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包容彰显社会文明

2021-04-01 01:33柯善北
中华建设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力残疾人群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随着经济腾飞,我们有了更足底气和实力,推动城乡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先发国家靠拢,有部分领域甚至已经实现赶超。

如果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是补“欠账”,那么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对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的质量和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也是多元包容的。同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不能限定于某一群体;而是“一个也不能少”,必须覆盖最广泛的大众群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

近年来,在增强“硬实力”的基础上,城乡建设领域也在不断发力补足“软实力”。如近期中央相关部门相继印发文件,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显然,这是对过去大刀阔斧、突飞猛进的发展步调进行调整,以“绣花功夫”更精准地为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一样,无障碍环境建设是面向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等。很多人在出国考察学习时发现,相较国内,在发达国家城市的公共场合中能看到更多的残疾人的身影。这表明,其无障碍环境建设基础条件已经比较完备,残疾人能更便捷地参与社会活动中。

在迈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道坎后,我们继续向着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迈进。显然,就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诸多隐形领域来看,发达国家之所以称之为“发达”,仍有其实力底气所在。我们之所以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懈怠,就是要接续奋斗,一一补上这些短板。

除了政策推动外,我们必须首先从理念上破除狭隘的观点,认为无障碍环境就是专门服务于残疾人,实际上无障碍环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毕竟我们都会老去,都有生病行动不便的时候。

同时,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时,要着重注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以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更迫切地需要无障碍环境建设。如何为他们提供成本适宜且实用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实力残疾人群体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