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帷帽在当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1-03-31 06:33黄嘉裕
西部皮革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女装美感

黄嘉裕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中国传统服饰历程漫长且跌宕起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服饰呈多元化发展。盛唐物阜民丰,开放的政策及社会环境使得服饰文化愈加繁华。帷帽是唐朝女子出行之首服,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一种,其形制下蕴含着特殊的美学意象及文化价值。通过对唐代帷帽的基本形制进行爬梳,并对此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分析其在当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表达,从服装结构的理论出发,阐述服装设计的创新表达,在承袭传统服饰的同时创新发展中国服饰文化。

1 唐代服饰帷帽历史溯源

唐代帷帽是女子出行之服,始创于隋,主要流行于唐永徽(650-655)至开元(713-741)年间,是隋唐时期世人依齐、隋羃䍠形制发展沿袭而来。

帷帽追溯至羃的形制,约于南北朝时自西域传入至中原地区,起初羃䍠是用于遮挡风沙的衣物,男女通用,尔后形制衍生至帷帽,是一种符合“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同时又具有装饰性的首服制式。“则天之后,帷帽大行,羃䍠渐息。中宗即位,宫禁松弛,公私妇人,无复羃䍠之制……永徽之后,皆为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1]永徽年间,帷帽便成为了女性外出之首服。

羃䍠服制湮没不彰,帷帽大行,追根溯源是胡族与汉族服饰文化的交融[2],与此同时在盛唐审美的影响与感化下,唐代女子的视野及审美维度直受颠覆,受异族血统的张扬个性影响,唐代女子不再受礼教束缚,而开始穿梭于巷陌之中,

帷帽的盛行,是胡汉文化深层交融的一种表现。异族文化的融入,使中原“传统文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羃䍠的使用即是同化现象,受胡化影响,戴羃䍠行于街头巷尾,同时,胡人借以遮蔽风沙的帽式,也就转化为儒家礼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礼教工具。帷帽是胡风汉俗交融的具象化表现,幻化为礼教束缚与自由平等的融会贯通。

帷帽在隋唐五代时期甚为流行,甚而至宋、明两朝仍沿习不衰,且无分男女,宫廷内外,官宦士庶皆可穿着[3]。帷帽普及程度不可小觑,其背后蕴含着精神艺术,折射的更是李唐时代的历史文化内涵。帷帽以唐代服饰作为凝聚思想、走向开放的精神纽带,是唐代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不是帷帽的涌现推动了思潮的变迁,而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推进了帷帽的现世。

2 唐代帷帽在当代女装设计中的转化

中外融合,胡汉杂糅。帷帽的特性造就了独特的表现与美感,其审美与意识的多样性为中国传统服饰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言。在当代女装设计中,对帷帽的应用多体现在服饰造型的提取,既保留对传统服饰的继承又具备当代女装设计的创新点,为服装设计的发展提供更多样化的可能性。

唐代帷帽的基本形制大同小异[4],对其服饰造型的提取并应用于当代女装设计,不仅使得当代服装设计更具民族特色,而且推动传统服饰更好地继承与发展。

设计品牌盖娅传说于2017 年春夏,对帷帽式样也进行了系列转化。“本古之围帽也,男女通服之。以韦之四周,垂丝网之,施以朱(珠)翠,丈夫去饰”[5]。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提出,帷帽的形制以四周垂下丝网而立,并用珠翠加以装饰。盖娅传说2017 系列作品也有运用此类工艺手法,将帷帽的“帷”运用连珠装饰,表现了唐代帷帽的形制特征。素雅的礼服制式与帷帽服饰相结合,独特的设计语言将其理念融入作品当中,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期望使得当代女装设计朝更多元化、更具民族特征的方向发展。

设计品牌Simone Rocha 也就该形制进行了巧妙提取,在传统帷帽的形制基础上,利用刺绣、蕾丝等装饰语言使得帷帽形制在当代女装设计中更具装饰美感,以一种暗示的、非线性的方式,探索着设计者独有的中国唐朝的一面。帷帽基础上的设计主体附加以朦胧主观美感,上升至系列作品,将传统与当代进行解剖分析,创造出具有时代美感同时蕴含传统理念的当代作品。结合中西交融碰撞,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本之念使得中国服装设计走向新的舞台,带领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被更多人认同及喜爱,帷帽夸张的造型语言,其廓形也暗喻唐朝包罗万象的胸怀之势。以时装作为载体,传承东方色彩艺术和文化,展现对传统服饰的敬畏和传承。

3 唐代帷帽于当代女装设计中的美学意义

中国传统服饰是文化瑰宝,也是各类艺术表达的泉源,正因如此,大众对于传统服饰文化愈发地向往及热爱。传统服饰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具特性的服装形制,彰显着东方艺术的气韵,其中帷帽作为唐代女子出行之首服[6],是女性意识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一,将其转化应用于当代女装设计中,含蓄而内敛地展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风貌,同时推动国内女装设计呈现更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遮体的羃䍠制式,不合乎李唐女性向往自在与豪迈的审美诉求,故帷帽的出现挣脱了障身之物的羁绊,保留了前身的实用功效,更彰显了自由且随性的美感。帷帽的涌现,显露出隐伏在服饰形制表象下,唐代女性的着装范式和审美观,符合了男女两性的审美诉求[7]。帷帽在李唐时期有着非凡意义,在当代女装设计中亦是文化与美学集于一体的存在。

帷帽在平衡有致的服装结构与朦胧优雅的服装面料中进行创新表达,在朦胧的表象之下展现其特有的美学意象。唐代女性的着装趋向极具个性,彰显突破传统的群体意象,帷帽的涌现,不论具体到哪一个时期,都极具深刻意义[8]。在当代女装设计中,帷帽服饰造型的应用研究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与当代服装设计艺术结合,从服装结构的理论出发阐述服装设计的创新表达,在承袭传统服饰的同时更多的是创新发展中国服饰文化。

唐代帷帽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一种,其形制下蕴含着特殊的美学意象及文化价值,使得它成为了服装设计中的设计语言之一,融入进当代的服装设计中,创作出蕴含唐代帷帽形制美,别具匠心的服装设计作品,以此推动唐代服装形制在当代服装设计中更多元化地发展。

结语

唐代帷帽是女性意识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一方面是纱质面料产生的朦胧美感,另一方面主体面料可运用多种装饰元素,折射出唐代女性向往自在与豪迈的审美诉求。在当代女装设计中,对于传统服饰的承袭和创新需要独特的见解,剔除直观的模仿设计。对于当代服装设计者而言,既要叙述中国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要将其转化为合乎审美意识的当代语言,秉承发扬之意,行发展之实,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女装美感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