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做的菜

2021-03-31 04:29杨丝喻
作文·初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饭菜胡萝卜面条

杨丝喻

我讨厌外婆做的菜。

小时候,外婆每年都会来我家陪我和妈妈。妈妈工作忙,我们的一日三餐便由外婆掌管。外婆老做些我不爱吃的菜,而且味道十分清淡。有时她做的饭,我一点儿都不吃。外婆常常向妈妈抱怨:“阳洋的饭哟,不好做,可把我给愁死了。”

外婆总是逼我吃我讨厌的菌类,总是向我碗里夹许多大白菜、小青菜,边夹边嘴里念叨着:“看你脸上都没肉,还这么挑食,怎么得了!”我往往会再将它们夹回盘子里。外婆节俭了半辈子,每次剩下的菜,她都舍不得倒掉,然后把这些菜混在一起下面条,我最讨厌吃这种“大杂烩”。我老和外婆对着干,她让我吃,我偏不吃。一次晚上我在书房写作业时,听到外婆对妈妈说:“阳洋的饮食习惯要改啊,这不吃那不吃,别被饿出病来。”我嫌外婆说话刻薄,不就是挑食嘛,多大点儿事儿啊!我根本不理解外婆的良苦用心,跟她对着干的劲头更足了。

我的天敌是胡萝卜,见到它我就十分厌烦。放假期间,我总是盯着电子产品,外婆怕我眼睛近视,而胡萝卜里含的营养物质可以保护眼睛,于是她想方设法让我把胡萝卜吃下去。一天吃饭,我见碗里的面是红色的,瞬间不高兴了,心想:外婆又整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啊?外婆从厨房出来,说:“阳洋,这是外婆专门给你买的红面条,是用一种特别好的面粉做成的,很好吃。”我怀着吃药的心情,勉强夹了一根,细细品味,拧紧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好吃!外婆高兴得不断念叨:“好吃就行,好吃就行。”也许是因为爱上这红面条,对外婆做的饭菜我不再那么抵触了。

一天阳光明媚,我早早放学回家,想着叫外婆出去晒太阳。跑到厨房门口一看,外婆正在准备做饭。她用力碾碎胡萝卜,然后将胡萝卜和面粉和在一起。那一瞬间,我发现外婆的背已经驼了,她干活儿已不那么利索,顿时我理解了外婆的良苦用心。自此,我慢慢接受了外婆做的饭菜。

今年十月,外婆因为高血压忽然晕倒在大街上,住院了。得知这个消息,我急忙给外婆打电话。外婆的声音听起来十分虚弱,听到她一声“喂,阳洋啊……”我差点儿哭出来。我忍着眼泪说道:“外婆,您好好休息,您答应我每学期都要陪我一周的。”

“好……你好好学习,我好好看病,我肯定会去的,不要担心我。还有啊,不要挑食,啥都吃一点,营养要均衡……”

如今外婆早已康复,在自己家静养。一天中午,阳光明媚,晃得人睁不开眼,我突然想到外婆,她应该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吧。我与外婆斗智斗勇,外婆费尽心思让我吃胡萝卜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胡萝卜甜甜的味道仿佛在嘴里蔓延……

我好像有些想念外婆做的菜了。

(指导老师 惠军明)

简 评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文章开门见山,“我讨厌外婆做的菜”独句成段,点出了“外婆做的菜”,强调了讨厌之情。接着叙写外婆做的菜十分清淡,外婆将剩菜煮成了“大杂烩”……因为不喜欢菜的味道,连同外婆的话语也一并讨厌起来。“抑”的部分内容具体真实,为下文“扬”做了充分的铺垫。故事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文章转为“扬”的格调)是外婆做了奇怪的红面条,“我”勉强尝了一根,居然觉得好吃,从此改变了对外婆做的饭菜的态度。最感人的一个细节是,外婆用力碾碎胡萝卜,和面做面條。看到此景,“我”终于理解了外婆的良苦用心。“扬”的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外婆生病时仍牵挂着“我”,那声声叮嘱不再是烦人的唠叨,而是爱的叮咛。结尾独句成段,“我好像有些想念外婆做的菜了”,水到渠成,真情流露,呼应开头,浑然天成,简洁有力。

(余东芳老师)

猜你喜欢
饭菜胡萝卜面条
七招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保证秋季胡萝卜早出苗、出齐苗
晒面条
小小筷子八寸长
加盐的面条和不加盐的菜
我最喜欢的作业
文明餐桌 不剩饭菜
擀面条
煮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