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施工工期控制策略

2021-04-01 11:14许有政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21期
关键词:工期施工进度项目管理

许有政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2160)

1 引言

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由于涉及范围相对广泛,因此,需要从不同方面开展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方面,而这也是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项目管理时,出现忽略施工进度控制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效益而缩短施工工期,这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部分建筑企业因缺乏对于施工工期的控制,容易出现建筑项目施工工期延长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建筑项目管理控制策略,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水平,从而为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 402.35 m2,含2座综合办公楼(1号和2号)。

1号综合办公楼设计为6层,局部1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使用功能为生产办公房屋,设计建筑高度为28.15 m,标准层高3.6 m,1层为4.2 m,6层位4.9 m,室内外高差0.45 m,建筑面积3 609.39 m2。

2号综合办公楼共4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为综合办公用房,设计建筑高度为17.55 m,标准层高3.6 m,1层4.2 m,4层为5.1 m,室内外高差0.45 m,建筑面积2 792.96 m2。

1号综合办公楼抗震设防类别:(1)抗震设防类别标准除第6层有部分乙类外,其余均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2)框架结构抗震等级除第6层⑥~⑧轴为一级外,其余部分均为二级;(3)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 g);(5)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a。

2号综合办公楼抗震设防类别:(1)标准为丙类,抗震等级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 g);(3)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a。

本工程梁、板、柱均为现场浇筑,采用泥浆护壁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承台、柱、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40;(2)钢筋采用HPB300级和HRB400级钢筋,梁柱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0 mm时选用机械连接,接头性能等级为Ⅱ级。

3 建筑项目管理控制施工工期的重要意义

当前,现代化建筑项目所涉及的管理内容越来越多,主要包括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计划管理等,为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了充分保障[1]。工期管理作为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对施工工期的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鉴于复杂性是建筑项目的主要特征,各个施工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若管理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则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开支,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合理控制施工工期,不仅能够确保建筑项目施工进度的合理性,还能够更有效地管控资金消耗,从而在确保施工作业正常开展的同时,还能够更合理地节约项目资金。

2)采取施工工期控制措施能够充分强化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来调整控制计划,以有效确保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建筑企业为缩短工期而导致的施工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等问题[2]。

4 建筑项目施工工期影响因素

4.1 建筑企业因素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是主要的实践者,因建筑企业自身问题,对施工工期造成影响的现象较为常见。例如,建筑企业没有使用合格材料、没有遵循施工要求、无法保障聘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合理规划施工计划等。这些情况都会对施工工期造成严重影响。

4.2 施工整体协调不到位

在开展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施工成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三者关系十分密切[3]。具体来说:(1)施工成本与施工进度关系十分重要,加快施工进度在某种程度上即意味着施工成本的增加。(2)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间的关系。加快施工进度往往会影响到施工质量。例如,部分建筑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工期,没有充分把控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妥善处理隐蔽项目,留下了安全隐患,进而严重影响了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当前,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而言,其施工环境会因施工机械设备更新、人工作业强度加大等发生改变,这些都容易对项目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建设单位应充分考虑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三者间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保持三者间的平衡。

建筑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预想的施工目标,仅仅依靠制订施工进度计划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建筑企业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实时的调整,则很容易导致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施工进度发生偏差现象,若情况较为严重,则还可能超出施工工期,出现无法按时交付现象。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在施工进度发生变化时深究其原因,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以进一步保障建筑项目施工能够如期完成。

5 加强建筑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策略

5.1 制订完善的管理计划

在开展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方、工程监理工程师、施工方等应当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完善的管理计划,并拟定合同条款来充分明确各方的权责。此外,建筑企业要在听取业主方要求与意见后,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同时,以此为基础来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4]。

5.2 控制施工进程

5.2.1 建立高质量的施工团队

建筑企业应充分意识到,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施工工期控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必须要完善施工人员的组织结构,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及素养,帮助施工人员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从而充分挖掘出每位施工人员的潜力。

在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的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结合施工人员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才计划,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让施工人员的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更好地保障建筑项目施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当高度重视各个施工环节间的衔接流程,重视对施工人员合作精神的培养,以更好地实现标准化作业及程序化作业的管理目标。此外,建筑企业应当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为施工进度的有力把控提供人员保障[5]。

5.2.2 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

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就意味着可以更好地明确施工工期的重点内容。为此,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勘察,获取真实数据,并以此作为依据和参照,制订出一份详细的施工工期计划,同时,要深入探究该计划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建筑企业需注意的要点有2个:

1)以施工工期计划为基础,对资金供应支付、安全环保、质量控制、采购租赁、机械设备需求、材料供应技术、施工人员组织计划等进行合理设计。

2)充分参照各个方面的分计划来全局性地对建筑项目总计划加以完善,并将总计划反馈于参与建筑项目的各方,在收集完各方提出的意见后,要在经过充分考量的前提下,来决定是否对工程计划进行调整。

5.2.3 工期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

1)按照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以关键线路为线索,以施工工期计划的节点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确保重要工期节点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按照施工单位分解,明确分部目标。以总进度为依据,明确各个单位的分包目标,通过合同责任书落实分包责任,以分头实现各自的分部目标来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3)按照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交接时间。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中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保证各分部工程进度能够顺利推进。

4)按照总进度网络计划的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为年度、季度、月度和旬期的进度计划,确保各分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5.2.4 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控制过程。施工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千变万化,项目经理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实时比较,一旦发现进度拖后,要及时分析原因,并系统分析对后续工作会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措施,以保证工程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6 结语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对项目建设产生了直接影响,不利于施工质量及施工成本的把控。因此,在开展建筑项目施工工期进度管理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要对施工的工期计划予以充分重视,以进一步确保施工进度得到合理控制,在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猜你喜欢
工期施工进度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
工期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双线路项目工期估计方法