐点,并进入周期下行区间。 随着2021 年生猪养殖行业进一步恢复及产能全面释放, 震荡下跌是大趋势, 预计行业低谷期将维持2-3 年! 预计2021年猪价前高后低,最低价在20 元/kg 左右(图12),全年平均猪价在25 元/kg 左右, 均价明显低于上年(图13),自繁自养盈利水平在800 元/头以上。

猜你喜欢
猪价进口量均价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2016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同比下降11.2%
2016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2016年我国聚酰胺6切片的进口概况
9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
6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4个月上涨
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3个月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