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作文导写

2021-03-31 03:08沈友林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简单共鸣

沈友林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期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访谈节目。在众多嘉宾的发言中,有三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这三个关键词是:共鸣、简单、有希望。

在嘉宾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向现场观众询问:嘉宾所提及的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最深?

假设你是现场的一位青年观众,被邀请上台就主持人所提的问题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模仿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命制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中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写作情境——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期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访谈,交代了举办节目的目的是“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以及“弘扬”“传播”“展现”的对象(受体)是“世界”。在三个关键词中,“共鸣”指“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所讲的中国故事能让世界各国人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简单”既可以指“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简单地讲(当然要言简意赅),也可以指所讲中国故事的内容——故事简单(当然要蕴含感人的中国精神、中国声音);“有希望”指所讲中国故事的内容、影响——故事本身有希望,又能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为世界各国所做的一切,对于自己或本国来说是有希望的,有发展前景的,从而使中国获得世界各国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引导语要求考生以现场的一位青年观众的身份和口吻来写发言稿,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对“嘉宾所提及的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感受)最深”的思考,并且要直接明确地回答主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只能三选一,不能三选二或三选三。

“讲好中国故事”既是访谈节目的题目,也是本次作文的话题、主题,因此,在立意时,要设法让所选的关键词与“讲(好)中国故事”形成有机的关联,或者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譬如:选“共鸣”,可立意为“讲好中国故事,让外国朋友产生共鸣”“选好共鸣点,讲好中国故事”等;选“简单”,可立意为“简单讲述中国故事,努力(积极、认真)弘扬中国精神”“简单讲述中国故事,努力(积极、认真)传播中国声音”“讲述简单的中国故事,弘扬伟大(崇高、丰富)的中国精神”“讲述简单的中国故事,传播厚重(高亢、嘹亮)的中国声音”等;选“有希望”,可立意为“讲有希望的中国故事,让外国朋友感到有希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国朋友感到有希望”等。

这次考试作文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脱离作文题创设的具体情境,撇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个主题,要么写成以关键词为话题的话题作文,要么大谈“中国有希望”——选“有希望”作文的考生占大多数,但是偏题离题的也最多。

【佳作展评】

让讲好中国故事插上共鸣的翅膀

一考生

亲爱的主持人,各位嘉宾,观众朋友们:

你们好!很荣幸能针对这个问题发表我的见解。三个关键词,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共鸣”。

诚然,“简单”和“有希望”这两个词高度概括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特点和前景,但这还只是停留在想象的美好阶段。而“共鸣”则与实践密切相关,揭示了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的良好效果,比“简单”“有希望”两个词更有深度、力度和实用度,因而让我感触最深。

“共鸣”能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由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的意愿会被误解,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双方文化的共通点,引起对方的共鸣。究其本源,讲故事要成功,就得让对方产生情感共鸣,放眼全球,就是要引起外国人的共鸣。讲好中国故事的事例不胜枚举,金庸小说因讲述家国情怀、道义担当而风靡世界,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饱受多国好评,中国乐团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令世人瞩目,李子柒用田园牧歌书写中国故事,利用大众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激起了广大西方人的共鸣,坐拥千万粉丝,这都是利用人们对英雄、对艺术、对音乐、对生活的美的共同追求与认可,讲好中国故事引起共鸣的鲜活事例。由此观之,共鸣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助力不可谓不大。

“共鸣”还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近年来,我们在国际上的发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接受,其中少不了共鸣的作用。我们利用各国对发展经济的需求制造共鸣,建立了“一带一路”项目和亚投行,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我们利用世界人民对美好幸福的向往与追求制造共鸣,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被写入了联合国的宪章。这些都是运用共鸣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有力事实。

风正劲,帆高悬,中国号巨轮正乘风破浪。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和人民获得感的提升,也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好中国形象,让中国成为一个受世界人民尊重和喜爱的国家。要达到这个目的,这中间,“共鸣”必不可少。国人朋友们,让我们努力让讲好中国故事插上共鸣的翅膀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选取“共鸣”这个关键词,直接回答了“哪一个关键词让自己感触最深”的问题,并归纳提炼出“让讲好中国故事插上共鸣的翅膀”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型观点。在说明选择的理由时,既有与其他两个关键词的简略比较,又有对所选关键词的详细论述,论述详略得当而又充分有力。例证丰富而典型,胜于雄辩,增强了说服力。

以简单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一考生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以及各位观众:

大家好!

刚刚主持人问到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我感触最深,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简单”,因为我认为只有用简单的方式,才更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不缺好故事,缺的是讲好故事的方式。要让世界人民从中国故事中感受到力量,离不开的是共鸣;要让世界人民从中国故事中看到人民生活的好奔头,不能缺少的是希望;而这些所需要的,正是用简单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以简洁易懂的语言让世界人民从故事中看到中国的变化和世界发展的前景。因此,我看重、选择了“简单”这个关键词。

用华丽的辞藻、繁复的句式等复杂的方式讲中国故事,会让外国朋友难于理解、接受,甚至闻而生畏,这就难免会使得中国故事“养在闺中无人识”,更不用说让它“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要想让世界人民比较容易地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实力强起来了,人民生活好起来了,就不宜用复杂难懂的词句去堆砌,去修饰,而应该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去勾勒故事的神韵,让世界人民听得轻松愉快,这样才能让它像人们离不开的柴米油盐一般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住进人们的心坎里。如此,才更容易让世界人民真正感受到中国土地的脉动,更容易将中国精神与中国声音传扬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

其实,我这里所说的“简单的方式”,并不仅仅指语言运用方面,也包括我们的实际行动,这是一种没有声音的“行动语言”,它无声而胜于有声——只说不干就是空谈,空谈就会误国,只有实干才能兴邦。也只有以努力而单纯的行动方式去默默地“讲述”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地让人们去了解、去领略真实的中国。各国孔子学院的频繁创办,“一带一路”的贯彻实施,驰援各国新冠疫情灾区……这些心无旁骛的单纯的行动“讲述”,让世界人民听得津津有味、心潮澎湃、茅塞顿开,也从中看到了一束新的光芒正在照亮全球。

习近平主席曾说:“要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这需要我们去讲好中国故事,而要讲好中国故事,最需要的应该是用简单的方式去让世界人民快速便捷地从中国故事中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壮大,这才能让人们产生共鸣,感到有希望,而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一以贯之的做法。

我们只有用正确而简单的方式,才更能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的讲述更能引起共鸣,带来希望,让中国故事变得更不简单,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的巨大变化和中国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选取“简单”这个关键词,直接明确地回答了“哪一个关键词让自己感触最深”的问题,并迅速提出了中心论点——“只有用简单的方式,才更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娴熟地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说理透彻,较有文采;在论述讲好中国故事要“用简单的方式讲述”时,从“有声的语言讲述”谈到“无声的行动‘讲述’”,这种引申大胆、新颖而又在理,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简单共鸣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让数学课堂“瘦身”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